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毛澤東口中的「當代白起」,曾6次負傷,指揮的殲滅戰所向披靡

毛澤東口中的「當代白起」,曾6次負傷,指揮的殲滅戰所向披靡

二戰期間,為了反擊以德國為首的法西斯,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將領,他們活躍在西歐戰場,為最後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在遙遠的東方,中國作為最早對抗法西斯的國家,在抗日戰爭和後續的解放戰爭中也湧現出大批的愛國將領,其中若論軍事才能,當推中共五虎之一的粟裕。

毛澤東對粟裕的評價也是最高的。曾經毛澤東和英國蒙哥馬利在一次會晤中談到解放軍內部軍事統帥的問題,毛澤東直言不諱的表示:粟裕是解放軍中最會打仗的,他指導的一些戰役甚至能和二戰中一些有名的戰役相提並論。要知道蒙哥馬利是二戰中著名的將領,毛澤東能說出這樣的話,恰恰能說明粟裕的能力確實在毛澤東心中的地位。

粟裕戎馬一生,先後六次負傷,小傷更是不計其數,其中有兩次傷在了頭部,有三塊彈片留在頭內終身無法取出。尤其是到了粟裕晚年,更是頭痛難忍,直到粟裕84逝世,他的家人從粟裕火化後的骨灰中扒出了這三塊折磨粟裕後半生的彈片。

粟裕一生中參與並指揮的戰役無數,尤其善於打殲滅戰。最著名的有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個個都能作為殲滅戰經典的案例。毛澤東稱劉伯承和粟裕是解放軍中的孫武、白起,這並非是誇大之詞。粟裕是如何成為解放軍中的「戰神白起」呢?

粟裕用兵講究的就是一字要訣:快。能以最快的時間圍起而攻之,快速殲滅敵方有生力量,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下一場戰鬥,能以最短的時間內看輕戰爭的形勢並做出準確的判斷。

粟裕的領導軍隊為什麼總能打出漂亮的勝仗?因為他更加註重戰術上的「以多勝少」,每次出擊必會集中幾倍於敵方的火力,以壓倒性的優勢迅速殲滅敵方勢力。蘇中戰役中,在敵方有12萬精銳,粟裕僅有3萬部隊,他選擇避其主力鋒芒,把敵方化整為零,各個擊破。在宣泰,粟裕以6倍於敵方的兵力,僅用三個時辰就殲滅敵方擁有精良美系裝備的國軍三千餘人。孟良崮戰役中,粟裕更是集中十萬餘人的兵力,把張靈甫的三萬整編師圍而殲之,令蔣介石大為吃驚,此役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對山東解放區的進攻

戰爭打起來不僅是拼裝備,更是拼後勤。粟裕指揮的作戰部隊總是能在打完一仗後幾乎不需要休整,便可以繼續投入到新的戰鬥中去。為什麼呢?這其實要歸功於粟裕對自由軍隊的了解。他能充分地預估到一場戰役後己方所剩餘的裝備、物資數量。另外就是粟裕要求所在部隊,要比其他部隊攜帶更多的彈藥物資。例如蘇中戰役中,粟裕在殲滅泰興全部敵人後,幾乎沒有休整,迅速集合部隊長途奔襲攻打王鐵漢部隊。王鐵漢怎麼也沒想到粟裕能有這麼快的進攻,倉皇應對下結果可想而知。

在戰場上敵我雙方勢力瞬息萬變,需要領導者有超前的預判能力和大局觀念。在淮海戰役中粟裕根據對戰雙方的形勢變化,當機立斷下令提前展開攻擊,另一方面向中央方面彙報情況,結果印證了粟裕的決策,中共這一提前行動徹底打亂了國民黨方面的軍事部署,繼而使國民黨失去了戰場的主動權。

比起秦國的白起,粟裕的殲滅戰有智、有勇、有謀。粟裕指揮的諸多戰役,令國民黨高層將領叫苦不迭。粟裕是近現代中國500年來,最傑出的殲滅戰大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塵述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塵述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