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里之行,不能始於跟風

千里之行,不能始於跟風

侯 江

國人講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開闊視野,把肚子里的「萬卷書」和現實結合起來。而對於低齡學生來說,走出家門校門,見識更廣闊的世界,自然也是一種學習和體驗。但是,當下的低齡出國遊學,卻已經和在旅遊中學習、在學習中旅遊的本意漸行漸遠。

據8月3日錢江晚報報道:「小學6年,全班只有兒子一個人沒出過國。杭州的孫女士被逼急了,只能花費三個月的工資,將兒子送進學校暑假組織的英國遊學團。她的經歷引發了大家熱議。」孫女士的經歷並不罕見。如今大中城市的中小學生在寒暑假出國遊學,簡直快要成為各個家庭的「必選動作」。這類遊學多半是十天到兩周的時間、價格三五萬元不等,共同的特點是飛行時間超長、一定會參觀目的地名校、有一個好聽的名頭。有人戲說,所謂遊學團,不過是奢華版到此一游。

如果是家庭經濟實力較好、孩子英文基礎紮實、對於歐美等地的文化歷史和教育模式有大概了解或者是有強烈好奇心,花錢出趟遠門,即便是純粹的旅遊,也能樂在其中、有所收益。畢竟,現在不少家庭也有讓孩子出國接受教育的長遠目標,做好準備循序漸進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但目前,不少參加遊學團的孩子,年齡偏低、自理能力差、對於陌生的異域環境全無了解,出國後游得精疲力盡,學得索然無味。有專業人士無奈地表示:「現在很多遊學的孩子,全程就是捧著手機,在景點我們做講解,他們玩遊戲。上課的時候,外教說什麼一概聽不明白。出一趟國,外語沒說上兩句,家長的錢全都白瞎了!」很多孩子,可能連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都沒有建立起來,就被家長塞進了出國遊學團。有孩子大夏天找不到換洗襪子,老師打越洋電話詢問才得知媽媽把所有襪子塞在一件備用外衣的袖子里。有孩子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衝撞行人,惹人側目。有孩子因為語言不通,在寄宿家庭飯都吃不飽。有孩子花大價錢買最新款手機,當天就丟了。這樣的盲目出遊,最可能的就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另外,很多家長,例如新聞里提到的孫女士,自身就對讓孩子參加遊學團沒有清醒的認識,而是被虛榮心所綁架,出於攀比跟風的心態,覺得自己的孩子假期不出國走一遭,在同學當中就低人一等、沒有了話語權。孩子出國期間,家長每天守著微信群等老師發自己孩子的照片,然後直接轉發到朋友圈,緩解自己內心的生存焦慮,宣示自己和孩子「並不比別人差」。

低齡出國遊學的市場,如今越來越紅火。但是,如果消費者自身沒有清醒的消費意識,那麼,結果自然只能是收穫極低的性價比。與其讓孩子在跟風攀比的驅動下盲目遠行,不如陪伴孩子去親歷萬里長城、長江三峽、泰山華山、峨眉蜀道、長白天池,與孩子共同享受知行合一的巨大收穫。F10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