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哈爾濱中軟分享:隕石中驚現45億年前藍色微晶

哈爾濱中軟分享:隕石中驚現45億年前藍色微晶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在分析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收藏的隕石時,在其中發現了一些藍色微晶狀的物質。科學家稱,這些物質誕生於45億年前,可能是太陽系中生成的第一批物質之一,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太陽的早期活動。

這些藍色微晶的成分顯示,太陽當時正在向外噴發高能粒子,說明太陽經歷過一段相當混亂而動蕩的時期,就像兩歲的小孩一樣調皮搗蛋。「早期的太陽非常活躍,噴發頻率更高,噴出的帶電粒子流也更加強烈。」菲爾德博物館館長與芝加哥大學教授菲利普·海克(Philipp Heck)表示。

「這令我想起了我兒子,他只有三歲,也活躍得要命。太陽系中幾乎沒有物質的年齡能與太陽相媲美,無法證明太陽的早期活動如何。但此次我們在菲爾德博物館收藏的隕石中找到的礦物質卻足夠古老,可以滿足這一要求。它們也許是太陽系中形成的首批礦物質。」

菲爾德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們對這種名為「黑鋁礦石」(hibonite)的礦物質展開了詳細分析。專家指出,這些礦石的成分顯示,它們是通過非常特殊的化學反應形成的,而這些化學反應唯有在太陽處於活躍狀態時才能發生。

在太陽系形成早期、行星尚未成型之前,太陽周圍曾經圍繞著一圈巨大的氣體塵埃盤,其中的溫度可超1500攝氏度。「這些晶體形成於45億年前,相當於記錄了太陽系的部分早期活動。」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芝加哥大學博士後、隸屬於菲爾德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勒夫克·庫珀(Levke K??p)指出,「儘管它們的體積非常小,很多直徑還不到100微米,但其中仍然保存了很久之前通過太陽早期輻射形成的、極不穩定的稀有氣體。」

這些黑鋁礦石晶體是在早期太陽周圍的塵埃盤開始冷卻時形成的。在這段時期內,太陽仍然非常活躍,不斷向太空中發射高能粒子。有些粒子與此次發現的藍色微晶相撞後,使晶體中的鈣原子和鋁原子分裂成了更小的原子,生成了氖和氦。數十億年來,這些產物一直被困在晶體之中。

「從遠古隕石中找到的礦物質微粒最大也只有人類頭髮直徑的幾倍寬。」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同樣隸屬於菲爾德博物館與芝加哥大學的安迪·戴維斯(Andy Davis)指出,「我們將一小堆微粒置於顯微鏡下觀察時,發現了其中呈淺藍色的黑鋁礦石,它們非常顯眼、也非常美麗。」

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利用一台瑞士質譜儀對這些遠古礦石展開了分析。此前科學家從未從這一角度了解過太陽的早期活動。「過去的人沒發現這些晶體,並不意味著它們不存在,只是因為當時的儀器敏感度不夠高而已。」庫珀表示。

研究人員指出,儘管科學家早就懷疑太陽的「童年」時期頗為激烈動蕩,但這還是人們首次找到證據來證明這一點。「此次新研究結果不僅證明了太陽周圍塵埃盤中的物質會受到直接輻射,還說明太陽系中最古老的物質也經歷了這段特殊的太陽輻射期,後來形成的、更年輕的物質則不曾經歷。」庫珀解釋道,「我們認為,這說明在黑鋁礦石形成之後,太陽系中發生了某種巨變。也許是太陽活動下降,或者後期形成的物質由於某種原因無法到達塵埃盤區域,因此無法受到太陽的直接輻射。」

哈爾濱中軟卓越具有完善的IT職業教育體系,提供基於崗位的項目實戰訓練,投重金研發了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准員工。「5R(5Real)」實訓課程體系,5R即:真實的工作環境、真實的項目經理、真實的項目案例、真實的工作壓力、真實的工作機會。課程設計主要培養學員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實際項目讓學生熟知軟體開發的流程,每年有無數學子從哈爾濱中軟卓越走向IT行業,選擇通過正規培訓的職業教育進入IT行業。哈爾濱中軟卓越助您走近夢想,走進輝煌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軟卓越哈爾濱 的精彩文章:

哈爾濱中軟分享:如何避開綜合布線那些坑
哈爾濱中軟分享:Python的5個具有潛力的發展方向

TAG:中軟卓越哈爾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