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眼不識金鑲玉」說的是誰?

「有眼不識金鑲玉」說的是誰?

原標題:「有眼不識金鑲玉」說的是誰?


「有眼不識金鑲玉」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人們通常用來形容人見識短淺,孤陋寡聞,缺乏辨別事物的能力。


金鑲玉原是指一種特殊的金玉加工鑲嵌工藝,將黃金和美玉鑲嵌在一起。這種金鑲玉黃白顏色分明,原本是特別容易識別的,人們怎麼會在前面加上有眼不識」這一說法呢。


其實,這句俗語原是由「有眼不識荊山玉」的諧音而訛傳而來的。


「有眼不識荊山玉」,這句俗語典出《韓非子·和氏》。


春秋時期,楚人卞和看見一隻鳳凰棲落在家鄉荊山的一塊青石上。由於當時的人們皆認為鳳凰神鳥不落無寶之地。於是,卞和就認定那塊青石中必有寶玉,便將它獻給了楚厲王。楚厲王命玉工辨識,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楚厲王大怒,命人砍下了卞和的左腳。


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卞和又去獻寶。楚武王又命玉工辨識,玉工仍然說那只是一塊石頭。於是,卞和又因為欺君之罪而失去了右腳。楚武王死後,楚文王繼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一直哭得淚水流盡、眼中滴血。


楚文王聽說此事後,感到很奇怪,便派人去問他:「天下受刑被砍掉腳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如此悲傷?」卞和答:「我悲傷的不是被砍掉了雙腳,而是美玉被當成石頭、忠貞之士被當成騙子。」楚文王聽後便命玉工剖開璞玉,發現裡面果真是一塊稀世之寶玉,遂命人將此玉雕琢成玉壁。



後來,為了彰顯卞和之名,楚文王遂將此玉壁命名為「和氏璧」。傳說此璧冬暖夏涼,百步之內蚊蟲不敢飛近,為稀世之寶。秦統一中國後,「和氏璧」幾經轉手,落入秦始皇之手。秦始皇令玉工將其雕琢為玉璽。該玉璽長、寬、高均為四寸,上面鐫刻著李斯所書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四周還雕飾著五龍圖案,玲瓏剔透,巧奪天工。秦始皇愛不釋手,將它奉為神物。

文章來源: 古詩詞賞析

圖片來源:東方I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孔學堂 的精彩文章:

私自開Party、炒房、吃牛肉……這些行為在古代是犯法的!

TAG:孔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