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72年,馬王堆古墓出土,專家:文化貢獻巨大,幾輩子也研究不完

1972年,馬王堆古墓出土,專家:文化貢獻巨大,幾輩子也研究不完

1972年,馬王堆古墓出土,專家:文化貢獻巨大,幾輩子也研究不完

文│小先生

大家眾所周知,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其實也是一篇篇戰爭史。當舊的王朝覆滅,新的王朝建立時,這些帝王除了恢復國家的生機、建立新的制度等等,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為自己修建皇陵。拋開夏商周暫且不談,戰國時期帝王將相的陵墓已經非常具有規格了,尤其到了秦朝那更為最巔峰,秦始皇從登基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墓,到死時都沒修完,可見規模之大。

秦朝被推翻後,劉邦最終建立了漢朝,而修建陵墓的這一傳統自然也就延續到了漢朝,今天筆者要講述的並不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陵墓,而是當初陪他一起打天下大臣的陵墓。這位大臣就是西漢長沙王丞相,本名叫利蒼,早些年他跟著劉邦拼死拼活的打天下,劉邦待他也不薄。先是封了他做長沙國丞相,後來又封他為長沙國的軑候,也就是漢初的吳氏長沙國。

雖然利蒼不是真龍天子,但也是一方諸侯,在他自己管轄範圍內,除了一些帝王不能用的規格外,軑候利蒼也和皇帝沒兩樣,利蒼上任後當然也要為自己修建百年之後的陵墓,具體動用多少人工,耗時多少年,由於沒有詳細史記記載,我們也就無從得知,不過從後來利蒼的陵墓出土來看,這座陵墓規格非常大,陪葬物品之多,就不難想像,當初修建時它的工程浩大。

軑候利蒼陵墓也就是現在被我們稱作馬王堆的古墓,或許有人問,軑候利蒼又不是馬王,為什麼要稱作馬王堆古墓吶?原來該墓為出土之前,曾被訛傳是五代十國楚王馬殷的墓地,因為馬殷曾經建都長沙,又在長沙經營多年多年,留下了許多的痕迹,因此人們認為這是馬殷的墓地,也被稱為馬王堆古墓。

不過等到了1971年底,有關的考古專家向國務院提交報告和申請,希望對馬王堆古墓正式發掘,第二年國務院發文批准,1972年初考古專家侯良帶隊,開始對這座神秘的古墓進行了科學的發掘,這也讓沉睡了千年之久的古墓橫空出世,更讓馬王堆古墓徹底響亮了世界。

隨著對馬王堆古墓不斷的發掘,其出土的各類文物也高達幾千件,而墓主的身份也逐漸得到了確認。因為馬王堆古墓保存的比較完好,加上出土的文物之多,涉及的領域之廣,因此對考古專家的發現許多都是開創性的,比如以前不知道漢服是什麼樣,自馬王堆古墓出土後才明白。

而馬王堆古墓對文化研究者更高達幾千人,還專門成立了馬王堆學,由於馬王堆古墓之價值不可估量,湖南省博物館還專門建立了馬王堆漢墓研究數據中心,而博物館的科研辦專家稱道,雖然馬王堆出土了幾十年,但是要想全面研究完,我們幾輩子也研究不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去 的精彩文章:

她聰明才智祖父更是三國大學者,兒子稱帝後,卻帶頭提倡節衣縮食

TAG:七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