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為什麼二世而亡?百家爭鳴成絕響

秦朝為什麼二世而亡?百家爭鳴成絕響

原標題:秦朝為什麼二世而亡?百家爭鳴成絕響


?秦朝二世而亡,國祚僅十四年。


以歷史眼光看,秦朝完整、強大,又有開國新氣象,怎會在短短十四年間分崩離析呢?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能局限於歷史的角度,而應該從多角度出發。


秦國是一個新興的諸侯國,在其他老牌諸侯國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它連函谷關都出不了,只能躲在一角陪少數民族玩遊戲。


等到天下發生重大變革,三家分晉的局面形成之後,秦國才趁機坐大,獲得了爭霸天下的資格。


而三家分晉,也意味著周朝徹底禮崩樂壞,中原大地進入了一個黑暗時期。

也正因如此,所以秦朝的大一統,是建立在周朝滅亡,周禮被砸爛的基礎之上的。


所以,秦人總想著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政權,卻不知本身內部的路線鬥爭避無可避。


李斯懂秦始皇,願意陪著他朝封建的道路上走。可大多數人是長於分封時期,骨子裡本能地反感這種集權的做法。


秦始皇感覺到了勢單力孤,想要拉攏儒生們為他搖旗吶喊,然而儒生們卻不願意為一個毒菜的大一統帝國服務。


即使秦始皇依齊魯之禮封禪泰山,儒生們依舊不買賬。因為這個政權,扼殺了「百家爭鳴」的可能性,崇尚自由的人,誰會喜歡?

於是秦始皇暴怒了,從對待儒生百般禮讓變成了焚書坑儒,進而獨尊法家,以吏為師。


一個來源不正,破壞周禮的所謂「帝國」;


一個總想著大權基於一身的所謂「始皇帝」;


一個扼殺言論,用國策弱民,用酷吏治民的所謂「明君」。


這就是秦始皇留給驚城最深刻的印象。

客觀地說,秦始皇焚書坑的並不是儒生或方士,而是以侯生、盧生等人為代表的反毒菜勢力。


扶蘇求情,說「諸生皆誦法孔子」,而秦始皇因此暴怒。因為他憤怒於自己的接班人居然敢和反對自己的人站在一起,於是扶蘇被派出去守邊。


扶蘇的求情也讓秦始皇感到了恐懼:連接班人都不願意沿用自己的政策,等他去世之後,這個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呢?


事情的發展也的確如秦始皇所料。在他去世以後,堅定支持他的李斯夥同趙高擁立胡亥上位,而胡亥上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必死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繼而殺光秦始皇的全部子女。

毒菜者,這就是你的下場!


然而,隨著陳勝吳廣的一聲吶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歷史的車輪已經向著未知的方向滾動。最終,劉邦成為了新的皇帝。


劉邦是個聰明人,沒想著像秦始皇那樣搞大一統和毒菜,而是分封與封建並存。


但自陳勝吳廣始,潘多拉的魔盒就已被打開,毒菜的異香就如毒品一般勾引著歷任統治者。


最終在漢武帝時,由董仲舒完成了對分封的必殺,由獨尊儒術完成了對百家爭鳴的鎮壓。


讀史至此,不禁潸然而淚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道驚城 的精彩文章:

恐怖秦國卻有溫情一面:一個保障充分女性權益的國家

TAG:顧道驚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