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艦科普:美國海軍389工程,達拉斯號輕巡洋艦,集大成者的計劃

戰艦科普:美國海軍389工程,達拉斯號輕巡洋艦,集大成者的計劃

原標題:戰艦科普:美國海軍389工程,達拉斯號輕巡洋艦,集大成者的計劃


來源:wargaming


我們的工程結合了布魯克林(Brooklyn)級巡洋艦的特色,特別是最後兩艘艦艇:聖路易斯(St. Louis)和海倫娜(Helena)(相較於我們今天要討論到的巡洋艦,這兩艘艦艇的確有被建造出來)。我們同時考慮了以下大概是在同一時間建造或是設計的系列艦艇:威奇塔(Wichita)重型巡洋艦、波特蘭(Portland)和新奧爾良(New Orleans)級重型巡洋艦、亞特蘭大(Atlanta)和克利夫蘭(Cleveland)級輕型巡洋艦。



我們的達拉斯巡洋艦工程是根據1934年12月8日的389 4C草圖設計來建造的

在建造了6艘布魯克林級巡洋艦之後,美國達到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所設下的輕型巡洋艦排水量限制,可以再增加的排水量只剩下143500噸中的17600噸,但是如果要再建造兩艘布魯克林級巡洋艦,他們需要額外的20000噸排水量。這樣的情況才造成了這個工程的誕生。



他們需要設計新的巡洋艦,在1934年年底,他們提出了6艘從5000噸到10000噸排水量的不同版本的設計,所有的設計都比布魯克林級更輕更小。為了要降低排水量,他們運用了以下的解決方案:讓主要火炮裝備在四聯裝炮塔(這並不是為了要降低重量,他們在相同空間裝下了16門主炮)、雙聯裝炮塔來減低三聯裝炮塔的數量、降低裝甲厚度並根據這樣的設計降低馬力輸出。然而他們設法計算這些已經建造完成的奧馬哈(Omaha)級巡洋艦、驅逐艦和布魯克林級巡洋艦的總噸位,最終符合噸位限制。因此所有實際建造出來的巡洋艦都可以算是布魯克林級的升級和小改版本。



我們的工程與設計草案389 4C不同的地方為已經裝備在聖路易斯號和海倫娜號巡洋艦的新型小型高壓油箱。這讓其可以裝備擁有額外動力和損管中心的主要推進系統、高平兩用火炮和防空炮彈藥室的設計可行。外觀的部分可以從裝備的不是大而寬的煙囪而是兩座小煙囪看出不同;同時更輕的推進系統讓艦艇可以裝備兩座三聯裝炮塔來取代雙聯裝炮塔。 5英寸38倍徑高平兩用火炮裝備在兩座雙連裝炮塔以及兩座單裝炮塔裝(取代原本的六座單裝炮塔,而原先的艦艇側邊也沒有空間,因為飛機彈射器佔據了這些位置)。這些火炮類似於裝備在聖路易斯號和海倫娜號的版本,也和威奇塔號的很像,這些火炮於大約與艦艇建造工程同時建造。艦艇的長寬比在設計草圖389 4C並不可信——超過11:1,在真實的艦艇上長寬比並沒有超過10:1(這包含高速低矮的驅逐艦)。就算如此,艦艇在穩定度的部分也有些問題,艦艇必須安裝沉水加壓艙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會限制未來的升級。這是為什麼我們增加了多達2米的艦艇寬度,這增加了水面阻力,我們則是以增加推力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389工程(設計草圖)、達拉斯和布魯克林級巡洋艦的主要參數表格


艦身、艦身線條和設計



1、目前來說,我們有兩個版本的艦身:艦身A(1940年,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艦身B(1942年,在大戰開始之後)。

2、艦身是根據克利夫蘭的理論藍圖來從頭設計(布魯克林級的直接演化版)。艦身和上層建築的設計為當時美國典型的艦艇設計,採用混合的施工方式:大部分使用鉚接設計,而尾端和上層建築的部分則是使用焊接。


艦身設計



1、船軸、螺旋槳、龍骨和方向舵都是來自於克利夫蘭級巡洋艦。


2、主要的裝甲帶在船身外部,安裝在船殼上面並從內部用螺絲固定,裝甲帶的厚度比布魯克林級還要少1.5英寸(為了要達到排水量限制)。在1.97米的高度上裝甲厚度為89毫米,船身較低的地方為46毫米。完整的裝甲帶高度為2.88米。裝甲帶從鍋爐室的前壁一路延伸到輪機艙的後壁,總長度為46.32米。裝甲帶的前後有整流罩,彈藥庫和操縱舵由內部裝甲盒保護,分別為37/51毫米以及25毫米,從外面看不出來。


上層建築



桅杆、裝備、管線和其他小細節都是從聖路易斯號、海倫娜號、亞特蘭大級和克利夫蘭級巡洋艦借鑒來的。


主炮組


1、兩座炮塔裝備兩門和三門152毫米火炮,火炮長度為47倍口徑,這樣的火炮與布魯克林級和克利夫蘭級的火炮在參數上幾乎一樣。


2、雙聯裝炮塔是根據布魯克林級巡洋艦上的三聯裝炮塔從頭設計而來的,做法為拆除炮塔中的火炮並縮小炮塔的大小。裝甲厚度比布魯克林級和克利夫蘭級的炮塔還要更薄,炮塔的重量更輕,導向系統更弱,炮塔參數(旋轉速度、俯仰速度和裝填時間等等)與布魯克林級和克利夫蘭級的那些炮塔設計幾乎一樣。


3、三聯裝炮塔來自布魯克林級和克利夫蘭級,但是它的裝甲更薄(這是看不到的,這隻會影響到參數和重量,而重量對我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4、主炮導向系統與布魯克林級和克利夫蘭級上的相似,只有在第二和第三炮塔中有7.35米的測距儀。


5、四座戰鬥探照燈中有著 0.9 米的反光鏡並裝備在煙囪的側面。


高平兩用防空火炮



1、兩座炮塔裝備2門127/38高平兩用火炮 (取自於聖路易斯號和海倫娜號)。


2、兩門開放式的127/38高平兩用火炮。


3、對艦身A和艦身B來說,這些高平兩用火炮的位置和組合幾乎是一樣的。

4、裝備在艦身A上的小型防空火炮:6座四聯裝28毫米高射機炮和14門12.7毫米機槍。


5、裝備在 B 艦身上的小型防空火炮:四聯裝「芝加哥鋼琴」高射機炮被雙聯裝40毫米博福斯(Bofors)和20毫米厄利孔(Oerlikon)自動機炮取代。


6、六座厄利孔(Oerlikon)自動防空機炮座或是一座雙聯裝40毫米博福斯(Bofors)自動防空機炮可以裝備在艦身B的小艇的位置上,這是根據當時的趨勢而改造的,但是我們並沒有在遊戲中實現這樣的改造。


7、來自聖路易斯號和海倫娜號的Mk33型高平兩用火炮指揮儀。


8、防空炮是由機炮炮座旁邊的防空炮指揮儀來控制,機槍和厄利孔(Oerlikon)機炮只能自行瞄準射擊(靠感覺開火)。


艦載機



1、在煙囪中間的區域有單翼飛機(monoplane,原文如此)彈射器。彈射基座位於中央線的支架上:飛機可以從兩邊起飛。這個支架也是前引擎室的通風口。


2、飛機會從水中被弔掛起來,使用的是來自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號的起重機,這座起重機也可用於弔掛小艇。


無線電和雷達設備


1、無線電室:在前方甲板前方的前無線電室、位於上層建築第一層的上無線電室以及後甲板的後無線電室。


2、測向儀裝備在前桅上。


3、雷達裝置只設計裝備在艦身B上:SA-1型雷達裝備在前桅而SG型雷達則裝設在後桅上。然而在遊戲中,兩種艦身都有裝備雷達,唯一的區別是艦身B的主炮組可以用雷達引導。


小艇



1、主甲板上有一艘摩托艇和長艇、一座小艇起重機、兩艘在釣艇架上的划艇;這些小艇與布魯克林級和克利夫蘭級上的很類似。


2、我們原本計劃要移除艦身B上的長艇和摩托艇,只留下划艇和散布在艦身上的登陸艇,但是最後我們決定讓兩個艦身都加上所有的小艇。


裝甲和魚雷防護


1、在裝甲帶和彈藥庫上方的裝甲甲板——32毫米。


2、主炮和高平兩用火炮彈藥庫的裝甲為37毫米「裝甲盒」,船身側邊的裝甲——51毫米。


3、轉向舵裝甲盒——25毫米。


4、指揮塔的牆壁厚達64毫米,頂部裝甲為37毫米,指揮儀管為37毫米。


5、炮塔座的裝甲為51毫米。


6、炮塔的前方裝甲為75毫米,牆壁的裝甲為51毫米,頂部裝甲為37毫米。


7、魚雷防護系統為雙層船底和雙層側邊裝甲(在裝甲帶內部),與布魯克林級的裝甲厚度一樣——6.5毫米(幾乎等於沒有)。


彈藥放置



1、主炮的彈藥裝在火炮室由裝甲盒保護。彈藥會直接運輸到炮塔並從炮塔一旁的甲板艙口填裝。

2、高平兩用火炮的彈藥庫設置在第二炮塔彈藥庫的右邊,並在第三炮塔的前方一些的位置,這些都由同一個裝甲盒保護。彈藥在提彈機的協助下從炮塔下方的處理室運輸上來,然後裝填。


3、開放式高平兩用火炮以及部分的小口徑防空炮的彈藥庫則是放在裝甲區(citadel)附近,在鍋爐室之間,彈藥由提彈機來進行運送。


4、我們在開放式的高平兩用火炮和小口徑防空炮的附近放置了彈藥箱。

這裡有個神秘的Q群538775993,可以投稿、開黑、吐槽、聊騷等。哦對了,暑假已經到來了,還在為暑假不知道如何度過而煩惱么?點擊下方了解更多,暑假狂歡季等你來玩,有更多好禮等你領取。這個暑假,好玩一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艦世界網 的精彩文章:

BGC晉級戰艦世界盃六強,慎用航母,白龍繞後偷襲不成反送飛機
英國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陳舊護衛艦經過我國海域,被16艘船跟蹤

TAG:戰艦世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