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驚人的相似:鬱金香和比特幣

驚人的相似:鬱金香和比特幣

鬱金香,是一種特別美的花。

躺在鬱金香花田裡拍照,再PS一下,應該是一張不錯的照片。

我很喜歡,17世紀初的歐洲人也很喜歡。在種鬱金香這件事情上,荷蘭人尤其擅長,他們培育了一些新奇的品種,深受大家喜愛。歐洲的貴族小姐們把這些鬱金香別在自己的衣領上,又美麗又高級,一下引領了時尚的風潮。

跟著的,就是鬱金香的漲價。

勤奮的荷蘭人馬上對漲價做出了反應,他們開始競相搶購鬱金香球莖並囤積起來,以期獲得更高的收益。在搶購下,鬱金香球莖越來越貴。

1634年,1000元一朵的鬱金香花根,不到一個月後就升值為2萬元了。面對暴利,荷蘭全民,無論貴族還是船夫,都變賣家產,加入到了鬱金香的投機,投資者信心無比堅固;

1636年,為了方便鬱金香交易,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內,開設了固定的鬱金香交易市場;

1637年,鬱金香的價格到達頂峰,與上一年相比,鬱金香總漲幅高達5900%;

1637年2月4日,由於賣盤大量拋售,一夜之間,鬱金香球莖的價格一瀉千里,一個星期後,鬱金香的價格已平均下跌了90%,而那些普通的品種甚至不如一顆洋蔥的售價。

鬱金香投資體系歷經三年的瘋狂,就此崩塌。

反思鬱金香泡沫的形成,可見其有三個規律:

1、供給稀缺

在短期內,即使鬱金香的價格上升,生產者也沒有辦法迅速增加供給。供給數量不能及時增加來滿足需求,這就為投機活動提供了空間—有實力的投機者可以通過大量囤積商品或者壟斷供應渠道的方式來減少供應,哄抬價格,賺取利潤。這是泡沫形成的第一個條件。

2、流動性過剩

貨幣的增加速度大大快於實體經濟的增長速度。人們除了進行消費和投資實業以外,還有大量的「閑錢」來從事投資活動—用現在流行的話就是「流動性過剩」。這是泡沫形成的第二個條件。

3、金融市場的形成

為鬱金香專門設立的交易市場,為投機活動提供了資金支持和低成本的交易平台。這是泡沫形成的第三個條件。

歷史總會重演,市場是有效的,但是市場經常激動,有時候激動起來還沒有邊。

2009年,比特幣問世;

2010年5月22日,美國佛州的程序員拉絲勒-豪涅茨成功用10000個比特幣換取了兩塊披薩(好貴的披薩!);

2011年6月9日,中國第一個比特幣交易所——比特幣中國上線;

2013年年初,新聞聯播開始大篇幅報道比特幣非法,警惕比特幣,看了新聞的當下,我就在比特幣中國上入了幾百塊人民幣的比特幣,想玩玩這個神奇的品種;

2015年,比特幣價格開始起飛,李笑來站出來說自己是一個niubility的比特幣首富,在不斷的漲價過程中,短時間內造就了一大批的億萬富翁,暴利之下,不管是IT民工還是坊間老太太,人和錢都瘋狂地湧入了這個市場(以及類似的仿比特幣概念的各種數字貨幣,還有相關的ICO);

2017年,在人和資金的助推下,比特幣漲到頂峰,全年漲幅高達1700%,12月18日觸及歷史峰值,最高價位為18674美元,之後開始暴跌,短短12天,12月31日封盤價跌破11000美元,幾近腰斬。

有意思的是,和鬱金香熱潮一樣,比特幣從起飛到崩塌,差不多也是三年時間。

三個規律依然有效:

1、供給稀缺

比特幣需要挖礦,數量恆定,越挖越少,所以在肉眼可見的時代,擁有比特幣就是擁有了一種稀缺的資源;同時,挖礦需要大量時間和電力資源等支持,即使價格上漲,也沒辦法迅速增加比特幣的數量來獲得收益。在短期內,即使鬱金香的價格上升,生產者也沒有辦法迅速增加供給。這種宣稱,給了投資者極大的信心,並且給了投機者抬高價格的空間。

當然,後期發行的各類數字幣,也都遵循了這一設計理念,就是「幣的數量是恆定有限的」,以打造幣的稀缺,拉高幣的價值。

2、流動性過剩

比特幣價格起飛時,正值國內第三次放水、貨幣超發,15年下半年到17年,股市持續下行,樓市限制交易,錢又多,又無處可投,靈敏的資本調頭投進了比特幣的懷抱。

3、金融市場的形成

技術革新,監管空白,無國界貨幣等眾多因素,讓交易所的建立變得簡單而快速,國內湧現大大小小無數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數字貨幣交易,比股票交易還要簡單。

今年1月,我寫了一篇《放下那個比特幣》,吐槽幣圈割韭菜,當時還被圍攻。比特幣的信徒們,始終不願意把比特幣和當年的鬱金香相提並論,知乎甚至還有一個問題,是「比特幣為什麼不是鬱金香」,以此來鞏固自己的投資信心。

現在看來,比特幣投資造富的泡沫已經被戳破,也已經可以篤定說,沒錯,這就是鬱金香了。當然,鬱金香至今還是很美,在花市上依然要用錢才能買得到,荷蘭人也不計前嫌地把它定為了國花;同樣的,比特幣依然是非常創新的貨幣理念,其替代法幣的可能性也依然值得探討,只是其投資屬性回歸到正常的價值波動而已。

但是,造富的神話,也許過不了多久,在人們忘記這次暴跌的痛苦之後,又會再上演一波。

那幾乎是一定的了。

畢竟,在鬱金香的故事已經幾乎成為了金融投資第一堂反思課的當今時代,幾千萬買蘭草、幾千萬囤藏獒,都還是一樣,在每個年份、每個國度都重複發生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踏雪尋梅me 的精彩文章:

獨家揭秘:為什麼95%以上的P2P公司將來都會倒閉?
跑路、爆雷、血流成河。這個七月,註定不平靜

TAG:踏雪尋梅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