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極樂心法—如何消除障礙 仁煥法師

極樂心法—如何消除障礙 仁煥法師

01

我們做人不對的時候,容易感召魔障障礙、環境障礙、人為障礙。

報恩可以避免魔障障礙,感恩可以避免環境障礙,知恩可以避免人事障礙。

人缺少知恩,互相不尊重,產生人事障礙。 互相知恩就是互相認可。

互相不認可就有問題了嘛;互相認可就沒有事了嘛。

你給我便利,我給你便利,還有環境障礙嗎?互相便利來自互相感恩。

互相看好處,就是光明大道;互相看壞處,叫做此路不通,成為環境障礙。

人要是付出一點點都感覺吃虧,就容易爆發怨恨心或者悲觀失望。

怨恨心起來,報復了,打人了;悲觀失望時,吃農藥,跳樓,跳河,跳井。

是不是魔障?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滿足的心態,不滿意的心態。

不滿足的心態就是人事障礙和環境障礙;不滿意的心態就是魔障障礙。

滿足了,滿意了,就超越障礙, 渡過難關。如果能做到,就一生平安。

見一個人讚歎一個人,那人與人之間就好了;到一個地方,就感恩一個地方,就沒有環境障礙了。

付出不感覺是吃虧,而感覺高興,就成為報恩了,就沒有魔障了。

02

佛教有很多種方法,比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六字洪名,都可以消除這三方面的障礙。

六字洪名比那兩種法門更殊勝。六字大明咒、大悲咒是菩薩的心咒。

六字洪名念念之中用極樂世界代替娑婆世界。極樂世界沒有三種障礙。六字洪名是佛的願力。

佛用命來完成極樂世界,用命來讓我們十方眾生離苦得樂。六字洪名就是佛的命。

還有一種方法,叫感恩。看這個世界,誰都是佛菩薩,自己的家人也都是佛菩薩,唯獨自己是羅剎和夜叉。

感恩讓自己的生命找到依靠,吸收家人的能量,吸收社會的能量,疾病康復就快了。

不懂得感恩,好看人家的不好,不但不能吸收能量,自己的能量都變成病毒了。

懺是認錯,悔是改過。在認錯的基礎上改過,叫做斷一切惡。

感恩人家的好處,感恩周圍的好處,叫修一切善。 修一切善,就恢復能量。

如果已經感召災難發生了,要懺悔。 懺是認錯,悔是改過。只認錯不改過不對,應該重在改過。

懺悔達到怎樣效果算最好?建立平等心,對誰都一樣。這個世界上,誰都好,唯獨自己不好。

如果說自己好,別人都不好,不但不拔病根,反而變成吸毒了。

03

懺悔一切過,拔一切病根。願大家在念一佛號的過程中生慚愧心。

想一想自己對父母、對老祖宗如何,在公司里對領導如何。

再想一想對同輩——對兄弟姐妹、朋友如何,對下輩如何,方方面面都想,找出自己的毛病,認定這是我自己的過。

然後要說:我今後不再犯。你們能依教奉行,今天晚上,肯定全部拔出病根。

今晚舉行懺悔法會。希望大家把自己的各種業障,比如虧孝道,互相傷害,互相爭奪,互相非禮,互相挑毛病,貪嗔痴,都要懺悔。

懺悔了,叫拔出病根。造惡業,造成我們的內臟有病毒。

嘔吐是排上部的病毒,拉肚子是排下部的病毒。懺悔時又嘔吐又拉肚子,表明你全身都是病。吐完拉完就好了。

人的障礙應該分有魔障障礙、環境障礙、人為障礙。

但是我們所見的僅僅是人為障礙嘛,我們也看不見魔障,也看不見環境障礙。

家庭發生的障礙,有些並不是人故意造的。有一對夫妻,他們兩個人一起來跟我說的,男的有外遇,但是他們夫妻之間感情也很好。

男方一想到他的女朋友,半夜也跑去。後來我叫他們都去皈命,現在男方已經不跑出去了。

背後有一股力量在推動!我講這個案例,目的是增強你們處理這方面問題的信心。

在念佛的過程中,反省自己,找自己對哪方面不滿足,對哪方面不滿意,平時為哪方面煩惱多,平時有沒有快樂。

找到病根了,也找到災難的根本了。

找到災難的根本,這兩天你們就要把你們的一切過倒出來,講出來,就叫做拔除一切業障根本,講得一點不留,叫做得生凈土陀羅尼。

04

我們如何拔業障?唯有懺悔,懺悔就是拔業障。

但是我們往往見有些同修天天懺悔,這樣也不見得就是真心的懺悔。

為什麼呢?懺是認錯,悔是改過。天天去那裡跪,但是不願意改過,你懺悔一萬次也是假的。

人在認錯的基礎上又有改過,而且是要重在改過,才是真懺悔。

很多同修都認識到對不起父母,但不敢在父母面前認錯。

寧可來佛前面跪在那裡說話,都沒有想到父母是活佛,寺廟裡面是死佛。

對不起父母應該在父母前面認錯嘛,對不起家人,就要在家人面前認錯,這樣叫做真懺悔。

真正改過的人,那就看到周圍的優點,看到優點就感恩優點,感恩就是吸收陽光,那自然有康復的條件。

感恩心,就生歡喜心,看到周圍都好了,自己就快樂了。

都見到周圍的不好,自己就生煩惱。標準的慚愧就是看周圍都是佛菩薩。

唯獨自己有罪過,自己也要轉變成為一個菩薩,這才算是真正的懺悔和感恩。

捨命全交的方法與作用 心態專註在一句佛號上,就是「捨命全交」仁煥法師開示

靜坐的功德 宣化上人

念佛感應錄: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阿彌陀佛帶我遊覽地獄和極樂世界

極樂心法—災難從什麼地方來 仁煥法師心法連載

憶佛念佛,自得心開

念佛,是願望和佛一樣丨仁煥法師開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驛站 的精彩文章:

佛教問答:為什麼會情緒低落,怎麼快速破解負面情緒?
仁煥法師:皈命與加持的不同

TAG: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