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這位中國人,日本京都國門上的大字是他寫的

這位中國人,日本京都國門上的大字是他寫的

姜立綱,字廷憲,號東溪,溫州瑞安人。他是我國明朝的一位書法家,曾以「善書」聞名海內,並遠播日本,日本京都國門上的大字為其所書,被譽為「一代書宗」。

下面,我們欣賞姜立綱楷書《東銘》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書冊用筆勁健方正,結體緊密,筆墨厚重,得力於柳公權書法,但更加飽滿,中和了「台閣體」遺風,中正雍和,有廟堂氣。王世貞《藝苑巵言》曾云:「立綱小變二沈為方整,就其體中可謂工緻。

項子京《蕉窗九錄》曰:「朱孔腸、姜立綱皆椽史筆也,所謂南路體也」。《書畫跋》云:「姜自置身金紫,今遺迹在京都,價亦不減祝枝山、王寵。效之者多白衣躋顯貴」。

《野獲編》言:「嘉靖間,吾鄉有談相號木泉者,幼而門役,長而偉議,工書…以書供事齋官,大被寵眷,積官工部左侍郎」。足見後人對其書法好評如潮。

姜立綱的書法,不但當時國內有名,就在日本同樣享有很高名氣。據何喬遴《名山藏》所記,日本國門高十三丈,為求匾額,曾遣使來我國,請姜立綱書寫。「立綱為書之,其國人每自誇曰:此中國惠我之至寶也」,這是中日兩國人民源遠流長的文化交流、友好往來史上的一則佳話。

清《三希堂法貼》收有他的墨跡。回鄉居喪卒後,明孝宗皇帝特遣浙江布政司使、溫州知府鄧淮為使諭祭。祭文說他:資質秀穎,才識通敏。為官由朗署升至卿階,一貫勤勞國事。正值重用之時,竟因為守孝求歸,悲傷過度而亡,訃音達聞,不勝哀惜。為念其往日業績,以示褒恤,特命有司,遣官諭祭。諭祭文後被刻成石碑,今仍立於東溪村姜氏宗祠里。其墓在今甌海白象鎮金竹山,為甌海區文物保護單位。

姜立綱作為一代書法大家,可惜他的墨跡極少留傳下來,除瑞安市文物館珍藏一幅《李太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草書中匹和三方楷書墓誌碑刻外,全國僅南京博物館藏行書《吟易詩》、故宮博物院藏楷書《七言律詩》等二件,誠可寶貴。

編輯 | 漁公子

圖文 | 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的精彩文章:

想入美術史?這些國畫的藝術要求必定不可少!
建築文化:懸魚於房子,低調奢華,多子多孫!

TAG: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