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為什麼知道世間如幻的你,卻證不到?

為什麼知道世間如幻的你,卻證不到?

為什麼知道世間如幻的你,卻證不到?

藥師經札記八十九

皆仁法師

【爾時、彼王推問其人,計算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

這是說重病中的人朦朧間見到閻魔大王審問自己,並且一點點計算自己生平所做的種種事情,看看到底是善業多,還是惡業多,然後隨罪福的輕重多少而處斷應該到哪一道裡面去受果報。善業多的就投生到三善道之中,惡業多的就到三惡道中。

其實這如《楞嚴經》中所說,這都是跟隨自己的業力而流轉,而不是真有個閻魔大王在做主宰。

但是在凡夫眼中,因為凡夫不能見到世間的真實相,所以這些經歷都像是真的,而且神識也真的會因為自己所造作的惡業而受到種種的苦楚。

但是,不要以為讀經之後,知道個中的道理,就認為這些所謂的業報都是虛的,所以怎麼作惡業都無所謂。

要知道,這些業報對大菩薩來說是如幻的,那是因為大菩薩已經證得世間如幻,世間的一切已經不能束縛他。但對於還沒有證得世間如幻的凡夫來說,這些業報比凡夫認為的真實還要真實得多。

所以,對於凡夫而言,在自己能夠做到的前提下,多行善業,少做惡業,那就是給自己的人生鋪設康庄大道,不給自己添堵。

否則就算是一時滿足了貪慾,看似一時痛快,等到惡業果報現前的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提及「說得行不得」,就不能不說說鳥窠禪師的公案了。

在唐朝元和年間,白居易到秦望山拜見鳥窠禪師,問禪師:「什麼是佛法的大意?」

禪師回答他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對禪師的回答表示很不滿意,這個耿直的boy直接就吐槽說:「就算是三歲小孩也知道這樣的話啊!」言下之意是說禪師的說法可是老生常談了。

禪師微微一笑,補了一刀說:「當然,三歲小孩也知道這樣的話,但是就算八十歲的老翁也無法完美地履行這句話呢。」

白居易一聽,知道禪師不簡單,這才心悅誠服地向禪師作禮,以謝禪師的開示。

佛經和論典上的道理,都是佛菩薩親自證過的,但是對於還是凡夫的我們來說,那還只是理論,還需要我們親自一點點學,一點點去證。

要不就算知道的佛理再多,不能證得,那也只是畫餅,難以充饑。

等到臨命終時,四大分離如同生龜脫殼一般的痛苦,如果沒有修證,又如何還會再想起一切如幻的道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阿難尊者的八種不可思議,了解一下?
佛陀說:這樣的比丘才能用明月來比喻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