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即將亡國,袁世凱卻裝腿瘸不願出山,清廷抓狂了!

清朝即將亡國,袁世凱卻裝腿瘸不願出山,清廷抓狂了!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朕聽

」(zhentingwx),給小主講講你不知道的奇聞趣事




袁世凱的民國風雲二十一年(20)袁世凱出山



其實在大清朝堂里,群臣各派忙著輪番干仗相互死掐的過程中,清廷也不是沒有採取行動來挽救大廈將傾的危局。




只不過他們的手段實在太過於低劣,在面對國家安危的頭等大事上,攝政王載灃安排了兩個重要的人物前往武漢三鎮平叛。




第一位就是陸軍大臣蔭昌。蔭昌是滿洲正白旗人,根正苗紅的旗人,加上他很早跟著袁世凱混,熟悉行伍軍情,所以讓他擔任此次平叛的總指揮是當仁不讓的。










滿清貴族的邏輯思維很奇怪,在入主中國兩百多年的時間裡,大清始終把自己當作外來的客人,表面上宣揚滿漢一家,而在朝中重要中樞要職上,總能由滿人牢牢地掌握著,漢人只能坐著打雜的衙役副手。




漢人在滿清朝廷中的工作性質,就類似《西遊記》中給唐僧挑擔捶背的沙和尚的角色。




因此清廷內部對待滿漢也是有區別的,滿人面見皇帝可以自稱「奴才」,而漢人只能稱臣。




在大清皇帝看來奴才是自己人,而臣子是外人,內外有別,這是皇家歷來不可僭越的祖制。




滿清皇帝這樣想也不是不合理,只是他們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當長期被壓抑的漢人,一旦連「奴才」的資格都失去的時候,他們的心裡肯定是非常不滿意的。




而在這些不滿的情緒中,剿滅革命黨的副手馮國璋肯定是那些不滿意的人中的一位重量級的人物。










如果不清楚民國歷史風雲人物的馮國璋,那麼想必大家肯定認識那位當代自嘲尖嘴猴腮的相聲演員馮鞏同志。




這位馮鞏同志的曾祖父就是民國顯赫一時的歷史風雲人物---馮國璋。




以現有的史料考證,還沒有哪位專家學者對他倆人的關係提出過質疑。



馮國璋作為蔭昌的副手,他的任務主要是負責增援。蔭昌率軍前往武漢平叛後沒多久,馮國璋率領著北洋第二軍開拔了。




在大軍途經河南彰德時,馮國璋停下了行軍的腳步,專程來到洹上村拜訪了袁世凱請教時局,袁世凱面授「慢慢走,等等看」六字秘訣。



作為滿人的蔭昌雖然得到了朝廷的高度信任,手握節制一方的軍政大權,但畢竟還是資歷太淺了。











當他躊躇滿志地率軍抵達武漢時,自以為可以談笑間讓革命黨人灰飛煙滅,卻發現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




他這個問題在以往的史書中也曾多次出現過,特別是在五代十國的歷史中更是層出不窮。




這個問題就是蔭昌發現自己作為軍中最高統帥竟然出現了指揮不靈,部屬不聽從調遣的局面,戰局一塌糊塗。




眼見全國革命黨人的勢頭猛如烈火,湖南、陝西、山西、江西等省份相繼宣布獨立,蔭昌只好催促馮國璋趕緊前來「滅火」。




馮國璋得到袁世凱的授意後,拖著大部隊能一天走完的路,盡量分三天走,蝸牛般地向武漢緩慢行軍。




此時的蔭昌急火攻心,日盼夜盼地等待著援軍前來,半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卻還是沒有看見馮國璋的影子。




在這段讓蔭昌抓狂的日子裡,他不斷地向清廷發報求援。











清廷見馮國璋行軍耽誤了軍機,雪片般的詔令向他襲來,並以最為嚴厲的語氣訓斥道:「再誤軍機定斬不饒!」




馮國璋沒有理會清廷的電告,他知道此時革命形勢迅不可擋,全國都亂成一鍋粥了,你清廷已經自身尚且不保了,還能奈我何?




滿清貴族此時才明白,原來這些訓練出來的北洋軍團已經不是大清國的了。




而是他袁世凱的私人武裝了。




此時把持朝政的是陸海空大元帥載灃,但面對清軍一潰千里的慘象,除了袁世凱,也的確沒有其他人能夠收拾這個破敗的殘局。




滿清皇室眼見起義的烈火都快燒到家門口了,萬般無奈下只得詔令袁世凱出山,蟄伏已久的袁世凱明白機會來了,但他不想這麼草率的答應清廷的出山邀請。




坐地起價向來是某些人的一貫優良傳統,袁世凱也不例外。在波詭雲譎的政治鬥爭中,他已經將這招運用的爐火純青了。




他以有病在身為由果斷地拒絕了清廷的多次力邀。走投無路的清廷不得不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




(各位看官,接下來的故事將會更精彩傳奇,敬請稍候,請聽下回分講。)




作者:

明月秋風照當年,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說說高祖皇帝劉邦年輕時候那點事
古代官員製造冤假錯案,下場通常有多慘?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