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貝R3的野望,是想承包你的音樂世界

海貝R3的野望,是想承包你的音樂世界

還只拿音質去衡量Hi-Fi播放器的優劣?那麼你已經OUT了。現在的Hi-Fi播放器們都開始玩起了「花架子」。比得是誰的顏值高、誰的功能多、誰的操控更流暢。

可別會錯意,Hi-Fi廠商們並未因此拋棄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們只是努力地將聽歌這件事變得更簡單而已。所以你能看到這場「智能化」的戰爭中,廠商們紛紛開始炫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做播放器軟體起家的海貝音樂,在R6之後又推出了主打便攜的海貝R3。

被不少燒友戲稱Hi-Fi圈中最會做系統的海貝,自然會不會在軟實力上掉鏈子。但能否在競爭最為激烈的中低端播放器市場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還需要有足夠的硬實力才行。

體積和音質對於便攜Hi-Fi播放器來說,是一個難以取捨的問題。大體積下可以塞入更多、更強的配置,從而提升音質表現。小體積雖然在聲音有所妥協,但更方便用戶日常攜帶使用。於是,在儘可能小的機身體積內達到最好的音質,成為不少廠商的追求,尤其是對於海貝這樣主打消費者領域的廠商來說。

從紙面參數上來說,海貝R3最大的優點就是有著極為輕便、小巧的機身。其95g的機身重量也就是相當於半台iPhone 8 Plus的分量,再配合上近似iPod Classic的機身尺寸。這樣來看,R3明顯不是一台傳統的Hi-Fi產品,它更像是一款正兒八經的便攜播放器。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海貝R3也是如此,在輕便的機身基礎上提供了足夠豐富的介面數量和播放控制。機身頂部有著3.5mm耳機孔和2.5mm平衡介面,底部則有著Micro SD卡槽和Type-C介面。R3在左側面提供了音量控制鍵,而有側面分別排列著電源鍵和播放控制按鈕,方便用戶出門隨身使用。

在儘可能小的機身中,滿足用戶對一款播放器的所有使用需求,海貝R3就正是為滿足這個目標而生。硬要給它挑點小毛病的話,也就是該機搭載的3.2英寸電容屏的顯示效果沒有當下智能手機這麼細膩,可對於播放器來說便已足夠。

海貝R3搭載的HIBY OS系統,有著與手機看齊的使用體驗。儘管這並不是Android系統,但你也能通過滑動、點按的方式來實現對應的操控。實際上該系統和手機上安裝的海貝音樂APP較為相似,變相降低了用戶上手的使用門檻。

要是你覺得這樣的操作還不夠?那麼海貝R3還提供了特有的Hibylink模式。無需接觸R3,通過一部手機即可完全對它的全部控制。在不方便掏出R3進行控制的時候,這個功能就變得相當有用。

除了更易用的系統以外,海貝R3為拉攏更多的用戶,還強化了其在無線功能上的支持,除了你想到的Wi-Fi、藍牙等常見的無線連接以外,R3還額外增加了DLNA、AirPlay等功能。也就是說,無論你的手機是Android還是iOS,都能發揮它的全部實力。

就拿AirPlay來說,你可以通過無線的方式將手機中的音樂傳輸至海貝R3內播放。它可以當成手機的「無線藍牙耳機」使用,也能順便解決手機沒有耳機孔的問題。要是你覺得手機音質不行,還可以把它當成「無線解碼耳放」。

儘管海貝R3的外觀設計和產品定位都與iPod Classic較為相似,但它們仍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物。前者在做好播放器的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通過無線功能讓自己不只是一個音樂播放器。既可以通過USB連接電腦聽歌,也能當藍牙解碼耳放。如果你懶得動,也可通過手機進行遙控。

如此強大的無線功能,不僅是在同價位中難尋敵手,甚至在整個便攜Hi-Fi播放器中都很難找與之媲美的產品。一定程度上,海貝R3可以算是目前最好的全場景高音質解決方案之一。


另一個反應海貝R3大眾化的例子,是其調音是更符合普通人的喜好,更注重流行和人聲的表現。

既然是流行向調音,低頻和人聲自然是海貝調校的重點。R3的人聲略微靠前,有較強的齒音控制力。要是不喜歡聽歌手「噴口水」的話,那麼它的聲音絕對和你胃口。

與之同時,低頻也得到了海貝的特別關照。其在保證量感充沛的基礎上,還有著不錯的下潛力度。即使是講究瞬間爆發的金屬樂,也能把每個鼓點的「力量感」表現出來。如果你不喜歡這樣的低頻風格的話,那麼大可搭配一些本身低頻偏少的耳機進行搭配。

相比起中低頻來說,海貝R3單埠下的高頻沒這麼出彩。其高頻整體偏收斂,密度和細節一般。在表現小鈸這樣的樂器時,很難表現出應有凝聚感,聲音較為鬆散。以至於你搭配上水月雨Liebesleid這樣高頻特別搶眼的耳機,都覺得高頻一般。

誠然,這樣的聲音足以滿足聯普通用戶的需求。可在燒友們看來,這樣的表現可對不起其Hi-Fi播放器的頭銜。難道海貝R3又是一款音質不如同級別「磚頭」的播放器?其實不然,該機的2.5mm平衡口不僅能在聲場、素質上和單埠拉開顯著差距,聲音的風格也發生了很大程度的變化。

海貝R3的平衡口有著類似R6的聲音風格,更講究三頻的平衡而不是對聲音增加太多修飾。平衡口下,R3有著同級別應有的高頻素質,對於薩克斯和吉他的還原要比單埠更為出色。

當然,得益於平衡口的優勢,其聲場大小和素質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同時,人聲在平衡口下變得更有凝聚力,樂器的能量分布也更為合理。也就難怪海貝為R3「標配」的耳機Seeds採用的是2.5mm平衡口,而不是單埠。

其實,海貝R3這樣的做法多少有點討巧。普通用戶一般都是使用常見的3.5mm介面耳機,而R3本身單埠對流行的優化更能迎合他們的喜好。至於那些會使用2.5mm平介面的人,大都是一些追求聲音正確還原的燒友,因此將該機的平衡口做的更Hi-Fi,也就不難理解。

這或許有點片面,不過任誰看到海貝R3的外觀都會有種繡花枕頭的既視感。不過只要實際使用一下,你便能發現R3是個實力派。其標準又足夠豐富的介面和玩法,支持USB解碼等功能,都對得起定價。甚至還能憑藉著靠顏值吃飯的本事和流暢的操控,讓更多人去接受Hi-Fi播放器。

儘管這些「雞肋」在燒友們看來,不足以成為他們購買的理由。可對於海貝這樣想要拓展Hi-Fi市場的廠商來說,這樣的「無用功」是必須要去做的。

一台播放器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海貝面對這樣的瓶頸,卻想通過拓展性極強的無線功能、高素質的平衡介面來滿足大家對一台播放器的所有期待。所以你可以在它身上看到智能手機的影子,都是通過集成各種功能來實現自己的獨一無二性,從而吸引更多人入手。

顯然,海貝R3與海貝R6一樣,都是無法用傳統的以價論聲的標準來評判值不值得入手。單純論音質表現來說,同級別中有著比它更好的產品。可海貝R3不僅有著遠超同價位的操控和無線功能,還有著不錯的音質。基於這點來看,它更適合普通用戶使用。更何況現在沒有耳機孔的手機這麼多,把它當成一個無線解碼耳放也不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AEKE知客 的精彩文章:

國美U7 Mini評測:是豐富大餐,也有美味甜點
小米8體驗:設計求穩,以「軟」取勝

TAG:ZAEKE知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