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社旗人,一覺醒來,遊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疾病!這9種癥狀你也有?網友表示心情很凌亂!

社旗人,一覺醒來,遊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疾病!這9種癥狀你也有?網友表示心情很凌亂!

愛玩遊戲的你,

是否時常會出現這種情況:

「再來一把就睡覺。」

一把結束後,

又想,

再來一把就睡覺;

結果,

一把接著一把玩到深夜;

你是否發覺,

自己玩遊戲的時間越來越多,

而且無法自拔?

悄悄告訴你:

這是病!得治!

啥?這是病?

是的,昨天各大官微

都在轉發這樣一條消息

……

……

……

微博里寫道

世界衛生組織(WHO)

今年初決定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

相關規定將自6月19日起生效

WHO將通知世界各國政府

將遊戲成癮納入醫療體系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遊戲成癮」癥狀又有哪些呢?

原來,WHO在今年初宣布

該組織將在今年發布的

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

加入「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

並列為精神疾病

WHO表示,遊戲成癮的癥狀包括:

1.無法控制地打電玩(頻率、強度、打電玩的長度都要納入考量);

2.越來越經常將電玩置於其他生活興趣之前,即使有負面後果也持續或增加打電玩的時間。

如果以上行為

持續12個月以上

或者非常嚴重但少於12個月

你就會被醫生確診遊戲成癮

遊戲上癮是精神疾病?

相關爭議不斷

早在2007年智能手機遊戲尚未普及時

醫學界已經有人主張

將視頻遊戲列為

和酒精上癮一樣的精神障礙了

但是當時這一主張遭到了

美國成癮醫學協會專家的反對

目前國際精神醫學領域通用的診斷體系

主要由WHO的《國際疾病分類》

和《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構成

2013年,美國精神病學學會發布的

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

引入了「互聯網遊戲障礙」這一概念

因為當時亞洲一些國家和研究中心

對年輕男性的研究發現

當人全神貫注於互聯網遊戲時

他們大腦的活動與毒品成癮者相似

在極端的情況下

可能表現為上癮行為

圖片來源:2013年美國精神病學學會報告

但當時,美國精神病學學會

將「互聯網遊戲障礙」歸類為

「尚待進一步研究」

美國精神病學學會列出了9種癥狀

滿足其中5項

才能診斷為「互聯網遊戲障礙」:

1.完全專註遊戲;

2.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癥狀;

3.玩遊戲時間逐漸增多;

4.無法減少遊戲時間,無法戒掉遊戲;

5.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

6.即使了解遊戲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仍然專註遊戲;

7.向家人或他人隱瞞自己玩遊戲時間;

8.通過玩遊戲緩解負面情緒,如罪惡感、絕望感等;

9.因為遊戲而喪失或可能喪失工作和社交。

中國是遊戲成癮重災區

15~19歲人群最易發生

國內較早開展網路成癮治療者

北京軍區總醫院醫學成癮科主任陶然

則態度堅決,他告訴記者:

「早就應該納入精神疾病!」

早在2009年

陶然在中央電視台節目上

就曾明確表達過這一觀點:

網路成癮是一種精神病

彼時,同樣受到很多人質疑

從2003年開始陶然明顯感覺到

患者因網路帶來的上癮問題增多

2005年,他開始全面投入網癮研究

據他介紹,由其總結的

《網路成癮臨床診斷標準》

於2013年被美國精神病協會(APA)

納入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成為美國及不少國家

診斷網路成癮疾病的重要參考

「可以說,中國是網癮大國,

是遊戲成癮的重災區。」

陶然表示

15~19歲是最易出現遊戲成癮的年齡段

這主要與他們大腦尚未發育完全

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未成熟

自制力較差、好奇心較強

學業、家庭及人際關係壓力大等有關係

更為嚴重的問題是

遊戲成癮者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留守兒童成為亟需關注群體

陶然認為,遊戲成癮肯定是一個單獨的疾病。國際上很多研究發現,長期沉迷遊戲者的神經遞質、多巴胺等都發生了改變,大腦不同程度受損。2009年,陶然通過核磁對60個病例進行的研究發現,遊戲成癮者的大腦額葉比正常人缺血8%~10%,這將導致自制力下降。與此同時,遊戲成癮者往往可伴有多種軀體癥狀,如視力下降、鍵盤手、頸椎病等。

「遊戲成癮的危害極大,

總體上看,表現在以下四方面,」

陶然總結道:

1.嚴重影響社交能力,成癮者往往沉浸在遊戲的世界裡,不願與人交往;

2.導致社會能力喪失,不上學、不工作,未來堪憂;

3.認知變得固執、偏執,行為怪異,為了網路遊戲,其他一切不管不顧,不洗頭、穿尿不濕者大有人在;

4.情緒問題嚴重,很多人伴有嚴重的抑鬱、焦慮等。

在陶然看來

將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好處甚多

其中之一便是將打擊

社會上魚龍混雜的網癮戒斷機構

「既然確定為一種疾病,

那麼只能由醫療機構來進行診療,

這將在極大程度上推動遊戲成癮者

接受科學、規範的治療,」

陶然表示

這也將挽救一大批青少年

長期看有助於降低犯罪率

減輕社會負擔

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

這一消息讓網友們徹底炸鍋

對此,很多網友並不認可:

看風景的貓-:你說我好好的一個人,健健康康的,怎麼就成精神病了呢?

遠眺滄海煙波渺:買股票算不算?買彩票算不算?

冰糖的Shirley:追星是不是也馬上要被列入精神病名單了。

我忘了我忘了我忘了:我工作強製成癮了怎麼辦 好想戒掉。

DRAXING:工作壓力越大,我打遊戲的時間會越長。我都是利用玩遊戲來釋放工作壓力的。

秦竹qinzhu:不是遊戲好玩,是這個世界越來越沒意思。

吃撐不打嗝:都別惹我,我有精神病。

oran_cc:呵呵,電競賽堪憂了,贏了是電子競技,輸了是精神疾病。

你對遊戲成癮的現象怎麼看?

玩遊戲的朋友們來說說

新聞多看點

其實,愛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

重要的是,身為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

1、規定玩遊戲的時間

這點其實是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採用的一種辦法。和孩子協商好一個具體時間,然後嚴格執行。

建議以30—40分鐘為宜,時間到了就要停止。這種規定實施時間長了,也有助於孩子學會自己安排時間。

家長要注意在孩子玩遊戲的時間裡,要做到不打擾,讓孩子完全地放鬆。

2、遊戲過後不宜立馬催促學習

遊戲剛結束,大部分孩子都無法馬上靜心學習的,這時候應該讓他站起來活動活動再去學習。

或者是和孩子聊會天,問他「能用幾個成語來形容一下剛才那一局遊戲嗎嗎?」孩子大概會說出「血雨腥風」、「針鋒相對」等成語,不知不覺間,思維就轉換到學習了。

3、疏大於堵

家長有嘗試過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嗎?

其實,如果一起玩的話,在無形當中就創造了孩子和父母的溝通平台,多數情況下,當父母詢問孩子今天在學校都發生什麼時,孩子都會充滿厭倦的。如果用遊戲搭起溝通的橋樑,也會更有利於親子關係。

4、帶孩子體驗更多的美好

遊戲再好玩,也比不過多去體驗人生的美好。

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場電影,可以一起去野外露營、爬山,可以一起旅行,看看世界。

要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上,我們還可以一起去開發、去探索更多更美好的東西。

來源 | 南方日報綜合華西都市報、遼瀋晚報、人民日報、每日經濟新聞、鳳凰健康、新浪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見娛樂 的精彩文章:

TAG:遇見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