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厚重的古代盔甲是否真的具備超強的防禦力?只有這種鎧甲最有效

厚重的古代盔甲是否真的具備超強的防禦力?只有這種鎧甲最有效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大史小史天下史,史史關心。瘋狂的歷史君帶你觀歷史。

只要看過古裝劇或者歷史紀錄片大家就一定見到過古代的盔甲,盔甲作為人類在武力衝突中保護身體的器具,在戰爭中自然是不可缺少的。

不過大家也一定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古代將士們所披的盔甲都看起來非常厚重,那穿盔甲都非常耗費體力,打起仗來還能發揮實力嗎?穿這樣厚重的盔甲防禦力真的強嗎?盔甲到底有多重呢?夏季戰爭是否也要穿戴盔甲呢?諸位稍安毋躁,聽歷史君細細道來!

首先,說一說盔甲的重量。在電視上看到的盔甲看上去大多是金屬材質,刀槍划過甚至還會擦出火花,從而使很多觀眾誤認為古代盔甲是金屬材質,重量一定不輕。其實不然,古代盔甲的材質多為牛皮,鯊魚等皮革製成,並非金屬,所以它的重量自然不會過於沉重。不過盔甲的重量在不同時期也是不同的,因為盔甲也在隨著一朝一代不停的演變。早在商代已經出現了最早的盔甲,但並非全身穿戴,有點像現在的防彈衣,材質輕薄,多為所捕獵動物的皮所製作,自然重量很輕,和普通衣物沒多大區別,然而防禦能力不強。

西周時期士兵身上穿的「練甲」。其實不是金屬的鎧甲,而是用布料夾雜棉絮多次縫製成的棉甲,扔然只護胸前與後背,重量也等同於普通的衣物,防禦能力不強。

春秋戰國時期確實有過金屬盔甲。戰國時期的盔甲多用牛皮所制,將軍的盔甲是用牛皮或青銅做的,士兵的頭盔都用牛皮盔,在春秋中後期出現了鐵甲和金屬盔甲,到了戰國時期,開始普遍使用金屬盔甲。秦國「士兵」的盔甲是用鐵做的,趙國是用銅或鐵和金屬做的,魏國楚國西周齊國都用金屬盔甲,然而韓國和燕國是用牛皮和藤條做的,只有少部分用金屬所做。金屬材質,重量自然會大大增加,沒見盔甲大概二十到三十斤,但防禦力有了大大提高。

最有名的要數魏國的魏武卒了,魏國依靠魏武卒稱霸一時,在戰國初期沒有那個國家的軍隊能和魏武卒相比,像秦國,趙國,齊國這樣的大國介懼怕魏武卒。

只是因為魏武卒是重裝甲步兵,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而且能進魏武卒的軍士都是職業軍人,身體素質非常好,身披重甲,收執長矛,這種戰國時期的坦克兵種,勇猛無敵盛極一時。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使用最廣泛,發展最久的鎧甲莫過於明光鎧了,這種鎧甲的名氣非常大,在唐宋時期被廣泛應用,我們在電視劇里看到的唐宋時期,將軍多是穿明光鎧。

這種鎧甲不但防禦作用強,而且美觀帥氣,披上明光鎧立馬英姿威武,若是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真若天降下凡。明光鎧顧名思義和從前其他鎧甲不同之處在於鐵甲被打磨的明亮發光,在胸前有兩塊圓形板甲護住胸口,一般弓箭不易穿透,這對於在戰場廝殺的士兵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有形保護。鎧甲防護力的提升也意味著製作難度增加,製造一套明光鎧需要40多名工匠工作接近一年的時間,這需要強大的國力作為支撐。古代士兵並不是全都身穿鎧甲,到唐朝時期步兵的著甲率在百分之六十左右,這已經是很高了,相對於我們周邊的游牧民族,我們的裝備有著明顯的優勢。

到宋朝以後,特別是明朝時期,大量的應用火器,出現了專門的火器營。鎧甲的作用開始減弱,身披幾十斤重的鎧甲對於防禦火器來說效果並不理想,而且由於太重,影響活動度,反而成了不利的因素,鐵質的明光鎧漸漸退出了戰爭歷史的舞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胖小白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胖小白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