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固定思維VS成長思維的

固定思維VS成長思維的

最近讀了《終身學習》這本書,書中提到成長型思維和固定思維的差別,不同的思維模式造成的不同行為差異。由此讓我思考,如何通過孩子的言行去觀察背後的思維模式並及時引導呢?家長又是如何通過言語傳遞了不同的思維模式給孩子並影響孩子一生的呢?

書中提到,固定思維的人會規避挑戰,而成長思維的人則歡迎挑戰。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規避挑戰呢?當不做不錯,錯了挨罵的時候,孩子每一次嘗試闖禍受到責罵的時候,就讓孩子失去了嘗試的勇氣。

比如當孩子很專註的堆積木,或許因為雙手協調能力不夠好始終堆的不夠好,這時候很多父母在旁邊看見了就會忍不住去指點甚至直接幫忙代勞。你的直接代勞的確可以堆出一座漂亮的積木,也能讓孩子很有成就感很開心。可是長期如此,孩子會在自己堆積木的時候就會失去信心,因為不管他做的多好可能都不夠大人堆的好。通過對比,他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不滿意而一次次尋求家長的幫助,甚至沒有父母的幫助就不願意嘗試的時候,父母就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了。

當孩子出現遇到困難不敢嘗試的時候,當孩子出現一件事情一定要做到完美的時候,家長就應該及時觀察自己的言行是否有引導性的思維模式了。

固定思維的人不接受批評,成長思維的人則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

當看到這一點的時候讓我想到,很多家長罵孩子笨、蠢、這麼簡單都學不會的時候,其實也是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而我們在給孩子貼標籤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傳遞孩子這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實,告訴孩子智商已經決定了他的命運,他就是蠢或者笨無法改變,永遠也學不會。

同樣的,當我們一味的誇獎孩子聰明的時候,也是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告訴孩子之所以能學會這些知識點並不是他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並不是他付出了努力,而是他的智商決定了結果。所以,相反的學不好的時候就是智商的問題。

固定思維的人有時覺得努力是無用的,而成長思維的人則認為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次學習進步的機會。

這一點主要是父母的言語傳遞所導致的。一次考試的成功,父母欣喜若狂。一次考試的失利,父母嚴加苛責。當你批評他的時候,其實潛意識就告訴他這是一次不可改變的事實,是決定人生的行為,而孩子在責罵中忽略了去改進的機會。

考試驅動型社會,讓很多孩子帶著目的性去學習,似乎只要考好了就是成功,考差了就是失敗。而孩子最開始並沒有這樣的觀點,是父母和老師的言行導致孩子以考試為結果,而忽視了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和學習過程的快樂。

對於長期處於第一名,事事要爭第一要求完美的人,某些方面來說也是固定思維的人。因為內心的自信要靠過往的成績去應證,似乎只有成功了這件事情才會有意義。如果失敗,則否定了一切努力的意義。生命的體驗,過程的精彩都被一個「失敗」而否定了。可是這樣的人卻忘記了,沒有所謂的完美也沒有永遠的第一,每一次的過程都是收穫和成長。不管結果如何,只要過程中全力以赴並見證了自己的成長,就是一種收穫,已經是完美。

如果想讓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鼓勵孩子去嘗試,不管所謂的結果是好還是不好,學著分析過程和復盤總結。只要在這個過程中是成長的,體驗了有心流觸動,就是成功。

2.表揚孩子進步的細節點。比如寫字的時候,某一橫一撇寫的更好了,而不是泛泛的說寫的不錯。

3.當孩子在某一件事做的不夠好的時候,記得鼓勵他告訴他需要時間的積累和不同的方法的嘗試。

4.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不管是所謂的好的標籤還是不好的標籤。

5.以變化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並通過觀察孩子的進步去支撐孩子的信心。比如以前他做不到的事情,過段時間後做到了。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顧這個過程他做了什麼樣的練習,是通過什麼方法去做到的?

6.不以否定的語氣對孩子做出評價。比如孩子的字寫的不太好,如果孩子說「我的字寫的不好」,大人可以說「你需要的是更多的時間去練習」。

7.鼓勵犯錯。當孩子說「這題我做錯了」家長可以回答「你又找到了一個不適合的方式」。

一篇小文章不至於囊括所有的言語或者方法,最主要的是父母要形成成長的思維才能去察覺到孩子的言行模式。訓練大腦肌肉,逐漸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

如果有任何的不盡之處,歡迎留言諮詢。

家長自修班

自修在於內省,內省在於深思。我們的宗旨是尋找深度思考教育和自身成長問題同伴,一路前行。

改變了一個家庭或許改變的就是一個孩子,而改變了一個孩子或許改變的就是世界。

希望你能加入和參與,也感謝你的傳播和轉發。讓我們都帶著對生命的敬畏,對職業的尊重,和對孩子的覺察力一起學習做合格的父母吧!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長自修班 的精彩文章:

TAG:家長自修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