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七擒孟獲,此人功高蓋世,名頭震西南,得以陪祀武侯千年

諸葛亮七擒孟獲,此人功高蓋世,名頭震西南,得以陪祀武侯千年

原標題:諸葛亮七擒孟獲,此人功高蓋世,名頭震西南,得以陪祀武侯千年


公元222年,劉備經夷陵之敗後倉皇退往白帝城,從此鬱鬱寡歡、一蹶不振,於公元223年4月在悔恨中離世,長子劉禪登基為蜀漢第二任皇帝。


曹魏的司馬懿趁著蜀國局勢動蕩,伺機向魏文帝曹丕建議:可兵發五路大軍進攻蜀漢,並狂言可一舉滅蜀,再南下伐吳,一舉定乾坤,中國一統。


第一路是番王軻比能,起羌、胡兵十萬,犯西平關,第二路是南王孟獲,起蠻兵十萬,犯益州四郡,第三路是吳王孫權,起精兵十萬,取峽口入川,第四路是反將孟達,起上庸兵十萬,犯漢中,第五路是曹真大都督,起兵十萬,取陽平關。


後主劉禪聞言,嚇得六神無主,滿朝文武也是無計可施,唯有諸葛亮鎮定自若地說:「此五路不足為慮,我已退去四路。第一路我已派馬超鎮守西平關,羌胡人尊馬超為天威將軍,必不敢進犯,第二路我可派魏延以疑兵之計先阻止孟獲進軍,第三路我可派鄧芝前往做說客,給吳主孫權曉之利害,必不會興兵,第四路可派孟達好友李嚴去說服孟達來降,第五路我派趙雲把手關隘,曹真無計可施,必然撤軍。」


諸葛亮沉思半晌,繼續說道:「南王孟獲地處蠻荒之地,且部卒驍勇,早有不臣之心,久必為患,我自當親率大軍前往招撫。」


公元225年春,諸葛亮採取馬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戰略率領大軍南征,直到同年秋天就結束了戰事。


短短几個月,行程數千里,征戰頻繁,七擒七縱孟獲,何以能如此神速獲勝,後人都認為是諸葛亮「安撫」政策和馬謖「攻心」之術的完美結合所發揮的功效。



其實事實壓根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諸葛亮南征的成功還離不開一個彝族首領的鼎立相助。

據《貴州通志.土司志》記載:夷帥濟火,聞諸葛武侯南征,積糧通道以迎師,遂佐武侯平西南夷,擒孟獲。近年新編的《貴州古代史》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濟火是三國蜀漢牂牁郡西部一個深受百姓愛戴的少數民族首領,為貴州本土方誌所盛讚。


《貴州通志》記載:濟火,漢牂牁郡夷帥,里盧水西安氏遠祖也。深目長身,魅面白齒,以青布帛為囊籠,發其中,若角狀,習戰鬥,尚信義,善撫其眾,諸蠻戴之。



行軍打仗,軍糧是頭等大事,諸葛亮遠離成都大本營,深入不毛之地,缺乏軍糧,不認得道路,困難重重。

而濟火率領族人,伐木開道,帶人捐糧,並圍攻叛軍,助諸葛亮擒拿孟獲。事後,濟火被諸葛亮封為「羅甸國王」,子孫可世襲罔替。



諸葛亮南征是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割據分裂的正義戰爭,受到南中各族人民的擁戴,而孟獲等人的叛亂則不得人心,為當地百姓所痛責。


濟火作為一個彝族頭領,能深明大義,興正義之師以迎諸葛武侯,積極維護西南各族人民的團結,反對分裂,實在是難能可貴,值得後人讚許。


所以濟火雖在正史上少有記載,但在西南民間百姓的心裡卻備受尊重,尤其是貴州各地百姓。西南民間百姓在建諸葛武侯祠的同時,也會塑上濟火之像在靈堂,守護在武侯的身旁。


一直到明清時代,貴州武侯祠里的濟火塑像,更加威嚴無比,享受世代香火祭祀,得以千年不衰。



這也告誡後人:分裂國家,破壞民族團結的敗類必定遺臭萬年,而積極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英雄,必定流芳千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姓觀史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立太子後,向長孫無忌透露一件心事,長孫無忌頓起殺心
拒還荊州有失道義,諸葛亮說了八個字,提了一個人,劉備哭笑不得

TAG:百姓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