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伯溫路過諸葛亮祠堂,發現牌匾後有12個字,看後立馬跪下磕頭

劉伯溫路過諸葛亮祠堂,發現牌匾後有12個字,看後立馬跪下磕頭

原標題:劉伯溫路過諸葛亮祠堂,發現牌匾後有12個字,看後立馬跪下磕頭


三國時期群雄割據,在亂世紛爭下湧現出無數非凡人物。可是每當我們提起三國,許多人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個名字,諸葛亮。


在人才輩出的三國時期,孔明無疑是最閃耀的那顆星,即使將他放在歷史上做橫向對比,他的名氣和成就也是能夠排在前列的。

孔明20多歲尚未出山時就已經聲名遠播,不然劉玄德也不會費盡心思想邀請他輔佐自己。而後事實證明孔明的能力,對得起自己的名氣。


實話說劉玄德就是個賣草鞋的,而皇室後代的身份,也極有可能是自己編的(或者隔著多少代,早就不是皇室成員了,血緣關係幾乎可以說沒有了),就是圖個正統的名分,因為剛好自己姓劉嘛。


孔明將這樣一個無名之輩輔佐到能分天下的地步,在亂世中穩穩地成為一方梟雄,其實力驚為天人。不過最後孔明卻因疲勞過度,僅僅54歲就得病去世了。


浩浩蕩蕩千年的時間裡,出現的謀士不計其數,而能有資格與孔明做比較的卻沒幾個人。

大明功勛謀士劉伯溫,應該算得上能和孔明作比較的人物,畢竟在他的幫助之下,出身卑微,還要過飯當過和尚的朱重八最終統一了天下,登上天子之位。


表面上看起來劉伯溫比孔明厲害多了,孔明只是讓劉玄德佔據西南地區,做了地方一霸,而劉伯溫則讓朱元璋得到整個天下。


不過我們還是得結合兩個歷史時期,各自的特殊情況來具體分析,三國時實力最強的自然是魏國,領土面積大,優秀的文官武將眾多,軍隊實力也是最強,隱隱有奪天下的態勢。


在那個時候其實魏國統一天下是自然而然的,沒想到就在如此強大的魏國的眼皮底下,生生讓孔明給弄出一個蜀國來。


同時蜀國並非是在夾縫裡苟延殘喘,孔明在世的時候強大的魏國,在他手裡居然討不了好處,蜀國還出兵北伐,打過許多次勝仗。所以在當時的整體局勢下,孔明就像在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談得上有逆天之才。

我們再來看劉伯溫所處的時期,當時元朝內部已經腐朽不堪,各種勢力間互有矛盾。同時對人民進行殘忍剝削,百姓受不了壓迫在全國各地紛紛起義。


面對如此動蕩的局勢,元朝的統治階層裡面,只有脫脫想要認認真真地鎮壓起義軍隊,其餘的皇室成員,都以抗擊起義軍的名義,瘋狂發展自己的兵力。


這外面的軍隊還沒打進來呢,皇室內部就已經分崩離析了。起義的軍隊以摧枯拉朽的態勢,席捲了各個城市。按照當時的情況,元朝覆滅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朱元璋恰好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劉伯溫作為他的謀臣自然建立了許多功績,但整體說來還是順風順水的,就像助推著歷史不停向前的車輪,壓力也遠比不上當初在蜀國苦苦支撐的孔明。


後來,劉伯溫有一次路過諸葛亮的祠堂,興緻來了,就大筆一揮,寫下一句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當時志得意滿的劉伯溫,還想把諸葛亮的牌匾取下來,可是在那牌匾後面發現了一句「我知後世有你,你知後世何人」。

劉伯溫看了,立馬當場跪下,恭恭敬敬地把牌匾放上去,臨走前還磕了一個頭。你覺得,劉伯溫厲害點,還是諸葛亮厲害點呢?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史》,《明通鑒》,《明史紀事本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之窗 的精彩文章:

武則天在14歲入宮,被李世民封為才人
古代皇帝吃不完的菜最後都怎麼處理了?這個陰謀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TAG:歷史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