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乾隆最討厭的女人:生前尊為皇后,死後無名無分

乾隆最討厭的女人:生前尊為皇后,死後無名無分

帶你讀完52本好書

2000萬閱讀愛好者關注

《有書君說》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若得生同時,誓擬與君好

回復【早安】領取你今天的早安日簽

文 | 橘昭 · 主播 | 簡寧

《延禧攻略》中的嫻妃,也就是輝發那拉淑慎,劇中只見得她先是溫婉賢淑,品行高潔,又因命運捉弄,突遭變故,性情有變。

這些都是戲劇性的演繹,但又能從中窺出些許歷史原貌的大概便是她與乾隆的感情深淺。

乾隆與富察皇后鶼鰈情深,有寵妃高氏時時取悅,與純妃論古說今,就連小小貴人都身懷龍裔。

唯獨與她不咸不淡,客套間更見生疏。

歷史上不知是否有淑慎其人,但確實有輝發那拉氏。

清高宗繼皇后輝發那拉氏,鬱鬱而終時,不過四十九歲。

而她一生的悲劇源於那場不幸的婚姻。

她遇見他,在不對的時間,開始就是錯的,便也難挽大局。

《清史稿·后妃列傳》中記為「皇后烏拉那拉氏」,經考察已更正為「輝發那拉氏」。

輝發那拉氏被賜冊成為寶親王弘曆的側福晉時,不過才14歲,弘曆比他大七歲。

彼時弘曆身邊早有妻妾,且與髮妻感情甚篤,輝發那拉氏的到來於弘曆而言不是自願,而是無奈接受。

輝發那拉氏雖已算家道中落,但祖輩卻是赫赫有名的輝發王貝勒。

為了籠絡老牌滿洲的族人,她與他的婚事是板上釘釘,無可反駁的事。

尚且年幼的她,就這麼懵懵懂懂嫁給了尚是親王的他,初時,大約也有過幾日虛與委蛇,客氣安撫。

但不甚熟悉的女人又怎及得上滿院子的奼紫嫣紅,風情萬種。

而孤身嫁過來的她,也不知道怎麼如使女高氏一般能討得他的歡心,她會做的大概只能是在夜深人靜時,蜷在床頭髮呆,看著蠟燭燃盡,直達天明。

莫說與他建立情誼,那時的她,大概連情愛為何都還未曾想清,只是記得做個本分的婦人,不給他添麻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地過好此生。

而這種婚姻最是可悲,由利益而起,沒有感情基礎,各自營生,形同陌路。

近在眼前,卻相對無言,形同擺設的夫妻關係最傷人。

她在嫁給他的時候,大概並沒有想到過,她的老實本分於他而言意味著什麼。

在爭奇鬥豔的女人堆里,要求個中庸,那就只能是籍籍無名。

但女人的偏愛,只會讓男人有恃無恐。

雍正十二年,也就是她剛嫁給他的第二年,雍正爺將高氏超拔為側福晉,這其中不乏他的功勞。

這種破格提升,無疑是狠狠打了她的臉。

可她不能說什麼,也沒有她可以置喙的餘地,於他而言,也許她只是府里的物件罷了。

如果不是如此,為何後來她嫁給他的十來年,都未曾有過子嗣。

乾隆二年,大封六宮,她明明早就是側福晉,卻只被封為妃位,屈居於高貴妃之下。

對於這種種,她選擇了隱忍。

那些年的側福晉的生活,讓她明白了,求不得的不強求,能攀附的絕不鬆手。

故而,他才能看在皇后富察氏的面子上,給了她封號。

人人都說,輝發那拉氏對皇后恭謙有禮。倘若乾隆能對她青眼相待,她又何必對別的女子卑躬屈膝,這無疑是無奈。

深情不得,便要求得一席之地。

這種聰明的決定,也為她後來成為繼皇后打下了堅實基礎。

皇后富察氏與太后鈕鈷祿氏都對她讚賞有加,連帶著別的嬪妃也不敢太欺負她。

只是為妃十來載,她膝下無子,丈夫亦無絲毫憐惜。

眼見著別的女人一個接一個地為他生孩子,她也難免將滿腔委屈寂寥吞入腹中。

卻還得時不時自我安慰,這宮牆裡的女人,寂寞的又何止她一個。

即便有他的恩寵,也未必能保得一世榮華安樂。

若是不這般自我遣懷,她亦不知要如何說服自己去接受這扭曲的夫妻關係。

什麼是夫妻關係?是像他與富察氏那般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吧。

那她有算什麼,也許只是個局外人,空有一紙婚約罷了。

由憐憫維繫的關係,多半不會太長久。

乾隆十年,封高氏為皇貴妃,為的是給舊病複發的高氏沖喜。

皇太后鈕鈷祿氏平日里被她百般討好,遂也建議立她做「嫻貴妃」。

乾隆是孝子,雖心有不滿,但也遂了太后的意。

高氏皇貴妃做了沒多久,便病逝了。乾隆十三年,那個德高望重,才華與美貌並存的皇后富察氏也去了。

籍籍無名許多年的輝發那拉氏,終於熬到了出頭之日,那些年的養精蓄銳終於要有了結果。

皇太后提出要立她為後,乾隆這次卻沒有完全妥協。

在他看來只有富察氏一人才配做他的皇后。

乾隆寫詩說:「六宮從此添新慶,翻惹無端意惘然。」

甚至還說「朕以二十餘年伉儷之情。恩深誼摯。遽行冊立。於心實所不忍。即過二十七月。於心猶以為速。」

意思是說,乾隆與富察氏伉儷情深二十餘年,覺得冊封輝發那拉氏為皇后還是太早了。

不是沒有憤懣,但輝發那拉氏還是要忍,最強勁的兩個對手都被她熬死了,她不信此生就真無機會。

終於,在她三十來歲的時候,她等來了這個機會,他眼裡終於看到了她。

乾隆十六年,他懷念富察氏的時候,起了些對她的憐憫之心。

他給了她四年的恩澤,或者說施捨更恰當。

三十五歲高齡的她,終於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先後生下了皇十二子永璂後又生皇五女,二十年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

但憐憫終究不是愛,更遑論深情。

那時節,永璟出生之前,忻貴妃戴佳氏也生下了皇六女。

想來他對她的感情太過勉強,維持不過四年就已變了心。

真道是:「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不求佳偶天成,但求好聚好散。

女人沒有得到愛情時,反倒能夠安之若素。

但在嘗過愛的甜頭之後,便就吃不了寂寞清秋夜的涼了。

輝發那拉氏一忍幾十年,換來這般結果,心已化作煙塵。

怨恨與不甘都將被她藏在了心底,落了鎖,未想再打開。

又是十年的凄風苦雨,深宮之中幾十年,在身邊的伺候的丫鬟,鬢邊都有了花白。

原以為早已心如止水的心,卻還是能因了皇帝而盪起漣漪。

乾隆又要南巡了,還說了要帶輝發那拉氏,還要給輝發那拉氏過生辰。

雀躍驚喜,然後換來更大的失望與怨懟。

四十八歲千秋,到底誰能千秋萬載,只道是天涼好個秋,遍地哀愁。

在輝發那拉氏舉起剪刀剪掉自己頭髮的那一刻,她大概是萬念俱灰了。

要知道,滿人女子剪髮,是大罪!

有人說,她是因了乾隆南巡江南又看上了一個煙花女子,想納入後宮而起。

也有人說,是他要納令貴妃為皇貴妃遭到她的反對。

個中緣由,可能只有乾隆與輝發那拉氏才曉得其中原委。

但無論是何種說法,都脫不開他的不顧情分。

這是壓在她心底的鬱結,終在一朝被全數激發,讓她再也顧不得什麼隱忍禮數,形如瘋癲。

滿族習俗里,只在皇太后和皇帝駕崩之時,皇后才能剪髮。

輝發那拉氏此舉無疑是觸了他的逆鱗。

乾隆說,她在詛咒他和皇太后死。

於是命人將輝發那拉氏送回宮中,還削減了她的一應用度。南巡之後,他收回了她手中的四份寶冊,奪走了她的一切。

本來不過是露水之恩,到頭來視如仇敵,這段婚姻於她而言,何其不幸。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不過一年,輝發那拉氏默默離開人世間。身後之事,辦得極度潦草,只按皇貴妃之例行事,還將輝發那拉氏與純惠皇貴妃合葬於一個地宮。

一國之後成了皇貴妃的下屬,也沒有神牌祭享。更成了清朝唯一一個沒有謚號的皇后,後世也只能叫她一句「清高宗繼皇后」。

清高宗正是乾隆。

周國平說:「好的婚姻是人間,壞的婚姻是地獄。別想在婚姻中尋找天堂。」

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再所難免,相伴走過一段便是緣分。

他不愛你,何必強求?

緣盡了,不求流連忘返,但求好聚好散。

下期預告

她,是慈禧一生的戰友與對頭

她,是唯一的皇后,唯二的太后

溫柔賢惠識大體的她

也許可以中興大清

卻為何離奇死亡?

...

明天同一時間,有書帶你走近

慈禧與慈安的太后攻略

有書共讀 · 書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真正優秀的人,都懂得放棄
馬伊琍又一次刷新我三觀:前半生沒有對錯,只有成長

TAG: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