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大清華直接落戶,搶人大戰終於迎來了上海隊

北大清華直接落戶,搶人大戰終於迎來了上海隊

「北大清華本科生可直接落戶上海」,成了投向輿論場里的重磅炸彈。中國大學的TOP2如今又有了上海戶口的加持。

雖然上海市教委回應稱,畢業生及其接收單位仍需符合《關於做好2018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工作的通知》對「基本申報條件」的規定,方可走落戶綠色通道。但是什麼才是「基本申報條件」,之前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卻對媒體表示自己不清楚。

雖然改革的細節還有待敲定,基本可以確定是在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打分落戶政策之外,為北大、清華開闢了綠色通道。這頗有「千金市骨」的宣示效應,搶人大戰終於迎來了上海隊。作為傳統戶籍的最後兩大壁壘之一,上海也開始鬆動戶籍政策,延攬人才了。

往年,根據上海市的有關規定,畢業生的學歷(博士、碩士、本科)、畢業學校、是否屬於上海重點發展學科、四六級水平等等因素,會做出不同的打分。這72分的落戶的門檻,意味著你必須學校牌子夠硬,所學專業屬於上海重點發展領域,學習排名靠前,英語六級要過,市優學生等榮譽一個都不能落下,才將將能邁入上海的門檻。哪怕是上海復旦、交大的本科生,乃至碩士畢業生也未必能取得這72分。事實上,2015年,中央就明確「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之後上海的落戶門檻就一升再升。

當上海戶口成為名校學子眼中的金蘋果,當上海的高房價成為「篩選人才」的神器時,事情卻在更大的尺度上發生了扭轉——中國人口紅利見頂,特大城市面臨老齡化、社保負擔的挑戰,城市持續發展依賴於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創新……一切都在倒逼著城市的主政者向人才伸出橄欖枝。

之前,武漢、西安、成都等地「又送房子,又送戶口」,希望能把大學生留在本地。而作為「人才輸入地」的上海,在沉寂很久之後,還是加入搶人的大戰。雖然這一次僅僅是向北清兩所名校開放,但是上海是要探索建立「國內高水平大學落戶的綠色通道政策」,這意味著未來還會向更多的名校開放。這說明,哪怕是上海也存在人才危機。

當然,這次上海推出的綠色通道,可能會引發很多爭議。向來「北清復交」並稱的復旦、交大兩大上海本土名校,這次難免覺得自己被「二等公民」了。其它一些學校的畢業生則質疑,這是不是一種學歷歧視?

任何的改革都可能是對既有平衡的破壞,任何的進步也不可能對所有人絕對公平。就像當年深圳特區的建設初期,很多地方質疑深圳的成果屬於「不公平競爭」。上海這次謹慎加入搶人大戰,只把繡球拋給了1500公里之外的兩所中國名校。

北京、上海也是中國有意思的「雙城記」,兩個各自銜著金湯匙出生的城市,總是有暗自較勁的地方。這次上海率先選擇兩校作為名校落戶綠色通道的首選,既是為了避免口子開得太大,也是要保持上海人才的「高端定位」。這輪操作也的確讓其他地方的「吃瓜群眾」有些看不懂,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形勢比人強,哪怕上海這樣的「高冷城市」,作為戶籍的最後堡壘,面對各地熱氣騰騰的搶人大戰,也開始不淡定了,願意在戶籍的銅牆鐵壁上開個口子了,開始探索向名校畢業生伸出橄欖枝,打開綠色通道。這種鬆動是一個好事。

荔枝銳評:lizhirp

理性不偏激,溫和有鋒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荔枝銳評 的精彩文章:

《延禧攻略》:於正要「翻身」了嗎?
國產劇《脫身》 沒從老套中脫身

TAG:荔枝銳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