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史上三次削藩,兩次成功,僅建文帝削藩失敗?其實原因很簡單

為何史上三次削藩,兩次成功,僅建文帝削藩失敗?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秦朝以前,受到生產力和科技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中央政府根本無力管控龐大的疆域,於是就採用分封諸王的政策;在當時看來,這個政策是相當明智且有成效的,內能尊王,外能攘夷;夏朝存在約470年,商朝存在約554年,周朝存在約790年。

但是成也諸侯王,敗也諸侯王;當中央王朝衰弱,諸侯王實力強大,而且這個諸侯王又有取代的野心之時,就極有可能出現改朝換代之事,這也是為何後來中央集權制王朝不再採用分封制的原因;如商湯取代夏朝,周武王取代商朝,秦始皇取代周朝。

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加上春秋戰國時期的高速發展,社會生產力已經足夠支撐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所以在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在李斯的建議下,秦始皇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大王朝初顯雛形。

按道理說分封制是不應該再出現了,可是在歷史上的三個特殊時期,仍然出現了藩王制度,並且眼中威脅到了中央王朝;為了國家的穩定和統一,中央王朝不得不剷除這些極有威脅的存在,剷除藩王的舉措,在歷史上成功了兩次,卻有一次失敗了。成功的兩次分別是漢景帝劉啟的平定「七國之亂」和清聖祖康熙皇帝的「平三藩」,失敗的是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

先來看看西漢是如何平定藩王的吧;漢景帝時期的大臣晁錯極力主張劉啟削奪各王的封地,即削藩,漢景帝也明白各地藩王對中央王朝的威脅,決定先削奪吳國的會稽和豫章兩郡。劉濞見朝廷開始動手,不願束手就擒,在公元前154年聯合各地諸侯王打著誅殺晁錯、安定國家的旗號反叛作亂。這次叛亂共有七個諸侯王參加,史稱為「七國之亂」。

在平叛的過程中,漢景帝劉啟還聽從了袁盎的建議殺了晁錯;但最終還是靠武力征服的,周亞夫採用截斷叛軍的糧道然後堅守不出的戰略,最終擊潰了叛軍,用三個月將叛亂徹底平定。七國之亂平定之後,劉啟趁機將各諸侯王國的權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諸侯國的官吏數量。諸侯王不再有行政權和司法特權。經過七國之亂,諸侯王的割據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但是徹底剷除王國勢力,還是要到漢武帝時期了;漢武帝徹底掌握大權後,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這項政令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後來根據這項政令,諸侯國被越分越小,漢武帝再趁機削弱其勢力。

再來看看康熙皇帝如何解決藩王之亂的;清朝汲取前人的經驗,不在分封諸王,清朝的親王等王爺,不再擁有莫大的權力;但是在清朝早期的時候,由於需求,不得不分封諸王,最典型的就是三藩,三藩是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在康熙皇帝時期,天下已經太平,於是康熙皇帝決定消藩,吳三桂被逼反;三藩之亂席捲大半個清朝,佔據半壁以上江山,但最終在康熙皇帝的強力打擊及分化手腕下,耿精忠、尚之信歸順清廷,吳三桂被孤立,最終選擇在敗亡的前夕登基稱帝,之後不久就病死了;吳三桂死後不久,三藩就被平息。

那西漢和清朝的藩王之亂都被平息了,為何明朝建文帝朱允汶就失敗了呢?朱允汶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長孫,在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就立朱允汶為繼承人;但是朱元璋還有好幾個兒子,其中實力最強大的莫過於被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了;朱棣天資聰穎,由於常年征戰,所以手下士兵也頗為悍勇。

朱允汶也還是頗有謀略的,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但是倚靠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三個儒生,都是書獃子,缺乏實踐意識和從事公共事務的經驗,也沒有領導才能;他們對於問題的分析往往限於紙上談兵,不切實際。

他們消藩是由弱到強,起初還很順利,但是到燕王朱棣的時候,就沒這麼順利了,不說朱棣本身就桀驁不順,他身邊還有一個一直慫恿他起兵的姚廣孝,這兩人的組合絕對恐怖;公元1399年,朱棣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

朱允炆以擅長於防守耿炳文為大將軍,率師30萬伐朱棣,結果慘遭失敗;後朱允炆又以勛戚李景隆代耿炳文,調兵50萬伐燕,築壘九門,圍攻北平。朱棣先敗後勝,最終在姚廣孝的建議下,朱棣大軍不計較城池的得失,兵鋒直指南京,建文帝遣慶成郡主至燕師,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許。

最終在公元1402年,朱棣兵圍南京城,谷王朱橞與李景隆開金川門降,南京城陷,宮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終。朱棣以強藩起兵奪取皇位後,北方不再有強藩存在。

很奇怪,為何西漢和清朝都能順利平定藩亂,而明朝就被推翻了呢?其實道理很明白,無論是漢景帝還是康熙皇帝,都能任用賢才大將出征,而建文帝卻因朱元璋的大肆屠戮,導致手下無人可用,而且建文帝還重用儒生,最終被擁有強兵悍將的朱棣戰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玉皇大帝的法旨有多嚴?看看私改時辰和雨量的涇河龍王就知道了
劉備果然是人雄,前後投奔六位主公,直接剋死了五個,實在是牛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