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治皇帝6歲時就想殺一個人,醞釀8年終於將其斬殺,慈禧也留不住!

同治皇帝6歲時就想殺一個人,醞釀8年終於將其斬殺,慈禧也留不住!

咸豐皇帝只有一個兒子,6歲的艾新覺羅。咸豐皇帝去世後,他被安置在王位,是為同治的皇帝。一個6歲的孩子,甚至是寫他自己的名字都是傾斜的,對於朝政怎麼懂呢?因此,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得以垂簾聽政,掌握實際權力。

然而,同治皇帝儘管一切都懵懵懂懂的,卻萌生了殺人的念頭。他多次對身邊的太監張文亮說,遲早要殺掉小安子。

小安子不是別人,正是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大太監安德海。安德海是直隸南皮(河北省南皮縣)人,9歲時凈身入宮。由於聰明伶俐,善解人意,得到咸豐皇帝和慈禧的寵幸,在皇宮中如日中天。

同治皇帝為什麼想殺安德海呢?

原來,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所生。慈禧太后以前對他比較疏遠,後來明白他是唯一的皇位繼承人後,便對他親熱起來,和顏悅色地哄他開心。年幼的同治皇帝迷戀這難得的母子天倫之樂,可安德海不知趣,偏偏在一旁指手畫腳,胡亂插嘴。這讓同治皇帝恨得不得了,卻又對他無可奈何。

及至後來,同治皇帝慢慢長大,進入了青春期,在貼身太監的慫恿下,偷偷摸摸地出宮玩耍。安德海耳聞後,不知道出於什麼心理,在慈禧太后面前打起了小報告。慈禧太后大怒,將同治皇帝叫來狠狠地責罵了一頓。

同治皇帝知道是安德海乾的「好事」後,更是對他充滿怨恨。不過,這時候他還沒有親政,手裡沒有權力,只能對著安德海「乾瞪眼」。

等到8年之後,同治皇帝終於等到機會了。

這一年,同治皇帝已經14歲,到了大婚的年齡。慈禧太后下令為他籌辦大婚事宜。安德海9歲入宮,在皇宮裡呆了足足16個年頭,便請慈禧太后批准他到江南採購宮中婚禮所用之物,藉此機會到江南遊玩,藉機斂財。慈禧太后批准後,安德海便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從皇宮出發,前呼後擁地離開京城,一路南下。

安德海在皇宮中肆無忌憚,胡作非為,卻忘記了一條祖訓:早在1653年,順治皇帝就立下禁令,太監非經差遣,不許擅出皇城,違者殺無赦。安德海仗著慈禧太后寵幸,根本就沒有去領取傳牌勘合。同時,他到了地方上又過於高調,一路敲詐勒索,索要錢財,搞得地方官怨聲載道。

別人對安德海敢怒不敢言,可山東巡撫丁寶楨卻不怕他。丁寶楨勇於擔當、清廉剛正、嫉惡如仇,早就對安德海所作所為不滿了。因此,當安德海一行踏上山東境內時,就被拿下。

丁寶楨經過審訊,查明安德海身上沒有攜帶任何公文、也沒有攜帶證明身份的「傳牌勘合」,便奏報朝廷。也是安德海運氣不好。那幾天慈禧太后生病了,將政務交給同治皇帝處理。同治皇帝喜出望外,將恭親王奕欣、軍機大臣文祥等人招來,下了一道諭旨:

「軍機大臣字寄直隸、山東、河南、江蘇各省督撫暨漕運總督:欽奉密諭,據丁寶楨奏:『為太監自稱奉旨差遣,招搖煽惑,真偽不辨,現飭查拿辦,由驛奏聞』一折,據稱『本年七月二十日訪聞有北來太平船二隻、小船數只,駛入山東省境,儀衛煊赫,自稱欽差,並無傳牌勘合,形跡可疑,派人密訪,據稱系安姓太監。或系假冒差使,或系捏詞私出,真偽不辨,現已飭屬查拿,解省親審,請旨遵行』等語,覽奏曷勝駭異,該太監擅離遠出,並有種種不法情事,若不從嚴懲辦,何以肅官禁而儆效尤?著丁寶楨迅速派幹員,於所屬地方,將該藍翎安姓太監,嚴密查拿。令隨從人等,指證確實,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不準任其狡飾。如該太監聞風折回直境,或潛往河南、江蘇等地,即著曾國藩等飭屬一體嚴拿正法。其隨從人等,有跡近匪類者,並著嚴拿,分別懲辦,毋庸再行請旨。將此由六百里各諭令知之。欽此!」

這一道諭旨,便宣告了安德海的死刑。丁寶楨接到諭旨後,當即將安德海就地正法。安德海為自己的輕率出宮,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後來,慈禧太后獲悉此事後,雖然很是心疼,但生米已經煮成熟飯,沒必要為了一個奴才,得罪已經長大的同治皇帝。於是,此事不了了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雅的卓炳連 的精彩文章:

淮海戰役中,趙剛為何不顧一切槍斃史一全?其實世人都錯怪老趙了
皇帝死前求弟弟別動皇后,但他不僅不聽還變本加厲?弟弟:我要的就是她

TAG:高雅的卓炳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