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50年前就搞出核動力水面船隻,為何現在沒有實用化的核潛艇

日本50年前就搞出核動力水面船隻,為何現在沒有實用化的核潛艇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最近一則消息顯示,中國核動力破冰船已經進入項目招標階段,同時核動力的海上浮動電站也已經啟動建設。中國核動力船舶建設始於軍用核潛艇的建造,1970年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鄰國日本其實比我們更早擁有核動力船舶。早在50年前的1968年日本就開工建造了「陸奧」號核動力貨輪,1969年下水,比我們的核潛艇要早一年。但是為什麼日本核動力船隻這麼早出現,甚至是核動力水面船舶,那麼日本現在為什麼沒有核動力艦隻,包括核動力潛艇呢?

其實,日本很多技術在表面上都止步於樣品的研製。比如最新的「心神」戰鬥機,就是在樣機階段就結束的。而日本習慣於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把很多軍用上需要的技術以民用技術項目來做擋箭牌,比如日本的運載火箭技術世界一流,核電站技術世界一流,觀察家普遍認為日本能夠很快生產出彈道導彈和核彈頭。

這些說明了,日本核動力船舶一樣是已經擁有了一定的技術儲備,包括造出了「陸奧」號核動力貨船,這些都是為核動力軍艦和核動力潛艇做準備的。

但是,日本在「陸奧」號核動力貨船的建造過程中也確實嘗到了核動力船隻不好造的苦頭。

當核動力系統安裝進船舶,消息不脛而走,這艘船就吸引了日本國內民眾的關注。由於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被原子彈攻擊過的國家,所以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對於核這個東西是有恐懼的。

如果建造順利,老百姓還會只是默默關注,一旦在建造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那麼民眾的反應就會比較激烈。

不巧的是「陸奧」號在試航中問題了!

「陸奧」號在碼頭人們的關注下進行了第一次核動力裝置啟動後的試航。結果在試航過程中核動力系統的保護隔絕層出現了裂紋,而出航的「陸奧」號居然沒有攜帶加固防護用的鉛板材料,結果船員們居然只有用吃的糯米飯糰來堵塞裂紋,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次用糯米飯糰防止核泄漏的事件。

當時,這個事情最終被船員給捅了出去,媒體大肆報道,不明真相的群眾自發地抵制「陸奧」號回港口。最後在海上漂了很長一段時間,最終搶修完成的「陸奧」號才回到港口。這說明日本的核動力裝置有一定的缺陷和問題!

1968年下水的「陸奧」號直到1990年7月才全部完成全狀態試航,1991年2月船檢合格,當年2月到12月進行了繞地球2周的環球航行。這次航行航程到達8.2萬公里,全程不需要燃料加註,展示了核動力系統的巨大優勢。

但是盛極則衰,回到日本的「陸奧」號很快被宣布退役。為了拆除核動力系統,將該船一切為二,然後再進行前後部分的改裝,最後合攏成為一艘新的常規動力船隻——「未來」號科學考察船,直到現在還在服役。

日本這麼著急就將剛剛環球航行回來的「陸奧」號拆除,其實是已經掌握了核動力裝置和核動力船舶的建造使用經驗,在目前來說尚不能建造敏感的核動力軍艦和核動力潛艇,那麼就把這些經驗和數據保存儲備,一旦未來有需要,就可以快速的生產!

這將大大地縮短日本核動力艦船的研製生產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說,在日本很多民用技術項目的背後,其實隱藏著的是一刻軍國主義復辟的內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攝庫爾斯克 的精彩文章:

中國海航12架「新教頭」戴紅花整齊亮相,航母艦載機即將再升級
天崩地裂:夏威夷地震堪比核爆,美24艘核潛艇逃出珍珠港

TAG:虹攝庫爾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