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出國前,先學學怎麼倒時差,簡單實用!

出國前,先學學怎麼倒時差,簡單實用!

前些日子,一位準備去加拿大旅遊的朋友跟我聊天,提到倒時差,無比煩惱。確實,現在到國外出差、出遊的人越來越多,比如去趟美、加這種國家半個月,時差要倒一周多,無論如何也是個很大的煩惱。

聊著聊著,她忽然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問我:「你說中醫能不能幫助倒時差呢?」

還別說,這件事中醫還真的能夠幫到。

在中醫看來,人與天地自然是個和諧統一的整體。人若想活得舒服自在就不能違反天地自然的運行,要順應自然,跟天地變化的規律保持一致。這裡的天地,其實就是指時間和空間,我們常說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等,都是古人智慧在時間方面的體現。

今天,我們坐長途飛機到時差較大的地方,造成一段時間內的生物鐘紊亂,其實也屬於時間層面上的問題,我們藉助古人的智慧,有什麼辦法能夠調整呢?

從本質上講,所謂的倒時差,就是身體自我運行與外在環境運行的不匹配。據說如果不干預,身體也會以一天一小時的自然速度(根據身體狀態的不同會有差別),慢慢把生物鐘調回來。如果去趟日韓或澳洲夏威夷,幾個小時以內的時差倒還好辦,可是如果去時差正好十二個小時的美加東海岸,不說要花十二天左右的時間,單說這些日子晝夜顛倒,就夠痛苦的。

人為干預,加速調整時差過程的方法,就是古中醫的子午流注理論。通過經絡的刺激,把人的狀態儘快調整為適應當地時間的狀態。

以我朋友的情況為例。

她早上八點從北京出發,經過近十個半小時到達溫哥華。身體按照原來的運行不變,那麼她此時應該是十八點半,腎經正當令。這個時候,溫哥華當地的時間是凌晨兩點半,肝經正當令。

(務必注意,這裡使用的所有時間,一律不要用夏令時。夏令時是人為的,老天爺可不會把自然的節律往前往後調一小時哦!)

這時身體的小時間就和當地的大時間運行不一致了,時差就出現了。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身體的「小時間」調整到跟當地的「大時間」一致。

具體怎麼調整呢?

第一步,確認好目的地時間哪個經正當令,出發地時間又是哪個經正當令。比如我朋友,到溫哥華時當地時間是早晨兩點半,肝經當令。北京時間是十八點半,腎經當令。

第二步,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下心來,點按肝經的募穴,用補法讓氣血往肝經運行。

第三步,點按腎經的募穴,用瀉法讓氣血往肝經走。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說,何為補?何為瀉?補瀉,簡單說分為形而上和形而下兩個層面。形而下層面上,一個基本邏輯就是輕手法為補、重手法為瀉;形而上層面上,中醫有句話叫醫者意也,你怎麼想的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事情的走向,所以你可以在點按的時候心裡默念,告訴你的氣血應該往哪兒去。

所以,安靜的狀態至關重要。

做完以上三步之後,是不是就一定會把時差倒過來呢?

還不夠。用這種方法調整時差,相當於人為把氣引導肝經。這時氣血運轉規律跟當地的時間是吻合了,但是還有一個睡眠問題。旅途當中睡覺了嗎?睡眠質量怎麼樣?如果休息不夠甚至沒怎麼休息,這種情況就相當於沒有離開北京,可是頭一天晚上熬了一夜,那麼第二天白天是不是要注意少消耗,晚上再好好睡一覺?

旅途當中,睡眠質量想跟在家一樣,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難。用子午流注調整時差加上正確的休息方式,就能很快擺脫時差困擾了。

最後補充一點關於募穴的知識。在中醫理論體系里,十二經皆有募穴。所謂募穴,簡單理解就是這條經的重心。擊一發而動全身,只要打中這一點,整條經都會跟著動起來。

下面附上十二經募穴及定位(厚朴觀點,和教科書觀點略有差異),方便大家查閱——

肝經:期門穴,乳頭直下,第六七肋間隙之間

膽經:日月穴,乳頭直下,第七八肋間隙之間

心經:巨闕穴,肚臍上六寸

小腸經:水分穴,肚臍上一寸

心包經:膻中穴,兩乳頭連線中點

三焦經:石門穴,肚臍下兩寸

脾經:章門穴,第十二肋遊離端下

胃經:中脘穴,肚臍上四寸

肺經:中府穴,平第一肋間隙,距前正中線六寸

大腸經:天樞穴,肚臍旁開兩寸

腎經:京門穴,第十二肋遊離端下

膀胱經:中極穴,肚臍下四寸

(作者來自厚朴五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生 的精彩文章:

我的胎盤,被婆婆燉湯吃了……吃胎盤,真能大補、抗衰老?
一男子熬夜看球突然猝死,年僅28歲!醫生:我儘力了

TAG:家庭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