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時期的戰爭,如同兒戲的根源何在?

春秋時期的戰爭,如同兒戲的根源何在?

原標題:春秋時期的戰爭,如同兒戲的根源何在?


今天我們看春秋時期的戰爭,會覺得那時候的戰爭簡直如同兒戲一般。我們從《曹劌論戰》中可以看到那時候的戰爭形式頗為簡單,主要是依靠戰陣衝鋒式的拼殺,曹劌在長勺之戰中主要是依靠一種在鼓舞士氣方面的技巧取勝的。「擂鼓出擊、鳴金收兵」是約定俗成的軍令,按照當時的戰爭規則,一方擂鼓的話,另一方聞鼓聲的話,按理也需及時的擂鼓應和,這樣雙方軍隊就可以開始衝鋒廝殺了。可是在這場戰爭中齊人三次擊鼓,魯人都沒有作出應和,可以說是曹劌耍弄了齊人三次,仗還沒有打,齊軍就已經被弄得身疲力竭、士氣低落了。其實,按照當時的戰爭規則來說,魯國這樣做其實是犯規的。


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不願趁楚軍半渡與未成列而擊之的行為,被許許多多人嘲笑為愚不可及。然而,這看似愚不可及的行為是深有根源的,這並非宋襄公的原創。正如宋襄公所言:「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這說明在宋襄公之前的很多戰爭都是這樣打的,戰爭是有一定的禮儀講究的,已經受了傷的敵人就不能再攻擊他了,頭髮花白的敵人也不能抓他做俘虜。


齊桓公幫助燕國出兵征討山戎,在齊軍勝利凱旋後。燕國國君為感激齊桓公的恩德,親送了齊桓公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了齊國的境內。齊桓公說:「我不是天子,按禮來說,諸侯相送是不能送出國境的,我不可以對燕君無禮。」於是就把燕國國君所到的地方都割給了燕國。這個要是放在今天,這不是白缺的行為嗎?你幫人家打仗,到頭來還割讓自己的土地給人家?可是,這個在當時的人看來卻是仁義的表率,諸侯們聽說了這件事,就紛紛擁護齊桓公了。



楚莊王因陳國夏徵舒之亂而趁機滅掉陳國,楚國大夫申叔時對楚莊王說:「夏徵舒弒殺了他的國君,他的罪惡是很大的,大王您討伐他,這是仁義之舉。不過我聽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牽著牛,踐踏了別人的莊稼,結果就把那人的牛奪過來了。』這樣做合適嗎?楚莊王領會了申叔時的意思,就讓陳國重新復國了。


直到春秋末期,伯嚭還是以「古之伐國,服之而已,今越已服,又復何求?",這句話來勸服吳王夫差保留越國的,由此可見,雖然都說「春秋無義戰」。但是,「古之仁義之戰」還是對春秋時期的戰爭影響至深的。然而,這種「古之仁義之戰」產生的根源何在呢?


一、這個跟周王室的分封制有關,周王室所分封七十一國、其中姬姓國就佔了五十三,其餘的也大都是分封給了傳說中的古君王之後與周王朝的異姓功臣。按古代禮制,同姓不婚,所以,對於這些諸侯國來說,同姓國為兄弟之國、異姓國為婚姻之國,其實大家原本都是親戚、都是一家人。再則,這些國家原本就是周王室所分封的,你輕易地把他給滅了,這不是打周天子的臉嗎?所以,在周王室勢力強大的時候,沒有哪個國家敢於輕易地就把其他國家給滅了,所以,這期間的戰爭都是以討伐型的戰爭為主,目的是讓對方認錯,沒必要死磕。所以,要有一定的戰爭規則與禮儀,這樣才能讓對方輸的心服口服,這期間的治軍與治國的理念都是一樣,都強調以正道而不以旁招。治國以正、治軍以奇那是後來的事了。


?


二、更重要的原因是,各國的人口數量的有限,不足以佔領與支配更廣大的土地資源。春秋時期,雖然我們也能看到什麼並國三十六、滅國二十等等的記載,但是,那些被滅掉的國家通常都是些芝麻綠豆大點的國家。而那些稍大點國家,如陳、蔡這等處於晉楚兩強爭霸之間的稍具實力與影響的中小等國家,被晉楚兩大強國多番來回拉鋸,多番被楚國所滅,卻也能多番復國。

起初,周滅商就是以小邦攻克大國的,周王室為了鞏固自身的統治,就廣建諸侯,這些諸侯其實就是周人的一個又一個的據點,這些據點就像一顆顆釘子一樣,將東方的夷商部落的勢力給釘住。由於周人原本就是個小部落,而所分封的國家又很多,所以具體能分封到各諸侯國的人數其實都極其有限。這極有限的人數也只能集中聚居到都城周圍,這些人被稱為國人,而都城以外的其他地方居住的當地部落的人被統稱為野人,這便是周人的「國野制」。所以在各諸侯國之間都是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隙的,而這些諸侯國之間早期都是同盟關係而又沒有實質性的利益衝突。所以,才會產生這種形式的「仁義之戰」。到春秋時期,雖然天子式微,各諸侯國相繼崛起,但是由於在各大諸侯國之間還是存在發展的空間地帶的,所以,才使得「古之仁義之戰」在春秋時期還有很大的殘留與影響,直到大兼并的戰國時代來臨,「古之仁義之戰」就徹底銷聲匿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秦國變法後最大的敗仗,被孟子學生揍得稱「西藩之臣」
日本歷史上唯一造反稱天皇的人,死後成為四大怨靈之一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