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UP主「右小死」和他那場沒有硝煙的《幕外戰爭》

UP主「右小死」和他那場沒有硝煙的《幕外戰爭》




給互聯網留下記憶。




7月31號下午,UP主右小死在B站上傳了《幕外戰爭》的最新一集,主題是:《所謂「遊戲必須死」》。二十分鐘後,彈幕數量就達到了600多條,還有超過1200條回復。這時距離他上一次更新視頻已經過去了9個月,換作別的UP主,這麼長時間不更新,粉絲也許會流失很多。而在右小死的這段新視頻里,觀眾們卻出其的活躍。



在彈幕最集中的片頭部分,差不多所有彈幕的都是同一個主題:「失蹤人口回歸了?」正如這篇文章開頭的題頭圖那樣。




一天後,這個數字變成了20多萬播放,5000多條彈幕,和7000多條留言,最高全站日排行第7名。






對於稍微了解右小死的觀眾而言,這一幕是不難預料到的。作為一名更新不穩定,題材又比較「硬」的遊戲視頻UP主來說,右小死絕對算不上高產,從2015年開始製作這個系列開始,三年里他一共才做了16期,但是幾乎每一期的片頭彈幕都如出一轍。




2015年8月31日《幕外戰爭11:我該如何測評》




我之所以說他的視頻節目比較「硬」,主要是說它的題材。與我們慣常所見的技術向,或者是娛樂向的遊戲視頻節目不同,《幕外戰爭》內容以揭露遊戲圈亂象,玩家與工作室,運營商,甚至是玩家之間的衝突為主,目的就是為了揭露遊戲圈裡的灰色地帶。右小死稱「這就是一場電腦屏幕之外的『戰爭』」,故因此而得名。 






從2015年開始,遊戲直播,視頻作者像井噴似的冒出來,但是與其他作者鏡頭下那個充滿歡樂的世界不同,在右小死的視頻里,遊戲圈是充滿了陷阱,陰謀和噴子的,大量普通玩家似乎在看過了他的視頻之後,感覺終於找到了自己憤怒的代言人或是傳聲筒,自然就會聯想起自己的一些不平的遭遇,也就找到了共鳴。



這或許就是《幕外戰爭》系列視頻受關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也讓大家牢牢記住了它的作者——「右小死」。






2




在採訪右小死的時候,我倆是坐在茶座旁一邊喝茶一邊聊天的。




在道家的概念里,小死即是指睡覺,而右小死就是朝右邊躺著睡覺的意思。「你別看視頻里我經常講那些事情,除了遊戲之外我還是挺喜歡養生的。」右小死一遍跟我介紹,一邊倒茶給我。這個茶座就擺在他的辦公桌旁邊,上面擺滿了茶具和各種茶葉。




這一幕和我來之前想像的完全不同。




右小死,93年12月出生,跟大部分同齡的孩子一樣,從小就喜歡玩遊戲,但是家裡人對此卻很反對。不過這並沒有澆滅他的熱情,反而是在鼓勵他以後有能力了,一定要為「遊戲」做點什麼。




2015年,右小死製作了第一期《幕外戰爭》,主題是「誰才是外掛的最大受益者」,為自己的新視頻系列打響了頭炮,當時他還在念大三。在此之前,他也做過一些比較傳統的遊戲視頻,題材大部分是攻略向的,「我這個人平時就特別喜歡研究,玩遊戲的時候也是一樣的。特別是在遊戲里怎麼省錢,怎麼不被人坑。通過這些內容可以深入了解到一款遊戲的設計和機制。」




當時他玩的最多的遊戲是《劍靈》,《英雄聯盟》,《天諭》等等。在他看來,這些遊戲經濟系統,社交系統,做的都非常完整。相比那些講究玩法或者劇情的遊戲,遠不如社交對他的吸引力,尤其是對於一些網遊產品來說,「畢竟與人斗才是其樂無窮的啊。」




《劍靈》里的豐匯行




在開始做《幕外戰爭》之前,距離他自己的上一段遊戲視頻大約停更了半年多的時間。在沉迷網遊的這段時間裡,他以一個普通玩家的身份,結識了形形色色的人,有普通玩家,也有那些揮金如土的大R玩家(大量氪金的RMB玩家),更有一些以此謀利,或者是試圖操縱這些利益鏈條的人。




經過思考和沉澱之後,右小死決定把自己經歷過,了解到的內容分享出來,讓更多的人看。於是便推翻了自己以前的節目形式,準備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這就是後來我們看到的《幕外戰爭》系列。




右小死形容自己是一個愛管閑事的人,特別不忍心看著玩家們的金錢和時間被浪費,在他眼裡「(在遊戲里)沖的多或者沖的少都是一樣的」 ,在這種心理的催動下,他決定把自己以前的視頻風格全部推翻掉,改做一檔評論類節目,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如果只做一款遊戲的攻略,只能幫到特定的一群人,而我現在想通過自己的視頻幫助更多的人。」




「我希望讓所有玩家都清楚,玩遊戲,不只有遊戲里的比拼和戰鬥。對於玩遊戲的人來說,更嚴肅的戰爭其實發生在屏幕之外,包括外界一些不和諧,不正當的行為等等。這才是阻礙遊戲圈整體進步最大的因素。」右小死說的這句話,其實恰好就是目前這16期《幕外戰爭》的一條不變的線索。






3




《幕外戰爭》系列以2015年為界線,大致可以分成兩季。如果說2015年底前的十二集節目還能基本保持月更的話,第二季最新的四集節目則幾乎變成了「年更」,或者形容成「詐屍」反而更形象。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的《幕外戰爭》在節目製作上明顯更精細了。但是對於右小死來說,製作這樣的一檔節目,給解說詞配畫面自然很難,但是更難的是找到一個合適的選題,及其之後的驗證過程。




在整個系列的前期準備階段,右小死首先給自己羅列了大約100個話題作為備選,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來看這其中大概會有20來個是比較有做的價值的,還有一部分可能不太適合被做成視頻表現出來。當然,如果遇到一些突發熱點,類似的話題他也並不排斥。




當時第一期視頻投稿並沒有上傳B站,B站版本是被一個用戶轉發過去的,結果實際引發口碑效應的卻是B站,當時就衝到了全站第一,這完全屬於意料之外。右小死說,「所以我自己還是蠻感激那個人的。我做視頻沒有任何商業的目的,但是能看到有這麼多觀眾來看,自己還是非常高興的。之後做視頻的動力也在此。」




B站上的第一期《幕外戰爭》衝動了全站第一




《幕外戰爭》第一季的時候,視頻從籌備,解說詞,到剪輯全都是右小死一肩挑,到了第二季的時候,他成立了現在的公司(與視頻無關),有一個很小的團隊會來幫忙,但是視頻的內容仍然是由他一個人把控的。堅持這樣做,可以保證節目的思路和口吻都能保持統一






現在看來,《幕外戰爭》相比同類節目在視頻包裝上還是有些粗糙的,這主要是由製作每期視頻的耗費的資源決定的。 「對於我來說,一個人剛剛好,我並不想讓這個視頻有任何商業化的痕迹,你們看到的右小死的視頻,就是我本人。」




作為每期視頻的重頭戲,觀點驗證的過程是粉絲們最愛看的部分。每當這個時候,視頻中總會出現一個名叫「左大活」的形象,卧底到黑公關團隊,外掛製作者或者是騙子之中,通過一系列「非正常拍攝」的手法為大家找到了許多幕後一手資料。






聯想到一些前車之鑒,有不少粉絲會擔心右小死會因此而得罪一些廠商或者團體,不過事實上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這麼嚴重,他說自己並沒有隱姓埋名,卧底的形象也只是為了烘托緊張的劇情而創作出來的。




「比如說做外掛,一些受過騙的玩家,甚至正在做外掛的人,或者是團體反倒會很樂意去主動分享一些事情。另外視頻中大部分自己的親身經歷,也就不需要去刻意驗證,直接拿過來就能用。」






至於有人非要較真說這個視頻就一點風險也沒有?右小死覺得這是一個概率問題。站在玩家的角度來說,大部分人都是比較正向的。站在廠商的角度來說,《幕外戰爭》也幫他們講了一些他們平時不敢講的話,當然還有一些人在運營某款遊戲失敗之後,會願意主動分享一些經歷,類似的情況佔了絕大多數,一些所謂的不愉快的情形其實很少發生。




「我的原則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發現真相證據確鑿後,我本來想直接棄坑,結果這位朋友竟然先攻擊我,那我不能忍,得做個視頻說道說道。」在去年11月專門做了一期節目,揭露了某遊戲公司運營上的黑幕之後,右小死在自己的微博上這樣寫到。






4




在B站的視頻標籤和評論里,玩家們給予右小死的讚譽很高,除了常見的「失蹤人口回歸」一類的標籤外,還有人稱他為「玩家的脊梁骨」,「良心UP主」,「用生命做視頻」等等。在聊到這個話題時,他說這完全是粉絲們「」謬讚」了:做這些內容的目的,並不是說只是提出問題,還是希望能影響一些人而做出改變。







「我很少去定性哪個遊戲好,或者哪個遊戲不好,我更多的是想把遊戲里做的好或者壞的點分享出來供大家討論。隨著這個過程,一些行業內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大約在三年前我就覺得以後這些問題會越來越明顯,比如說一些中小廠會越來越難做。現在來看確實如此。」






單純的舉報或者爭吵,並不能對這個行業起到什麼作用。回到《幕外戰爭》這個系列的初衷上來講,更重要的戰爭並非在遊戲之內,而在屏幕之外。




在視頻節目之外,右小死還有另一個標籤——人民幣玩家。在手游這個會按氪金程度給玩家劃分「層次」的圈子裡,右小死是高高排在金字塔頂端的那一小撮人。玩家圈子裡一直風傳右小死給手游氪金「少說也有幾千萬」,足夠很多普通玩家和輕氪玩家仰望。






對於這種說法,右小死說自己「其實花的錢並不多,還是很節省的」。現在很多玩家認為人民幣玩家與非人民幣玩家之間存在著天生的矛盾,甚至前者會淪為後者的「道具」。而在右小死這個「真·大R玩家」眼中,這種看法其實是有誤區的。




他認為人民幣玩家和非人民幣玩家應該是互為『道具』的關係。「對於一些中小的遊戲廠商來說,可能大R玩家的充值會佔到絕大多數,而對於一些大的遊戲廠商來說,他們可能更看重一些普通玩家的消費習慣。整個遊戲的氛圍一定是雙方共同維持的。」




這種大R玩家的身份,也給他的視頻創作帶來了一些便利。為了有發言權就必須深入了解一個遊戲,充值可能只是手段之一,「我必須得實踐過才有發言權,這也是我的樂趣所在。」 






5




《幕外戰爭》第一季結束之後,右小死成立了一家叫做「靈回詩社」的公司,主要負責營銷和推廣,服務的對象包括電商,電影等,跟自己的視頻更新計劃並無太大關係。公司名字則來源於以前玩過的遊戲《劍靈》。






雖然右小死一直在避免讓自己的視頻與公司的主要業務產生商業化上的牽扯,但無法否認的是,創立公司的初衷恰恰來源於此。在搜集線索的過程中,他結識了不少UP主或者是獨立遊戲工作室,他們有很好的內容產出能力,但實際上,資源並沒有向他們傾斜,而是更偏向結果,比如閱讀數,觀眾數量等等。




「而我會比較了解宣傳供應鏈里的每一個環節,所以我想幫一幫他們。」右小死說。




2017年初,右小死開始將這個理想化的計劃付諸行動,還起了一個「幕外計劃」的名字,看上去像是配合自己視頻節目的一個延伸。起初這個計劃針對中小廠商降低營銷成本而展開,但是最後卻因為一些小的摩擦而被迫中止。






這一方面是由於遊戲圈各個環節之間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則是遊戲產品的特殊性決定,單純的營銷並不能幫他們太多,所以右小死也開始把公司的業務重心轉向電商,電影等傳統行業。




無論是《幕外戰爭》還是「幕外計劃」,他的言辭都顯得直來直往,愛恨分明,處處顯露出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形象。我們往往會對像這樣的人有些嚴苛,因為他們所描繪的願景在通常人眼中都有些太過於遙遠,而我們也自然會懷疑,憑藉一個人的努力能帶來多少改變也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右小死在微博里這麼解釋自己的「幕外計劃」




但相比那些真正的不切實際者,右小死似乎很明白自己站在什麼位置,要避免什麼,至於最後能不能達到想要的結果,只能等待時間來證明了。





「而這一切都不會影響《幕外戰爭》這個系列和自己的遊戲生涯,我會保證將自己的視頻和商業化隔離開,」右小死說,「至於我不更新視頻的原因,只是因為我真的太忙了。」






今年7月,右小死在微博上反覆向粉絲們確認,「這一次我真的不鴿了,7月我一定更新」。到了7月最後一天的下午,他如約放出了最新的一期《幕外戰爭》,主題是:「所謂『遊戲』必須死」……嗯,一樣的味道,一樣的畫風,作為粉絲,我們可以放心了——他還是我們最初喜歡的那個模樣。






長按下圖,獲取

游研社APP






發送

紅色

關鍵詞獲取近期精彩內容




EVA

暫別EVA的6年里,總導演庵野秀明在忙什麼?




專八

 | 

看不懂「專八旅人」?您可能是「神字幕」的受害者




差評

 | 

Steam上「差評如潮」的7個遊戲,都是些什麼神仙?




灌籃 

|

《灌籃高手》最強陣容里,有一個位置的人選是公認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戲研究社 的精彩文章:

E3場館外那張巨幅手繪廣告,是遊戲圈名副其實的「風向標」
星際倉鼠們為什麼愛在這款遊戲中肝上數千小時?

TAG:遊戲研究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