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自動駕駛「東風」正勁 無人配送車商用為何好事多磨?

自動駕駛「東風」正勁 無人配送車商用為何好事多磨?

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為物流配送領域帶來了新的變革機遇。目前,國內電商、物流、外賣等企業相繼推出無人配送車,試圖破解終端配送難題。不過,無人配送車自身還有一些短板亟待補齊。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前沿科技的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持續升級,傳統行業迎來了全新變革,無論是各個領域的企業主,還是普通的消費者,都感受到了科技生活越來越近的步伐。

要說人們現在最離不開的生活方式之一,無疑就是電商購物了。實際上,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物流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驅動力,物流自動化、智能化趨勢日益顯著,智慧物流建設不斷加快,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購物體驗。

日前,美團宣布其無人配送開放平台正式上線,除了已經投入試運營的無人配送車外,還包括了新款無人配送概念車與配送無人機。對於勢頭正盛的無人配送車而言,不斷升溫的自動駕駛技術正是其技術核心。

眾企業競逐無人配送

2016年開始,中國自動駕駛熱潮達到新高峰,國內不少互聯網企業、整車企業紛紛投入其中,寄希望於藉助早期布局,佔據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先機,獲得未來更多的競爭主導權。受此影響,我國的自動駕駛汽車逐漸面世,並走向實際路測。

雖然自動駕駛技術依然處於測試、升級階段,還尚未成熟,離自動駕駛汽車正式商用也有待時日,但是相對於汽車的高速自動駕駛而言,如果發展低速自動駕駛交通工具,無疑更為安全,也更加容易。因而,不少物流、電商、外賣等同在配送場景內的企業開始著眼於融合利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無人配送車。

當然,發展無人機配送也同樣是這些企業的目標,只不過無人機目前更適合用在支線運輸和中途運輸上。所以無人配送車被認為是承擔終端配送的主要角色,是解決「最後一公里配送」、降低配送員壓力與企業人力成本投入的關鍵。

2017年以來,京東、菜鳥、蘇寧等有著電商基因的企業率先發力無人配送車。如今,京東的無人配送車開上了北京的街頭,正式開啟了全場景常態化的配送運營;菜鳥網路的無人配送車「小G」也頻頻進行公開路測,並進軍大學校園展開試運營。此外,京東還聯合車企推出了自動駕駛送貨卡車,蘇寧也推出了重型自動駕駛卡車。

現在,隨著美團的入局,也就意味著無人配送車已經從快遞配送開始向外賣配送延伸。而相較於配送時間相對寬裕的快遞而言,外賣對於即時性的需求顯然更大,這對於無人配送車來說,也是相當大的挑戰。

無人配送車困境猶存

如今,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的路測,還是自動駕駛示範園區的建設,或是無人配送車的「上路」,都彰顯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成果。那麼,自動駕駛技術顯然並未達到成熟商用的地步,無人配送車也依然存在著不少短板。

業內專家表示,雖然自動駕駛技術正實現由L2級別向L3、L4級別的進步,已經能夠藉助搭載的感測器和雷達等設備,較為準確地識別紅綠燈、交通標誌、道路標線等周圍環境,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要想完全避免出現交通意外是非常困難的。

且不說特斯拉、Uber等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發生的交通事故,就算只是無人配送車,在道路測試過程中,也發生過碰撞、爆胎、傾斜等現象。安全因素只是一方面,技術水平是另一方面。目前,不少無人配送車還需人類小心照看、遙控指揮,和真正的自主、「無人」還有不小的差距。

因此,無人配送車要想實現規模化商用,還需要突破安全、技術兩方面的困境。除此之外,自動駕駛法律法規、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等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業內人士分析,即便無人配送車加快實現商用落地,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內恐怕都將局限於在園區、校園等封閉式場景內運行,而且將主要以「人機共存」的模式運營,由人類進行保障與監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適老性」智能家居走俏 了解用戶需求是關鍵的一步
得高精地圖者得自動駕駛?「三足鼎立」恐難長久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