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善謀略而著稱的朱元璋之子,朱棣曾與他相約中分天下

以善謀略而著稱的朱元璋之子,朱棣曾與他相約中分天下

原標題:以善謀略而著稱的朱元璋之子,朱棣曾與他相約中分天下


寧王朱權,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生於洪武十年五月,自幼就聰明好學。十三歲被封為寧王,十五歲就藩於大寧。大寧地處今內蒙古東部地區赤峰市一帶,該地區東連遼東,西接宣府(遼東與宣府都是大明設有的九邊鎮地區)、宜農宜牧、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寧王朱權握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的騎兵也都驍勇善戰。朱權多次會合諸藩王出塞作戰,以善於謀略著稱。燕王朱棣起兵發起靖難之役之初,就與手下諸將領商議說:「我以往巡察邊塞時,看見大寧的軍隊都十分剽悍。如果我能獲得大寧,就可以截斷了遼東地區,再採用邊塞騎兵相助的話,奪取天下便大事可成了!」


而同時,建文帝朱允炆也害怕邊塞諸藩王倒向燕王朱棣,就派人召諸藩王回南京,在與燕王朱棣封地較近的邊塞諸藩王中。遼王朱植、谷王朱橞都聽從詔令回京了,唯獨寧王朱權未聽從詔令回南京。



燕王朱棣便以計謀挾持了寧王朱權,從而獲得了大寧的軍隊及朵顏三衛的騎兵相助。在寧王朱權被挾持進入燕軍之後,經常為朱棣草擬檄文。燕王朱棣便對寧王朱權許諾,等到事成之後,兩人平分天下。所以說燕王朱棣最終能奪取天下,與獲得寧王朱權的相助是分不開的。

等到燕王朱棣即位,為了解決藩王對中央的威脅,便採取了徙藩的政策,將握有統兵之權的邊塞諸藩王都遷往內地,再漸漸地解除其護衛兵權。寧王朱權請求改封到蘇州或者杭州都未獲得批准,卻被安置到南昌。南昌是建文初年,卓敬向建文帝進言把燕王朱棣改封到的地方,以便於控制。朱棣如今卻把朱權安置到該地方,可見燕王朱棣內心對寧王朱權這個有能耐的弟弟防範極深。



而朱權的舊有封地卻漸為蒙古的朵顏三衛所有,使得大明的關內地區與遼東地區的連接只剩下一條極為狹窄的遼西走廊相連。而在明末,後金軍隊之所以能夠幾次繞過關寧防線從喜峰口破關大規模地寇掠關內的根源就在於大寧地區淪喪於蒙古人之手。


朱權在被改封到南昌後,感覺到被猜疑,便韜光養晦,多與文人學士往來,寄情於戲曲、著述,研習道教經典,弘揚道教義理。在戲曲、歷史方面的著述頗為豐富,有《漢唐秘史》、《史斷》、《太和正音譜》等書數十種,堪稱戲曲理論家和劇作家。


正德年間,其四世孫朱宸濠謀反不成,以致寧王一系封國終被廢。

明末著名畫家「八大山人」朱耷為其九世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為何比秦檜還難以洗白?
盧俊義與黃信,何以各成了36天罡72地煞統稱?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