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開奶通奶、產後少奶,教你幾招輕鬆解決

開奶通奶、產後少奶,教你幾招輕鬆解決

文 | 夏老師

圖片來源 | 網路

有些媽媽生完寶寶後奶水很少,寶寶不夠吃,乳房軟軟的,完全沒有漲奶的感覺;還有的媽媽乳房漲疼,甚至有硬塊,但就是沒有奶水出來。

很多人以為母乳不足就是缺營養,要補,這也不是沒道理,因為乳房屬陽明,陽明屬胃,多氣多血,乳汁的生成要靠胃吸收的營養。但這個認識不全面,乳汁不是只靠胃,還得與肝木之氣相通,而氣滯引起的少乳萬萬不能補。

也就是說,產後少奶,除了與餵奶方式、飲食相關以外,還受個人體質和情緒的影響。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催乳的按摩穴位,催乳師們要先確定產婦少乳的原因,再選擇對應的穴位,這樣效果會更明顯。

1、氣血虛弱型

一般而言,產婦身體虛弱或產後失血過多,容易導致氣血化源不足,乏力而乳汁不下。其特點是無乳或是乳汁清稀,無脹痛感。

針對氣血虛弱的產婦,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中脘、關元、氣海、脾俞和胃俞。

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旁開一橫指處。

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

氣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2、肝氣鬱結型

產後由於脾氣急躁或是受抑鬱症影響,情志不舒,乳絡瘀滯,也會導致乳汁不下。其特點是乳汁突然減少,乳房脹且微痛。

針對肝氣鬱結的產婦,常用穴位有期門、陽陵泉、三陰交、太沖、行間、肝俞。

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三陰交:內踝高點上3寸,當脛骨內側面後緣處。

太沖:足背第1、2跖骨結合部前的凹陷處。

行間:足背第1、2跖趾關節處的凹陷處。

肝俞: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痰濕阻滯型

產後先天脾虛,後天好吃肥甘厚味,傷到脾胃,脾虛生痰,痰阻乳絡。一般乳汁稀少,乳房鬆軟而無漲感。

針對痰濕阻滯的產婦,可按摩穴位有足三里、中脘、脾俞、豐隆、陰陵泉。

脾氣虛弱的產婦,則可點按足三里、中脘、神闕、天樞、血海、脾俞、胃俞穴。

豐隆: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陰陵泉: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勢,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相對。

神闕:位於臍正中,屬於任脈的穴位。

天樞:位於腹部,肚臍左右三指寬。

血海:屈膝,以對側手掌按其膝蓋,2-5指向膝上伸直,拇指向膝內側約呈45°角斜置,指端盡處取穴。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催乳師之家 的精彩文章:

想要寶寶個兒高又聰明,補充蛋白質很關鍵
寶寶多大進行如廁訓練?看完你就知道了

TAG:催乳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