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已經立秋,養生觀念要更新!這幾件事要做好!

已經立秋,養生觀念要更新!這幾件事要做好!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祛濕」:放過紅豆薏米吧,介紹幾個真有用的祛濕中成藥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音樂」:失傳已久的中醫五藏調和音樂,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回復「腎虛」:腎虛陽弱並不可怕,推薦個流傳千年的神器!

立秋,當有片黃葉悠然而落時,萬物便都從酷暑的酣夢中驚醒,於是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從此,暑氣稍有逗留而漸退,萬物如得令般紛紛收斂。

立 秋 養 生

潤 肺

今年立秋時間:2018年8月7日 21:30:34。老話講:早立秋,涼嗖嗖,晚立秋,熱死牛!無疑,今年又是晚立秋,熱在所難免了。不過,偶爾「一場秋雨一場寒」後,也能體會到真正的秋意。

如此涼熱頻繁交替,燥而生。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艷陽高照時,身體的孔竅開泄,汗液蒸發,忽然涼風來襲,汗液立馬收斂,津液困在體內,體表便覺得乾燥。

從季節養生角度來說,燥主秋令,且燥邪易傷肺。肺臟與大氣相通,如果肺虛弱,鼻炎、慢性咽炎、蕁麻疹、支氣管炎、咳嗽等都會乘虛而入。

肺的健康狀態也決定了睡眠質量。肺氣充足,肺的肅降功能才會好,人自然也容易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尤其是在肺經當令的寅時,大概在凌晨三點

很多熬夜的人都深有體會,一到三點這個坎兒就很難撐過去,主要此時的氣血都在自上而下肅降,肺強制要求身體睡眠。年紀較大、思慮較多的人在這個時間特別容易醒來,因為他們肺氣虛弱,肺的肅降功能變差了。

枇杷降肺效果好,還能止咳:

岐黃小廣告

掐準時間養肺,事半功倍

1、一天中養肺的最佳時間是7點-9點,最好在這個時間段進行慢跑、太極等有氧運動。同時,每天早晨起床後先喝一杯溫開水或溫溫的菊梨膏水,洗滌一夜被廢氣浸染的肺。

2、肺臟功能最弱時間是21點-23點,睡前也可以沖杯枇杷膏喝,潤降肺臟,有助於夜間排肺毒。

雖然有秋季宜進補的說法,但8月份我國大部分地區還處於暑熱之中,並不適合吃大多營養高的補品。而眾所周知,冬季是大補的季節,一年的疾病,來年的期望都指著冬季的進補來助益,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冬天那些吃下去的補品,如果遇到滿是毒素的五臟,其實是無法吸收的。

立秋

要想進補,先得排毒,而立秋之後立冬之前,就是我們排毒的關鍵時期啦!立秋之後重視排毒,一方面是緩解經歷一個暑天的人體,另一方面更是為我們冬季的進補做準備,可謂是一箭雙鵰、一石二鳥!

中醫理論里,淤血、痰濕、寒氣、氣鬱、上火等不能及時排出體外,以及對身體和精神會產生不良作用的物質都被稱為「毒」。毒素雖然深藏,但它們會反饋在身體表面。不妨學著找出毒素的藏身處,儘快把它趕出身體。

脾臟

弱:消化不良,長斑

強:體態好、腸胃舒服

1.面部長色斑。脾臟的毒素沒有順暢排出,體內會積聚過多濕氣,而引發麵部長斑。

2.白帶過多。脾主管體內排濕,如果濕氣過盛,白帶增多是其中的一個體現。

3.脂肪堆積。中醫也將脂肪稱為「痰濕」,是指脾消化功能不佳,不能及時排出毒素而產生的。

最佳排毒時間:每餐飯後

餐後最容易產生毒素,因為「甘味健脾」,除了飯後走一走,吃完飯1小時可以吃1個水果,能健脾、排毒。

吃酸助脾臟排毒。烏梅、醋、檸檬等都是化解食物毒素的最佳食品,可增強腸胃的消化功能,使毒素最短時間排出體外。酸味食物還有健脾的功效。

飯後適度散步。運動可以幫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但需長期堅持,效果才會更好。

按壓商丘穴。位置在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該穴位3分鐘左右,保待酸肩感即可,兩腳交替。

健脾八珍粉,調理脾胃、祛濕毒效果好:

岐黃小廣告

八珍粉這個方子時至今日已經有很多配伍、這個當年慈禧太后的養生用品發展至今、側重也各不相同。在這款八珍糕方子裡面,山藥、蓮子肉、白扁豆都是健脾補脾;茯苓和薏米是利水祛濕;芡實收澀養身,山楂消食健胃,麥芽舒肝健脾和胃。這樣一來,整個方子有陰有陽,有升有降,平和有偏,難怪有人說,八珍糕是千年養生第一糕。

腎臟

弱:水腫,泌尿問題

強:精神好,不水腫

1.貧血。身體浮腫、腰痛、蛋白尿、血尿等,又出現貧血多數是腎性貧血或者骨髓方面的問題。

2.水腫。腎臟管理體內的液體運行,這裡堆積過多毒素,排出多餘液體的能力就會降低,進而會出現水腫。

3.月經量少,或經期短,顏色暗。月經的產生和消失都是腎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現,如果腎臟中有很多毒素,經血就會減少。

腎臟最佳排毒時間:5: 00一7: 00

身體經過一夜的修復,到了早晨,毒素都聚集在腎臟。所以,起床後最好喝一杯白水,沖刷一下腎臟。

多吃冬瓜排出毒素。冬瓜能刺激腎臟增加尿液,排出體內毒素。可煲湯或清炒,味道盡量淡一些。

多吃山藥滋補腎臟。山藥可以同時滋補很多臟器,但以補腎為主,能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而用焦糖「炮製」過的山藥,如拔絲山藥,抗毒功效會相應增強。

按壓湧泉穴。位置在腳掌的前1 /3處,這個穴位比較敏感,不要過於用力,邊按邊揉稍有感覺為佳,每次三分鐘左右。

肺臟

弱:心情不好,皮膚起皮

強:呼吸順暢,皮膚光澤

1.皮膚晦暗。肺管理全身的皮膚,皮膚是否潤澤、白誓,都要依靠肺的功能。當肺中毒素比較多時,毒素會隨著肺的作用沉積到皮膚上,使膚色看起來沒有光澤。

2.便秘。肺臟和大腸是一套系統,當肺臟有毒素時,腸道內也會有不正常淤積,引發便秘。

3.多愁善感,容易悲傷。毒素在肺,會干擾肺內的氣血運行,使得肺臟不能正常舒暢胸中的悶氣,被壓抑得多愁善感起來。

怎麼排毒更順暢?

肺臟最佳排毒時間:7: 00一9: 00

此時通過運動排毒,在肺最有力的時候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能強健肺排出毒素的功能。

百合提高肺臟抗毒能力。百合可以養肺滋陰,幫肺臟抗擊毒素。食用時加工時間不要過長,否則百合中的汁液會減少,防毒效果會大打折扣。

排汗解毒。肺管理皮膚,所以痛痛快快出一身汗,讓汗液帶走體內的毒素,會讓肺清爽起來。除了運動,還可以泡熱水澡,若在水中加一些生薑和薄荷精油,會使汗液分泌得更暢快,能夠排出身體更深處的毒素。

深呼吸。肺部每次呼吸都會有無法排出的廢氣,經常做幾個深呼吸,就能減少這些殘留毒素。

按壓合谷穴。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中點處,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這個穴位用力按壓。

肝臟

弱:指甲有棱紋

強:排毒能力強

1.指甲表面有凸起的稜線或向下凹陷。中醫認為「肝主筋」,而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肝臟蓄積毒素時,指甲上會有明顯的表現。

2.乳腺出現增生,經前脹痛明顯。乳腺屬於肝經循行路線上的要塞,一旦肝經中有「毒」存在,乳腺增生隨即產生,尤其在經血即將排出時,會因氣血的充盛而變得脹痛明顯。

3.情緒容易抑鬱。肝臟是體內調控情緒的臟器廠,一旦肝內的毒不能及時排出,阻塞氣的運行,就會產生不良情緒。

肝臟最佳排毒時間:23: 00一1:00

肝臟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所以,在這個時間段最好不要熬夜。

吃青色的食物。按中醫五行理論,青色食物可以通達肝氣,起到疏肝、解郁、緩解情緒的作用。推薦將青色的橘子或檸檬,連皮做成果汁直接飲用。

枸杞提升肝臟耐受性。枸杞具有很好的保護肝臟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臟對毒素的耐受性。食用時,以咀嚼著吃最好,每天吃10粒。

眼淚排毒法。作為排泄液的淚液,同汗液和尿液一樣,裡面確實有一些對身體有害的生化毒素。所以,難受時、委屈時、壓抑時就乾脆哭出來吧。

按壓太沖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距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每天用拇指輕輕按揉1~3分鐘,感覺輕微酸脹即可,雙腳交替。

舒肝理氣(玫瑰花),養血調肝(阿膠),護理肝臟效果不錯呦:

岐黃小廣告

心臟

弱:失眠,心悸

強:指甲紅潤,心定

1.舌頭潰瘍。舌和心臟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潰瘍若是長在舌頭上,一般是心臟有內火或火毒。

2.額頭長痘。額頭是心臟管轄的屬地,心火旺盛成為火毒時這裡也會沸騰,於是會出現很多痘痘。

3.失眠心悸。當火毒停留於心而無法排除時,睡眠不會安穩,就會出現心悸。

怎麼排毒更順暢?

心臟最佳排毒時間:11:00一13: 00

這時間段可以吃些保心、助排毒的食物,如茯苓、堅果、黃豆、黑芝麻、小棗、蓮子等。

吃苦排毒。首推蓮子芯,它雖然有寒性,但可以發散心火,不會損傷陽氣,被認為是最好的化解心臟熱毒的食物。可以用蓮子芯泡茶,再加些竹葉或生甘草,能增強蓮子芯的排毒作用。

綠豆利尿排毒。綠豆可以通過利尿、清熱,來化解並排出心臟的毒素。吃綠豆最好是液體形式,如綠豆漿或綠豆湯,綠豆糕的效果比較差。

按壓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間,可以用力按壓雙手這個穴位,大約5分鐘。

酸棗仁,養心安神,失眠、入睡困難,值得一試:

岐黃小廣告

酸棗仁入葯,始見「神農本草經」。漢代大醫家張仲景,用酸棗仁湯治療虛勞虛煩不得眠的經驗,中醫2000年來傳承運用,功效顯著;適用失眠不眠、心虛膽怯、思慮過度、虛汗,最佳食用時間,睡前30-40分鐘,每次15克。特別加入黃精、桑葚、百合、桂圓、白茯苓等,大補五臟!

立秋之後,天氣短期內還會很熱,但這股熱不同於夏天。夏天氣溫雖熱,但我們身體的孔竅開泄,能讓汗液蒸發。一旦到了秋天,早晚就有涼風了。涼風來襲,身體能立刻感知涼意,汗液往回收,津液往裡走,但如果收斂得太厲害了,就會讓體表感覺乾燥,比如鼻孔乾燥、嗓子乾燥、皮膚乾燥、毛髮乾枯、小便赤黃、大便乾結等。

燥主秋令,且燥邪易傷肺,歸根結底,這所有問題的癥結都在於——肺。中醫認為「肺為嬌臟,其位最高,不耐寒熱」,且肺「喜潤而惡燥」,最易受燥邪傷害。

肺是我們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對其他臟腑有覆蓋保護作用。肺在秋天最易傷,但反過來看,此時也是養肺的黃金時機。

立秋後,養生注意事項

1、調理脾胃是關鍵

實際上立秋後很長一段時間,氣溫還是較高的,空氣濕度也較大。再經過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虛,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調理脾胃應該側重於清熱、利濕、健脾,以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脾虛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體倦怠、面色萎黃,秋天不妨適度吃點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芡實、山藥等。

經過一個夏天后,人們的身體消耗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如西瓜、梨、黃瓜等,要少吃。

2、立秋要養肺

立秋後,陽氣轉衰,陰氣日上,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根據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秋冬養陰。

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因為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從五行生旺推算,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處於衰弱階段,而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根據陰陽調和,機體平衡的原理,要加強對這些器官的調養,使肺氣不要過偏,影響機體健康。

岐黃小廣告

108粒隨身灸艾柱(艾條段),25:1,三年艾,煙白絨純雜質少,艾柱放入艾灸盒中想灸哪就灸哪,首次購買送艾灸盒+隔熱布袋+經絡圖。

十白吃出一顆黃金肺

想要養肺,最簡單的就是食療,在所有顏色中,肺最愛白色的食物,小編整理出肺最愛的十種白色食物,立秋後多吃,冬天才能少生病、不生病。

山藥

現代營養學認為,山藥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還富含鉀、鎂等礦物質元素,具有營養滋補、增強機體免疫力等功效,還能改善冠狀動脈,可治療慢性氣管炎、冠芥蒂、心絞痛等。

天氣枯燥,易傷肺津,招致陰虛,出現口乾、咽干、唇焦、乾咳等病症。此時進補山藥最為適合,因山藥是安然平靜之品,為滋陰養肺的上品。

推薦吃法:山藥不僅能夠切片煎汁作為茶飲,還能夠熗炒、熬粥,適合不同體質的人食用。在烹飪山藥時,一旦切片、切塊、切絲,一定要將山藥放在水中保存,以免山藥氧化,失去好的口感和雪白的外觀。

百合

現代研究發現,百合含有的生物素、秋水鹼等多種生物鹼對人的情緒有良好的安定作用,有神經衰弱的人食之有益。百合有鎮咳、平喘的作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有肺氣腫經常咳嗽的人,吃百合能改善肺功能,有助於減輕癥狀。

推薦吃法:男女老少都可以吃百合,但其性偏涼,故患有風寒咳嗽、脾虛者不宜食用。百合有鮮品與干品,鮮品的效果優於干品,可以清炒或者煲湯。新鮮百合以皮薄瓣勻、肉質肥厚、色黃白為上品。其干品耐儲存,服食方便。吃百合不宜多,通常一天的食量是干品不超過20克,鮮品不超過30克。

白蘿蔔

對於蘿蔔,民間有「秋後蘿蔔賽人蔘」的說法,《本草綱目》對蘿蔔稱讚有加,稱其為「蔬中最有益者」,白蘿蔔能消食健脾順氣。蓮藕白蘿蔔燉骨頭或者蓮藕白蘿蔔煲牛腩,都不愧是一道好湯或者好菜。

推薦吃法:白蘿蔔+梨: 可潤肺、清熱、化痰。梨有潤肺涼心、消痰去火的功效,跟白蘿蔔一起榨汁喝,不僅能掩蓋白蘿蔔的辛辣味,還可以讓食療功效加倍。 秋冬季節,脾胃不好的人,如果不能喝太涼的果汁,還可以將二者一起煮水喝。

蓮子

蓮子營養十分豐富,除含有大量澱粉外,還含有β-谷甾醇,生物鹼及豐富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每100克蓮子含鈣89毫克,含磷量可達285毫克,鉀元素雖然不足2.1毫克,但在所有動、植物食品中卻位居榜首。蓮子有鎮靜、強心、抗衰老等多種作用。

推薦吃法:蓮子作為保健葯膳食療時,一般是不棄蓮子芯的。蓮子芯是蓮子中央的青綠色胚芽,味苦,有清熱、固精、安神、強心之功效,將蓮子芯2克用開水浸泡飲之,可治療高燒引起的煩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症,也用於治療高血壓、頭昏腦脹、心悸失眠。

甘蔗

甘蔗味甘,平,無毒,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除心胸煩熱,有滋陰潤燥、和胃止嘔、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因陰液不足所導致口乾、咳嗽痰少、大便秘結等症,可利用多食甘蔗來改善癥狀。

推薦吃法:熱性病飲生蔗汁最好,被喻為「天生復脈湯」。但甘蔗汁煮熱則性轉溫,有溫補功效。

銀耳

銀耳又稱白木耳,味甘淡、性平,無毒,入肺、胃、腎三經,具有生津潤肺、益氣活血、滋陰養胃、補腦強心的作用,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燥乾咳、胃腸燥熱、便秘等症。銀耳被譽為「長生不老葯」、「延年益壽品」、「菌中之王」,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特點,對體虛、久病初愈,不宜用其它補藥的病人及陰虛內熱,內熱而有出血傾向者更為適用。

推薦吃法:可以和蓮子、百合、大棗、枸杞等多種食材分開搭配,早餐吃一碗再養人不過了。

燕麥

近些年,燕麥的好處漸漸廣為人知,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E,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血糖,治療便秘改善血液循環。

推薦吃法:雞蛋和燕麥是最美味、最營養的組合,早餐必備的兩大元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都能從中得到最佳、最大化的滿足。往燕麥中混入1/4杯切碎的嫩菠菜也能使食療效果翻倍。

杏仁

杏仁是我國應用已久的一種葯食俱佳的食物,《本草綱目》說杏仁其用有三:「潤肺也,消食積也,散滯氣也。」杏仁有兩種,一種味苦,名為苦杏或北杏,多用於治療;一種味甜,名為甜杏或者南杏,專供食用。

推薦吃法:用來日常飲用的杏仁露,不妨採用南杏仁做。做法很簡單,杏仁磨漿隔渣後加水、糖、奶煮開,或者直接買現磨的杏仁粉沖煮,一杯可口的杏仁露就做好了。一杯杏仁露,配上全麥麵包、雞蛋等,一頓豐盛的早餐便做成了。

雪梨

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在秋季若因氣候過度乾燥,繼而出現口渴、便秘、乾咳等,或因內熱導致煩渴、咳喘及痰黃等癥狀,可多食梨。

推薦吃法:想要用梨子養生前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體質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必須隔水蒸過、煮湯,或與藥材清燉才可。

蜂蜜

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外還含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人體最易吸收,還含有與人體血清濃度相近的多種無機鹽、有機酸和微量元素,有滋養、潤燥、解毒之功效。

推薦吃法:蜂蜜要用溫涼水服才能清熱。每天清晨起床的時候倒1到2調羹,用溫涼水沖開,空腹飲用,不僅能潤肺,還能解毒養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仰望岐黃 的精彩文章:

這3種假中醫,你可千萬別碰上!
中國人都陽虛了,還老喝這個!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