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壺:國畫的最高境界在筆墨之外

石壺:國畫的最高境界在筆墨之外

石壺作品

石壺(1913-1976年),原名陳子庄,現代著名的國畫家,人稱「陳風子」、「酒瘋子」,他便以此名落畫款,自我解嘲。石壺擅山水、花鳥、人物。其作品不矯飾、不做作,信手拈來,妙趣無窮。被譽為「中國的梵高」、「畫壇怪傑」。

繪畫須通「心靈」,須得「機趣」,此四字,論及者寡,能做到者更少。

繪畫一道有兩個要素,一是性靈,二是學問。無性靈不能駕馭筆墨,有學問才能表現思想。

石壺作品

必須於性靈中發揮筆墨,於學問中培養意境,兩者是一內一外的修養功夫,筆墨技法是次要的東西,繪畫光講技法就空了。有人光講意境,無學問來培養,則是句空話。

然而如沈石田、文徵明,學問雖好,但缺乏性靈,筆墨也會落空。八大、石濤有學問有性靈,可稱雙絕。性靈是根蒂。治學當治本,不應治末。

石壺作品

畫畫有兩種境界,一是「畫」,一是「寫」,「畫」是描畫,「寫」是表現,寫胸中逸氣。繪畫藝術離不開「寫」,但觀古今畫人之作,大多是「畫」而不是「寫」。

石壺作品

學畫,開宗明義第一章便是形象。形象准了,然後再加以藝術化、抽象化。由似到不似,由自然到藝術。

繪畫,第一步是由不似到似。第二步再由似到不似。先須畫得像,再到畫得不像。如第一步尚未過關,畫得似是而非,卻學語日:我是似與不似之間。直是欺人自欺。

石壺作品

凡最高境界,不但在筆墨之內,而且要在筆墨之外。而意趣深厚,原不是依色量和墨量之多寡而定,然筆墨之內是有窮盡的,而筆墨之外是無窮盡的。

文以達心,畫以適性,適性而真畫出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文化新風景 的精彩文章:

看看司馬懿的唯一傳世書法!
日本人請他在國門題字!被奉為「一代書宗」!

TAG:書畫文化新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