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軍團憑一紙「素食菜單」,竟征服西方世界,其中道理你想不到
我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在《孫子兵法》開篇曾提到「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當這兩句話,結合在一起後,我們便能看出軍糧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但是,為何羅馬軍團卻憑藉一張「特別」菜單,征服了西方世界呢?小面小編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距今已有2500餘年歷史。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是羅馬軍團的鼎盛時期,提到羅馬軍團,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們獨特的裝扮,手中持著方形大盾,腰別短劍,穿著「龍蝦」胸甲。
用現在的審美眼光看,羅馬軍團的裝扮有些「滑稽」,但是,在當時,這身裝扮可不是好穿的,如果你想加入羅馬軍團,需要經過層層篩選,體能、相貌、素質都要符合要求和標準。
當時,羅馬軍團的執政官馬略,曾對軍團做出整改,每個羅馬軍團由10個大隊組成,每個大隊有400—500人,其中,兵種可以分為五類:輕步兵、青年兵、壯年兵、成年兵、騎兵。馬略的整改,直接提升了軍團的靈活作戰能力。
最有力的證明是:世界級名畫《賀拉斯兄弟的誓言》,它表現出羅馬軍人的英雄氣概,身為羅馬軍團中的一員,要時刻具有勇於犧牲、捨身為國的精神。
在羅馬軍團中,各級軍官都由經驗豐富的老兵擔任,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公元前58年,厄爾維幾戰役中,羅馬軍團的這項規定就發揮了重要作用。眾所周知,古代消息傳遞非常緩慢,遇到突髮狀況,請示上級,只會耽誤最好的時機。
厄爾維幾戰役爆發後,羅馬軍團的騎兵長官巴布留斯·克拉蘇,在沒經過上級同意的情況下,根據當前的局勢,便開始靈活指揮軍隊戰鬥,最終抓住機會,將敵人打的落花流水,取得勝利。
這正是羅馬軍團強盛的原因之一,將領必須要有實戰經驗,只有這樣,你才能充分利用當前形勢,做出最好的判斷,以彌補消息傳遞緩慢的弊端。
接下來,一個有趣的問題出現了,羅馬軍團逐漸強盛,到最終的戰無不勝,這隻兇狠的軍隊,他們都吃什麼呢?難道他們整天都吃老虎肉,喝狼奶,品最烈的朗姆酒?
其實,羅馬軍團的菜譜非常簡單,並且全部都是素食,如:麵包或者燕麥粥、一點青菜、酸酒等。
為何羅馬軍團的會設計如此簡單的「素食菜單」,士兵征戰沙場,不應該多吃肉,多喝奶,用最快的速度補充體力嗎?羅馬軍團,為什麼要反其道而行呢?
原來,在羅馬軍隊中曾發生過一次悲催的事兒,一次戰爭中,因為軍隊糧食缺乏,士兵們吃不到肉,直接引起士兵憤怒,導致軍心渙散,這場戰爭失敗了。
羅馬軍團吸取了這次的教訓,他們認為,戰爭是艱苦的,美味的食物只有在戰爭結束時才能吃到,這一方面,是防止糧食緊缺,另一方面是讓士兵為了美好的生活全力奮戰。
羅馬軍團憑藉一紙「素食菜單」,訓練了一批又一批英勇奮戰、吃苦耐勞的士兵,最終,征服了西方世界。


※這位古代畫家畫過一幅無人認識的「怪」畫,曾讓眾多鳥雀沒命!
※隆裕皇太后葬禮竟成口水戰的戰場,他竟被訓得連說自己不是東西!
TAG:歷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