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夜之前,我從未讀懂《小王子》

今夜之前,我從未讀懂《小王子》

本文共3641字,閱讀時間約8分鐘

你讀過《小王子》嗎?

或許沒有哪本書比《小王子》更獨特了。

它是本童話,獨立成書,卻雋永有味。孩子們喜愛讀它,成人一遍遍地回味它。

它最吸引人之處,在於充溢整本書的哲理美句:

「如果有人愛上了在這億萬顆星星中獨一無二的一株花,當他看著這些星星的時候,這就足以使他感到幸福。」

「只有被馴服了的事物,才會被了解。」

「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 實質性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

但是,倘若問《小王子》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恐怕沒有人說得清。

作者將故事的內涵交代得如此明白,他真的沒有另含深意嗎?

很少有人注意到,《小王子》的作者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里這個名字,其實在語文課本中出現過。

他的散文《在沙漠中心》被節選入人教版語文課本七年級下冊中。這篇文章講述了飛機墜毀在大漠中心後,他和同伴掙扎著穿過荒漠的故事。他們分享橙子,喝乙醚,在晚上把自己埋進沙里。

他整個創作生涯都在不斷地回顧著這場事故,「沙漠墜機」的意象投射到他幾乎所有作品中。在《小王子》中,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我就這樣孤獨地生活著,沒有一個能真正談得來的人,一直到六年前在撒哈拉沙漠上發生了那次故障。我的發動機里有個東西損壞了。當時由於我既沒有帶機械師也沒有帶旅客,我就試圖獨自完成這個困難的維修工作。這對我來說是個生與死的問題。我隨身帶的水只夠飲用一星期。

第一天晚上我就睡在這遠離人間煙火的大沙漠上。我比大海中伏在小木排上的遇難者還要孤獨得多。而在第二天拂曉,當一個奇怪的小聲音叫醒我的時候, 你們可以想見我當時是多麼吃驚。

這小小的聲音說道: 「請你給我畫一隻羊,好嗎?」

聖埃克蘇佩里在他的作品中反覆地寫到沙漠,以至於散文集《人的大地》在美國出版時譯名乾脆叫《風沙星辰》。

為什麼是沙漠?沙漠是遠離文明之地。這片土地養育了摩爾人,養育了用角抵籬笆的羚羊,還孕育了令人訝異的星空。

在這片廣闊飛地的生死邊緣,聖埃克蘇佩里被迫思考自己的生命。

《小王子》這個故事實際是《在沙漠中心》更形象化的重寫。這位金髮的孩子,露面和消失都如此輕靈,彷彿一切都從未發生過。作者不過是用一場幻覺般的童話,講述了自己在沙漠中獨行時的思考。

沒有什麼小王子,這並不是個關於邂逅的故事。

小王子說,他在星球上最多一天看了43次日落。而寫小王子的這一年,聖埃克蘇佩里剛好43歲。

是飛行員在沙漠中做了一個夢。他用《小王子》為我們講述他的這個夢,回顧他的一生。

支撐整部童話的玫瑰和狐狸,其實是一個關於婚姻和外遇的故事。

玫瑰是他的妻子龔蘇蘿。她是法國薩爾瓦多一位年輕作家,具有「毒蛇般的舌頭和曼妙的身體」,富於藝術家氣質。

龔蘇蘿特立獨行、熱情魯莽、性格急躁,身邊圍繞著一大群藝術家朋友。她就像玫瑰一樣,驕傲、愛美,又虛榮自得。

自然,花邊新聞是少不了的。但對於丈夫而言,這場婚姻充滿了猜忌、爭吵、嫉妒,過得並不舒心。

於是聖埃克蘇佩里便逃開了,像小王子一樣,「利用一群候鳥遷徙的機會跑出來」。

在美國,他遇到了「小狐狸」——內莉·沃格。

內莉是一位默默奉獻的女性。她總是很耐心地聆聽他解釋社會、科學、經濟和文學理論,兩人追求精神上的契合。

在聖埃克蘇佩里逝後,她修改聖埃克蘇佩里的遺稿《要塞》,以筆名皮埃爾·謝弗里耶為他作傳,並出資出版他的作品。她還提供了許多信息給其他傳記作家參考,從而使世人對聖埃克蘇佩里的性格、作品有了更多的了解。

正如書中狐狸一般,內莉的聰穎給了聖埃克蘇佩里許多幫助。她讓這個有些戀母的、長不大的小男孩,成長為一個懂得愛的真諦的男人。

然而聖埃克蘇佩里更愛哪一個呢?

龔蘇蘿追求浪漫的個性給了聖埃克蘇佩里詩意的遐想,而才智超群的內莉則滿足了作家精神上的需要。

聖愛克蘇佩里要在《小王子》里惋惜地說:

「我那時什麼也不懂!我應該根據她的行為,而不是根據她的話來判斷她。她使我的生活芬芳多彩,我真不該離開她跑出來。我本應該猜出在她那令人愛憐的花招後面所隱藏的溫情。花是多麼自相矛盾!我當時太年青,還不懂得愛她。」

終究,他更愛玫瑰多一些。

在前往地球的路上,小王子遇到了六個人:國王、愛虛榮的人、酒鬼、實業家、點燈人、地理學家。

表面上來看,他們分別代表:權勢、虛榮、憂愁、金錢、勞動、知識。這段描寫是對高官、財閥、老學究……等人的嘲諷。

但為什麼偏偏是他們六個?為什麼作家不加入諸如貪吃鬼、妒忌狂一類的人物?這幾個人物,有什麼寓意嗎?

細細看,他們其實有共性

聖埃克蘇佩里在《沙漠的心臟》中寫道:

我需要生活。在城市裡,已經沒有人的生活了。

我這裡說的根本就不是飛行。飛機,它不是一個目的,而是一個工具。人們並不是為了飛機而去冒生命的危險,同樣農人也不是為了犁鏵才去耕種。通過飛機,人們可以離開城市和他們的會計師,可以重新找到農人的真諦

我們乾的是人的工作,我們遇到的也是人的煩惱。我們接觸的是風、星星、黑夜、沙漠和海洋。我們和大自然的力量鬥智斗勇。我們期待黎明就像農人期待春天,我們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們在群星中尋找自己的真理。

這六個人,都是被工具綁架了的人。

點燈人只知道服從命令,卻不知道為何要點燈。「燈」本來是一個工具,卻成為了他生活的目的。實業家知道如何算數、如何存錢,卻不知道自己擁有財富有何用。酒鬼陷入了羞愧喝酒的死循環中,國王面對著空無一人的星球發號施令……

聖埃克蘇佩里反對一切「無目的」的生活。在《人》一篇中,他寫道:

在歐洲有兩百萬人,他們的生活沒有任何的意義。……

人們以為,為了讓他們成長,只需要給他們衣服穿,給他們吃的,滿足所有他們的需要。漸漸地,他們變成了庫特利那筆下的小布爾喬威亞、小城裡的政客、或者是工廠里的技術人員,被瑣碎的生活關閉了起來。……

專業課程里的蹩腳學生們,對自然科學了解得比笛卡爾還深刻,對法律比帕斯卡還掌握得全面。但是,他們是否擁有笛卡爾與帕斯卡的思考能力?

作家目睹各式各樣人的生活。他看過電車售票員日復一日地混跡於灰色的人群中,也見過小莫扎特般的孩子長大後泯然眾人。

正像那個賣消渴丸的商人一樣,人們拚命節省時間,卻不知道節省的時間該用在何處。

「單純的物質上的鬥爭所取得的進步,並不能解決人生存本身要面對的終極問題。」只擁有技能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明白生活目的何在。

在他所有的作品裡,聖埃克蘇佩里都執著於詢問:人生活的目的何在?

一旦人意識到了自己生活的目的,就像橙子樹生長在合適的土地上,結出累累的果實。因此這種目的被他稱為「人類的真相」

「人類的真相,是那些讓人與動物得以區分的力量,讓人真正稱得上『人』的信仰。」

真相到底是什麼?《小王子》終於用一句話點破:

「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一座沙漠之所以發著光芒,是因為沙漠中藏著一口井。老房子之所以令人著魔,是因為傳說藏著寶藏。儘管井和寶藏從沒有人見過,但只要人們對井和寶藏的信念,沙漠和老房子就能保持誘人。

重要的東西不在眼睛能看見的沙漠和老房子本身,而在看不見的「信仰」。

玫瑰花有什麼不同呢?單是一個花園便有五千多相同的玫瑰。但因為那一朵你灌注了感情,它才變得獨一無二。

狐狸有什麼不同呢?它們有著一樣的金紅色皮毛。但因為這一隻你曾經馴服過,所以離別時會為她灑下淚水。

聖埃克蘇佩里曾經無數次地思考過飛行本身意義何在。在於投遞郵包嗎?它們顯然比不上飛行員生命的價值。那是什麼讓飛行員甘願冒著生命危險開闢新航線?

事物本來都是普通的。是人的信仰讓某一件事變得有意義,從而使它成為了生活的目的。

就像《風沙星辰》中所說:「如果某種宗教、某種文化、某種價值、某種活動,能幫助人在其中找到屬於他的平靜與滿足,讓他在這一切的包圍下逐漸變成一個高貴的靈魂,那麼這種宗教,這種文化,這種價值與活動,就是屬於人的真相。」

小王子把這種「真相」比作星星:

人們眼裡的星星並不都一樣。對旅行的人來說,星星是嚮導。對別的人來 說,星星只是些小亮光。對另外一些學者來說,星星就是他們探討的學問。對我所遇見的那個實業家來說,星星是金錢。但是,所有這些星星都不會說話

就像作者在《風沙星辰》中說的,同樣是揮動鏟子干體力活:

「服刑的人揮動鏟子,讓服刑的人自己覺得屈辱,它不同於勘探者揮動的鏟子,讓勘探者變得高大。」

所以當小王子消失在星星間時,漫天的星星都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彷彿在對飛行員笑。這正是聖愛克蘇佩里的職業嚮往——駕駛飛機翱翔,在漫天星辰中獲得內心的平靜。

所以,《小王子》其實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飛行員墜機沙漠,他回憶起了自己的婚姻與愛情,思考著職業與生存的意義,最終領悟了人生的真諦。

再看那張童年照,小時候的聖埃克蘇佩里與他畫的小王子何其相似。

那個小王子其實就是聖埃克蘇佩里自己——

一個永遠長不大的、懷著純真的心審視人世間的純凈靈魂。

參考文獻

[1] 劉紅艷.論聖埃克蘇佩里的創作風格. 湘潭大學,2005.4.

[2] 於璐.簡析《小王子》的創作背景. 教育與人才,2010.5.

[3] 陳夢然,聶茂.存在主義視域中的童話書寫. 求索,2007.9.

[4] 吳岳添.《小王子》的魅力. 外國文學評論,1994.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潮海齋隨記 的精彩文章:

TAG:潮海齋隨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