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光皇帝一生兢兢業業,節儉刻苦,去世後卻為何無人去誇讚他?

道光皇帝一生兢兢業業,節儉刻苦,去世後卻為何無人去誇讚他?

道光皇帝是清朝的第八個皇帝,因為他長的醜陋,被稱為最沒有帝王之相的皇帝。

道光也是特別節儉的一位皇上。在縱觀那麼多皇帝,能節省到

和道光皇帝相比的,還真是屈指可數。雖然他節省,但是在治國上,他也沒其他皇帝做的好。

國庫一直虧空,蔡東潘曾經評價道光:治家有餘,但是治國不足。我們看看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景象呢?

在嘉慶皇帝駕崩後,道光繼位。其實,在嘉慶活著的時候,道光也沒得到多少疼愛。那時候,嘉慶心儀的繼位的人也不是他。他也知道,於是就遠離官斗,自我修養。也塑造出了他艱苦樸素,勤奮刻苦的性格。

這些修養在他當了皇帝之後也不曾忘卻,更是展現的淋漓盡致。

其實,借鑒和刻苦僅僅可以成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並不能對治國成為重要方針。在封建社會下,更是這樣。

若果,道光是在繁榮的時期,他的品質還能使國家更繁榮昌盛,可是,他接手這個國家的時候,這個國家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道光皇帝沒有那所謂的雄才偉略,在他管理期間,整個朝代開始變得暗淡無光。

也不是說他沒有才智,首先就是他太固本守本了,墨守陳規。他覺著現在這樣挺好,沒想過要讓國家變得如何好,跟沒想過嘗試革新。

道光皇帝不想著與時俱進,那就只能落後了。當國家財政出現危機時,有很多大臣,提議一些改革的方法,比如耆英提出的開礦而增加國家收入。

但是道光覺得開礦太危險了,還得開山。太耗費人力物力了,更怕對神靈不敬,於是便拒絕了。

還有一條路擺在了道光的眼前,開放通商,。這樣一來,可以使很多百姓有工作,還能解決國庫空虛。在鴉片戰爭的時候,已經開放了五個通商口岸了。英國就是在這其中獲利明顯的一個國家。

在舟山,本就荒廢,短短几年,便發展成發達的貿易中心。道光知道這樣的機會,也怕出現別的問題,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肯嘗試。

還有就是有些官員為了賺錢,居然賣官職位。這樣也導致了國家更沒辦法保證稅收。

貪官污吏的橫行,使一些人開始起義,老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道光面對這些,也沒想著去改善,就想著順其自然。他覺得他能做的就是剿撫並用之手段將起義暫時打壓下去。

道光就是在這樣庸碌中去世,卻沒有留下什麼政績,一生節儉,兢兢業業,卻無人讚歎。

這也註定了大清朝的滅亡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薛家說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對圓明園大肆掠奪,為何不敢動故宮一絲一毫,真相另有隱情
他們稱最有良知的日本人,曾為我國提供日軍情報,最終被日軍釋放

TAG:薛家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