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如何把握商業電影的觀眾喜好?她堅持做了7年觀影團

如何把握商業電影的觀眾喜好?她堅持做了7年觀影團

導讀:

藤井樹說不太會去做藝術性的小眾文藝片,她很明確,要做主流商業片。2011年開始運營的「藤井樹觀影團」,被她視為洞悉市場變化的重要工具。7年里,她頻繁參與觀影團的線下活動,以期掌握每個階段的受眾喜好。

5月22日,由馬思純、鍾楚曦、黃景瑜主演的商業電影《蕎麥瘋長》在重慶開機。這是藤井樹創業後的第一個項目。

電影《蕎麥瘋長》的導演徐展雄和製片人藤井樹參加開機儀式

80後導演、井樹文化的另一合伙人徐展雄擔任編劇兼導演,《催眠大師》《重返20歲》的導演陳正道擔當監製。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初入社會的三個年輕人,在追求新生活的途中,也同時代一起經歷跌宕起伏。故事緣起是藤井樹本人的一段親身經歷,劇本成型過程中,完全成了徐展雄的創作慾望和野心投射,亦加入了商業元素和更精準的主題表達。

電影《蕎麥瘋長》先導海報

2017年4月,藤井樹和徐展雄創立井樹文化,主營電影製作、內容孵化和觀影團運作。目前已經完成由貓眼領投、辰海資本跟投的天使輪融資。

藤井樹說,創業對她是一個必然過程。她在電影行業待了很多年,一方面想做些挑戰,更重要的是,自主創業能夠帶給她更大的創作自由,讓她對項目有更大的自主性。

創業之前,藤井樹做過十年媒體人、六年電影公司高管。上一個參與制片的項目《七月與安生》收穫了1.67億票房,周冬雨和馬思純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第53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藤井樹說,這部站在女性視角上的電影,在口碑和商業上的表現,給了她做主流商業片很大的信心。

她很明確,不做藝術性的小眾文藝片,主流商業片的路徑是從一開始就想好的。2011年開始運營的「藤井樹觀影團」,被她視為洞悉市場變化的工具。7年里,她頻繁參與觀影團的線下活動,以期掌握每個階段的受眾喜好。

1

BBS時代最早的一批影評人

日本純愛電影《情書》,講述了同名同姓的男藤井樹和女藤井樹,隱藏多年的感情故事。

1999年,藤井樹開始以「藤井樹」這個ID活躍在BBS論壇「電影紅茶坊」上。

取這個ID,是因為當年她想找到另一個男藤井樹。

比「電影紅茶坊」稍晚的,還有西祠衚衕的「後窗看電影」,都是最早的一批電影愛好者聚集地。據說那個時候陸川、張立憲、史航都在。

現在,找這些論壇的入口已經變得困難。更多人喜歡到豆瓣發表影評和談論電影。

一位在新浪電影論壇時期認識她的朋友說,她喜歡寫以情緒為主的影評,每篇文章結尾寫一句「謝謝你看完了我的字」。

從普通愛好者到電影製片人,藤井樹描述十幾年過往時,覺得有很動人的地方,隔了很久回想,依然很多感觸。所以她想把自己的故事拍成電影,作為創業後的第一個項目,找了編劇徐展雄。

電影《蕎麥瘋長》編劇、導演:徐展雄

「故事大綱出來以後,和我當初的想法很不一樣,但是他給了我很大驚喜。故事裡越來越多的呈現了他的生命感受和對這個故事的掌控力。摻入男性化視角,添加了商業元素,加上內容的表現力和結構本身帶來的張力,給了電影很大的可能。在完成差不多六七千字的故事大綱時,我們就決定要參加上海電影節的創投單元。」

電影《蕎麥瘋長》獲20屆上海電影節創投單元 「最佳創意項目」大獎

徐展雄對商業片的結構和語言更擅長,他寫黑色幽默,表現生命的荒誕與無常。2017年上海電影節,《蕎麥瘋長》獲得了「最佳創意項目」。

2

堅持主流商業片

《蕎麥瘋長》講述的是上世紀90年代末,小人物在時代快速發展中的命運沉浮,從故事結構和調性上,更像韓寒的《乘風破浪》。

藤井樹坦言,《乘風破浪》有10多億票房,也有韓寒自身這個IP在,他們對於票房的預估並沒有那麼高。從商業的角度出發,藤井樹不希望她的電影能夠覆蓋所有的用戶群。

「十幾億票房,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電影已經是普及型消費,基數足夠大的基礎上,觀眾其實是分層的。」

從電影題材的選擇上,井樹文化要做的項目,只服務某一類型受眾。當初決定買安妮寶貝的《七月與安生》時,也有人勸過她,他們擔憂小眾IP不會獲得相應的票房回報。

「對於新導演是一個挺難的選擇,除了要有可看性外,還要兼顧商業化元素,所以我們找了陳正道來做監製。」藤井樹說,她希望陳正道在商業性上的製作能力和掌控力能幫到這部電影。

電影《蕎麥瘋長》監製、著名導演:陳正道

在國內,商業電影和文藝電影的票房差距,甚至商業電影和商業電影的差距,不是一句兩句能解釋清的。2017年,很多80後獨立導演的作品要麼拍片稀少,要麼甚至無緣與觀眾見面。

藤井樹堅持做主流的商業院線電影,作為一個製片人,她希望項目能夠被更多觀眾看到,有更大層面的影響力。「對導演來說,只有被更多觀眾看到,才是對作品最好的回報。對資方的意義也一樣。」

隨著電影消費意識的提升,外界有一種聲音,資本夾持下的商業電影呈現一種無力感,「只有流量沒有演技」的電影主演被頻繁議論。

去年12月份,藤井樹帶著徐展雄去見黃景瑜,彼時《紅海行動》和《槍炮腰花》都沒有上映。他和宋茜合作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也還沒拍完。只有一部代表作品《上癮》還被封了。

黃景瑜告訴藤井樹,他想做一個演員,這一點打動了她。藤井樹認為,熱度和流量只能錦上添花,選演員還是要看與角色的匹配度和演員對於電影的想法。「他很像故事裡的那個人。」

雖然在短時間內,找到了保障項目成功的一些關鍵要素,看似幸運的項目也不是一帆風順。已經定了開機時間,要建組籌備了,資本還沒有完全敲定。項目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她說,背後還有很多這樣的驚險時刻。

據井樹文化投資人、辰海資本合伙人王維瑋講,當初之所以選擇投資井樹文化,也是因為藤井樹對要做的事情有堅持和韌性。

「一方面,因為她有很強的『攢局』能力,在公司剛成立,還沒拿到錢的情況下,就把第一個項目的團隊組建起來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審美。」

藤井樹覺得判斷一個劇本的好壞、項目成功與否,很微妙,並不能拎清方法論。她對市場的直覺來源於從2011年就開始運作的藤井樹觀影團。

3

七年觀影團,切准觀眾胃口

2011年,藤井樹在《優家畫報》做娛樂總監,她把片方送的票分享給讀者俱樂部,從而做了最早的線下觀影團。後來觀影團變成她轉型的一個契機,組建觀影團一年以後,她離開供職十年的媒體行業。

「觀影團就像我窺探這個市場的一個放大鏡。」

藤井樹觀影團主打白領影迷,採取線上招募+線下觀影+映後主題沙龍的模式。從2011開始,大約舉辦了300場落地放映。

藤井樹在微博電影之夜領取「微博影響力觀影團」獎項

藤井樹認為,做了七年的「藤井樹觀影團」也成為井樹文化區別於其他製作公司的一個通道。每場觀影,除了觀眾以外,也會邀請業內的導演、製片和演員到現場,既打通業內資源,也讓她保持對影迷喜好的把握。

「我做觀影團,每周都在跟觀影人群做親密接觸。不能在家臆想觀眾喜歡什麼,要到電影院看這一百多人的感受。哪些是他們嗨的地方,哪些他們覺得不能接受,哪些又是他們無動於衷的。」

觀眾在不停迭代,受眾取向也在不停發生變化。和七年前不同,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觀影團的營銷作用。

2017微博電影之夜 「微博影響力觀影團」——藤井樹觀影團

「藤井樹觀影團跟單純自媒體的不同在於,井樹文化做製片,同時也做項目開發,相當於自己打通了一個閉環。」藤井樹認為觀影團始終是她保持市場敏銳度的工具,所以她主動選擇不擴大觀影團的規模。目前保持每月2場,每年不超過30場的頻率,每場150人左右。

藤井樹觀影團活動現場

藤井樹認為目前行業還存在著很大的痛點。一個項目從前端開發到製作完成,最後順利拿到許可證上映,過程無比艱難。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影片上映後,留給這個作品的時間又太少,幾乎是快消品。而製片方和影院的分成比例又很低。

「最難的活兒,都是製片方承擔,還要承受融資的壓力。影片上映後,我們又只能在票房上,拿走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都給了影院和渠道。這個分成比例非常不合理,站在國際角度,美國的製片方能拿到百分之六十,院線和渠道是百分之四十。未來,還需要這方面的改革。」

同時,她也認為,無論渠道如何變化,內容都是核心。作為一家生產內容的公司,他們首先還是要確保內容本身的優質性。目前,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項目製作、開發、發行的收入。

王維瑋覺得,井樹文化目前還是比較標準的製片公司模式,對於多元化的變現渠道,還需要時間。

另一方面,井樹文化作為一家新創企業,在未來也需要不斷積累能夠幫助公司做大的資源,例如發行,創作人才。

從2017年開始,市場也開始更多關注80後導演的作品,藤井樹表示,除了項目製作和觀影團運作外,井樹文化也在加大對年輕導演的扶持。

目前,電影《蕎麥瘋長》已於8月4日殺青,75天的艱苦拍攝已告一段落,等待劇組的是緊張的後期製作,而等待觀眾的將是一部夢幻般的電影。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藤井樹觀影團 的精彩文章:

上影節論壇:《中國電影新力量:我的2035》從心而發,看見未來
三種方式打開上海電影節,最強片單看這裡!

TAG:藤井樹觀影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