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禁煙第一人林則徐會在晚年提倡種鴉片?

為什麼禁煙第一人林則徐會在晚年提倡種鴉片?

說起林則徐,大家肯定會想起虎門銷煙,畢竟在初中的歷史課本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很多人肯定無法理解,為什麼以禁煙聞名的林則徐會在晚年提倡種植鴉片?是不是故意有人在抹黑我們的民族英雄?說起來,這倒也是事實,林則徐公晚年的確是提倡過種植鴉片的,他原話是這麼說的:「鄙意亦以內地栽種罌粟於事無妨。所恨者內地之嗜洋煙而不嗜土煙,若內地果有一種芙蓉,勝於洋販,則孰不願買賤而食?無如知此味者,無不舍近圖遠,不能使如紹興之美醍,湖廣之錠煙,內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脈貫注,何礙之有?」

意思大概是國內種植罌粟亦無不可,我所恨的是國人只抽洋煙而不抽土煙。如果我們種出鴉片比外國便宜,誰願意捨近求遠?讓銀錢在內地自相流通,也無大礙。如果說,起初的鴉片貿易,英國人是為了扭轉貿易困局,但在暴利面前,再文明的商人也會變成罪惡的強盜,所以當鴉片煙在大清國風靡起來後,不道德的貿易很快就演變成了沒有硝煙的掠奪,而掠奪的背後更是讓人觸目驚心的殘害。

簡單說,錢被弄走了,人還讓徹底給廢了。任憑那是個怎麼閉關鎖國的時代,國庫空了,兵士扛不動槍了,再昏庸無能的君王也得醒,所以,在面對「無可籌之餉,亦且無可用之兵」這一不日之局時,1838年滿清朝廷立下徹查鴉片的基本國策。但警醒不代表清醒!對於怎麼清除鴉片之禍,可以說整個大清國不是摸著石頭過河,而是兩眼一抹黑地妄動、盲動。那是一個需要放眼看世界的關鍵時代,而大清國的上上下下卻無一不浸泡在古老中國的老陳湯中,什麼在引領著時代?什麼在決定著時代?強者橫行的真相是什麼?弱者周旋的智慧又在哪裡?

這些,大清國沒人知道。全部都是愚昧無知、妄自尊大的天朝上國思維,包括虎門銷煙時的林則徐。但也必須承認,在我們的樸素歷史觀中,對如林則徐這樣的歷史人物在認知上也存在一刀切的問題,只能好,不能灰,不能壞,即便有灰壞的一面,也必須一刀砍掉。其實這不是真正的尊重。人是有本質的,英雄也不例外。就說林則徐,本質上他首先忠的是君國,其次才是心系黎百姓。所以,他禁煙首先想的也不是救病夫草民,而是為了阻斷白銀外流以及保全大清的基本國防力量。

不是純粹的高尚,但足以稱得上心繫天下。有了這個認知,再看林則徐晚年提倡種植鴉片,一點不顯得突兀,更不會有顛覆之感。林公最值得後世尊重不是因他而燃的虎門濃煙,而是他後來的痛定思痛,知恥後勇,敢於睜眼看世界。事實上,正是在林則徐的倡導下,自1860年開始,雲貴川開始試點種植鴉片,然後迅速向全國擴展開來,截至1882年,達到了什麼樣的局面呢?大清不僅實現了鴉片的自給自足,並且開始向歐美返銷。最終,鐵腕虎門銷煙沒達成的一個重要目標——終止洋人對華鴉片貿易,讓這一辦法辦成了。

這一切,林則徐沒看到,但沒看到也是他最好的結局,因為這並不值得欣慰!因為黎民百姓還在受毒害。林則徐雖然被稱之為「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仍舊改不了林則徐是一個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忠君愛國的思想仍舊在他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他首先能想到就是維護清朝的統治,而不是革清朝的命,哪怕清朝已經腐朽不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魅力空姐愛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魅力空姐愛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