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為什麼比不過一個伊利集團?

這個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為什麼比不過一個伊利集團?

來源:公眾號【海外眼】

郭德綱經常在相聲里調侃于謙的岳父是蒙古國海軍司令,惹人發笑,那麼蒙古海軍是個什麼梗?

蒙古作為世界第二大的內陸國家,根本沒有瀕海,所謂的「海軍」實力如何?截止2010年,蒙古海軍的編製一共只有7個人,是的你沒看錯,只有7個人……

全部家當包括有三條船、兩門炮、一台發動機……

明眼人都看出來了,蒙古作為一個典型的內陸國家,何來海軍之說?稱之為「湖軍」還差不多。這7個人的主要任務就是運送羊毛、皮革等貨物至俄羅斯(通過庫蘇古爾湖),船長見沒見過大海都不知道。

郭德綱相聲段子中的蒙古國博人一樂,但這個國家在國際上一直是個小透明,人們很少聽到蒙古的新聞。

大家都知道蒙古曾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獨立出去,成為一個國家。

兩國人種相同,同屬於東亞文化。蒙古人心中的英雄——成吉思汗,曾深深影響了中國歷史。

中蒙本來血脈相連,但是,近年來中蒙關係微妙,蒙古人反華情節嚴重,同樣的,中國人也不怎麼把蒙古看在眼中。

除了蒙古族,外蒙對很多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對於蒙古國的城市,大部分人只知道烏蘭巴托,還是從《烏蘭巴托的夜》那首歌知道的。

烏蘭巴托之夜降央卓瑪 - 天下最美的女中音

不過,這也使這個國家產生一種神秘感。

曾經是中國領土的外蒙古和內蒙古比較,差距大到難以置信

蒙古國,領土面積為150多萬平方公里(大概是中國新疆那麼大),人口卻只有300多萬,是世界上最地廣人稀的國家之一。

說到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人們常常把外蒙與內蒙相比較。

最簡單的就是看GDP,2016年蒙古國的GDP是110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幣大概是715億,人均GDP是3491美元。

內蒙古的GDP大概是18632億元,相當於蒙古的26倍。

經濟實力誰強誰弱,一目了然。蒙古國的經濟總量甚至比內蒙古自治區的巴彥淖爾還要小。

之前甚至有個段子說,蒙古國整個國家的GDP連中國一個上市公司——伊利集團都不如。

而這也非空穴來風,伊利股份在2016年已市值過千億,蒙古GDP卻只有110億美元……

那麼,蒙古的經濟為什麼那麼差?

1

人口少資源多

一手好牌被打爛了

其實,上帝本對這個國家不薄,蒙古坐擁礦產資源非常豐富。

已發現和確定擁有80多種礦產,其中銅礦儲量20多億噸,黃金儲量達3400噸,煤礦儲量達3000億噸,石油儲量達80億桶,鐵礦儲量為20億噸......

可以說這是一個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按理說,蒙古的經濟模式應該是對標澳大利亞那種水平,然而,這些年蒙古硬生生混成了貧窮國家。

蒙古棚戶區:窮人買不起城裡的房,就在郊區圈個院子(大概土地很便宜),然後搭個蒙古包住下,等有錢了再建房子。

受限於落後的科技水平和運輸條件,蒙古礦產的開採程度並不高。加上人力、人才資源有限,這些礦產很多是中國的科技人員在幫他們開採。

蒙古國也知道與中國合作有利,因為它作為一個內陸國家,沒有出海口,再豐富的地下資源也運不出去。因此開通到我國北方港口的貨運列車,將豐富的煤炭、鐵礦等資源銷往世界就成為蒙古最經濟的選擇。

但是由於中蒙之間的歷史恩怨,蒙古國人有很大的排華情結。他們既想利用中國的資本和技術發展本國經濟,又害怕中國會控制他們的經濟命脈。他們倒是更願意引進日本、韓國等企業,以抗衡中國的經濟影響力。

一位去過蒙古國旅行的中國人談道:「蒙古國人民愛極了韓國人——滿大街都是韓國貨、韓國超市、韓國汽車,更愛日本人,但是惟獨痛恨中國人。」

韓國廣告牌佔據了烏蘭巴托街道的顯著位置

但是,近年受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的影響,以礦產出口為支柱的蒙古經濟受到嚴重打擊,政府負債率居高不下。

蒙古國的另一個支柱產業,是畜牧業。

身為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蒙古北部是山脈,南部是戈壁沙漠,西部也是群山環繞,草原覆蓋面積廣。蒙古國素有「畜牧業王國」之稱,畜牧業產值占農牧業總產值的80%,占出口收入的10%。

然而,由於過度放牧和草場退化,近年來,蒙古國超過40%的國土已經荒漠化,且荒漠化的速度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前景仍不容樂觀。

2

緊抱蘇聯大腿

沒有形成自己的工業體系

蒙古國也曾有過輝煌,在2011和2012年,經濟增長率達到17.3%和12.3%,是當時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然而好景不長,蒙古國2016年GDP增速為1.2%,2017年GDP增速為3.8%。

蒙古經濟結構的單一性,決定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復甦之路是非常艱辛的。

之前蒙古一直抱蘇聯的大腿,被稱為蘇聯的「第16個加盟共和國」,對蘇聯經濟的依賴性很強,沒有完成自己的工業化進程。

蘇聯支援給蒙古的汽車,他們自己當然是不能生產的

以他們的錢幣為例,他們錢幣是圖格里克,他們自己是沒辦法印製,只能委託外國公司來製作。

圖格里克和人民幣的匯率大概是375:1,最大面值的20000合人民幣大約是53元。

蒙古國不僅在軍事、經濟上依賴蘇聯,在社會、文化上也全盤蘇化,甚至摒棄自己的民族語言,全國學習俄語。

就連自己的蒙語文字都換成了俄語中使用的西里爾字母,最近幾年傳統蒙文也有一些恢復,但遠遠不是主流。

3

民間反華情緒嚴重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作為夾在中俄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內陸國家,蒙古國的定位確實很難。

因為兩個大哥都不能得罪:一個是政治軍事大哥,一個是經濟大佬。

所以蒙古作為中俄之間的戰略緩衝區,很難向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加上蒙古國現在的政治並不太穩定,對外交往也不算活躍,所以在國際上的聲音很小或者沒有。

蒙古的政治高層變換不定,讓中國在蒙古國的投資很難持續。

多年受前蘇聯的影響,蒙古對中國的警惕甚至仇視的心態從民間到政府層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蒙古民間甚至出現一些崇尚希特勒,仇視外國人的極端組織,反華情緒嚴重,蒙古婦女一旦與中國男性接觸,就可能被剃了光頭。

更要命的是,蒙古國有元朝的夢想,總認為包括內蒙在內的廣大中國土地是他們祖先的,而生活在內蒙古的同族同胞居然聽從中國的,所以蒙古的排華情緒比較嚴重。

蒙古民間還流傳一個說法:「五星紅旗上的4顆小星被解讀為香港、澳門、台灣和蒙古。一旦台灣統一了,下一個目標就是蒙古。」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中國收回蒙古的恐懼……

2016年,在與中國談判獲取援助的關鍵時刻,蒙古還作死玩政治投機,不顧中國反對,邀請達賴到蒙古國訪問。結果就是,中國不得不中止援助談判和限制煤鋼進口。

為挽救經濟,頭腦簡單的蒙古國拚命增發貨幣,導致了貨幣暴跌,加劇了外資的出逃,令國家經濟徹底崩潰,貨幣變紙。

2017年,蒙古經濟一度接近崩盤,連公務員工資都支付不起,居然到了建議發起募捐活動還外債的地步。從8歲小孩開始,每個公民要向國家捐款,甚至捐出黃金、馬匹。

在經濟無法彌補的情況下,蒙古國終於低頭,蒙古外長向中國道歉,並做了保障。

2017年2月,為穩定蒙古國經濟、防止其徹底崩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蒙古國提供了55億美元貸款。

其中,中國人民銀行向蒙古國續簽了150億元人民幣(約合22億美元)的本幣互換協議,在55億美金的救助包中,佔比超三分之一。

其實,蒙古國高層也不是不清楚,他們國家的發展希望在中國,中蒙兩國加強經濟交流,互利共贏,才是一條正途。

最近,蒙古國總統也在青島上合峰會露面,正在積極尋求參與「一帶一路」倡議與本國的「草原之路」對接。

有專家指出,中蒙兩國應為東亞的美國和加拿大,兩國人民通行便利,貨物自由來往,交通和金融來往沒有障礙,這對兩國都有好處。舍此之外,實在想不出蒙古國能有更好的前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眼 的精彩文章:

面積不過美國1/270的荷蘭,是如何養活全世界的?
人生苦短,若不來「上帝的後花園」走一遭,豈不是白活了

TAG:海外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