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飛豹曾經的競爭者,殲轟8為何失敗?先天缺陷嚴重,最終被迫下馬

飛豹曾經的競爭者,殲轟8為何失敗?先天缺陷嚴重,最終被迫下馬

原標題:飛豹曾經的競爭者,殲轟8為何失敗?先天缺陷嚴重,最終被迫下馬


(本文所用CG圖均為網易談兵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上世紀70年代,中越西沙海戰中,中國海軍雖然獲得了勝利,不過,也徹底暴露了中國海軍航空兵缺乏空中支援的問題。


當時,解放軍裝備的各型戰機基本沒有對地和對海攻擊作戰能力,轟5和轟6要麼航程太近,要麼機動性能太差,加上無法適應高強度作戰需求,中國海軍急需一款具備戰鬥轟炸能力的殲擊轟炸機。

因此,中國多家航空製造商開始拿出自己的設計方案,其中包括南昌飛機製造廠設計的可變後掠翼強6強擊機、西飛設計的殲轟7「飛豹」殲擊轟炸機,以及沈飛研製的殲轟8殲擊轟炸機。


當時,沈飛已經成功研製出早期殲8戰機,殲8設計上參考了殲7戰機,裝備兩台渦噴-7甲發動機,加長了機頭,提高空戰性能,不過依然採用了機頭進氣方式,可以將殲8看成是放大版的殲7。


在拿出殲轟8設計方案的時候,中國已經接觸了前蘇聯設計的米格23戰機,因此,利用米格23的部分技術來改進殲8戰機,成為殲轟8發展中的一個可以選擇的方向。


殲轟8以殲8為基礎展開設計,機頭設計上參考了米格23的設計方案,將殲8的機頭進氣方式改進為兩側進氣布局,這是殲轟8技術上的一大突破。

在機身設計方面,殲轟8採用兩側進氣方式,機翼採用三角翼常規布局,機身相比較殲8略有縮短,主要是為了增強低空、低速方面的機動性能。


殲轟8的動力系統,採用的是國產渦噴-7甲型渦輪噴氣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和殲8戰機是同一型號,是中國在前蘇聯Р-11發動機基礎上仿製和發展的一款軸流式雙轉子帶加力燃燒室的渦輪噴氣發動機。


殲轟8之所以採用渦噴7甲發動機,而沒有採用仿自英國「斯貝」Mk.202的渦扇-9和推力更大的渦扇-6,主要是因為殲轟8是在殲8基礎上研製的,體型和殲8類似,加上和殲8實現發動機通用化,方便後續對殲轟8的維護保障。


發動機是中國航空工業至今最大的難點之一,雖然渦噴7甲可以解決殲轟8的動力問題,但是畢竟是一款第二代戰機裝備的型號,而且在設計上還偏重於高空高速性能,不管是油耗率、推重比、最大推力等方面,渦噴7甲性能方面存在的不足,限制了殲轟8的後續發展。


殲轟8主要的作戰任務是對地、對海攻擊,兼顧一定的防空自衛能力,除了搭載一門23-3式航炮,其機身武器掛架最多可掛載4.5噸彈藥,包括各型航空炸彈和火箭彈發射巢,對海攻擊時則還可以掛載鷹擊-81式空艦導彈,為了強化自身防衛能力,執行部分制空作戰任務時,可掛載霹靂-2和霹靂-5空空導彈。

不過,殲轟8最終敗給了西飛的殲轟7戰機,主要原因是作為一款殲擊轟炸機,殲轟8卻立足於高空高速的殲8來研製,由於執行的是殲擊轟炸任務,因此,殲轟8更多的考慮載彈量、航程、低空低速性能等與對地攻擊相關的能力,而這些正好是殲8戰機的軟肋。

此外,殲轟8還面臨子系統研製速度嚴重滯後的問題,最終殲轟8被迫下馬,其相關研製技術應用到了沈飛後續研製的殲8II戰機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兵 的精彩文章:

東風41第十次試射成功意味什麼? 已通過全部性能測試, 或明年列裝
殲轟7A再次征戰「航空飛鏢」!有了殲16,為啥不退役殲轟7?

TAG: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