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彭羕深受法正龐統器重,被劉備委以重任,為何諸葛亮要置其於死地

彭羕深受法正龐統器重,被劉備委以重任,為何諸葛亮要置其於死地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彭羕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主人公名叫彭羕。原文如下:

羕於獄中與諸葛亮書曰:「仆昔有事於諸侯,以為曹操暴虐,孫權無道,振威暗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與興業致治,故乃翻然有輕舉之志。會公來西,仆因法孝直自衒鬻,龐統斟酌其間,遂得詣公於葭萌,指掌而譚,論治世之務,講霸王之義,建取益州之策,公亦宿慮明定,即相然贊,遂舉事焉……至於內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討曹操耳,寧敢有他志邪?孟起說之是也,但不分別其間,痛人心耳。」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彭羕在獄中寫信給諸葛亮說:「以前我奔走與諸侯之間,認為曹操暴虐無道,孫權不守道義,劉璋愚暗軟弱,只有主公具備王霸氣度,可以與他一起振興漢室,所以我才有了高翔遠舉、奮發向上的志向。

正巧主公來到蜀中,我通過法正自薦於主公,再加上龐統的溝通安排,我才得以與主公在葭萌相見。我們談得非常融洽,縱論天下大勢,講述王霸之略,我還提出了奪取益州的策略,而這正是主公所需要的,對此非常贊同,於是便成就了今天的事業。

至於我與馬超所說的你主外我主內之類的話,不過是要馬超在北部邊境立功,為主公效力,共討曹賊而已,哪裡敢有別的想法?馬超彙報這些話是對的,但他不加分析,不作說明,真讓人痛心!」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彭羕口中的「指掌而譚」,意為打著手勢進行交談,比喻交談非常融洽。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國策·秦策一》中的「見說趙王與華屋之下,抵掌而談。」

說完了成語,再來說說這個故事的歷史背景。彭羕,是漢末益州名士。劉備與劉璋爆發益州爭奪戰期間,彭羕依附了劉備,並受到發生和龐統的器重,並將其推薦給劉備。劉備對彭羕的評價也很高,「數令羕宣傳軍事,指授諸將,奉使稱意,識遇日加。」劉備奪得益州後,彭羕被任命為治中從事,足見劉備對其的重視程度。

不過,諸葛亮對彭羕卻並不看好。他多次密奏劉備,指責彭羕有二心。久而久之,劉備對彭羕逐漸疏遠,後來乾脆將其降級到江陽擔任太守。彭羕對此非常不滿,在馬超面前發泄。據《三國志·彭羕傳》載,彭羕在與馬超的談話中曾經說出「老革荒悖,可復道邪……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之語,不僅表達對劉備的蔑視,還唆使馬超背叛劉備。

彭羕的這番話讓原本就在劉備手下很不如意的馬超非常擔心,唯恐自己受到牽連,便將這些話彙報給劉備和諸葛亮。劉備大怒,將彭羕逮捕治罪。彭羕在獄中寫信給諸葛亮,對自己的言語進行詭辯。不過,諸葛亮並沒有因此在劉備面前替彭羕求情。沒過多久,彭羕被處死,年僅三十七歲。從彭羕的行徑來看,他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怪不得諸葛亮。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謀士系列之六二:此人不但被譽為謀主,還成了曹操的兒女親家
張昭為何不受孫權待見,除了立場之外,還有一重要原因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