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的航空發動機的歷史,看看走了多少彎路

中國的航空發動機的歷史,看看走了多少彎路

中國的航空發動機的歷史,應該從1956年開始,渦扇-6型航空發動機是我國於六十年代始研製的第一種推重比為6一級的軍用加力渦扇發動機,於八十年度初停止研製,未能投入使用,但在中國航空工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橫跨近20年,整個國家不僅在渦扇六上燒掉了海量的金錢和物資,每個人都知道渦扇六指標太高(12.6噸推力,和太行發動機定型的指標一樣高)、設計嚴重不切實際,最後根本不可能研製成功。但是項目還是持續了20年,一直到1982年項目下馬,所有參與研究開發的人員,升官發財,唯有渦扇6靜靜的停在庫房裡,被人永久忘記。

1970年代,中國就從英國引進第一代的渦扇發動機斯佩。"按合約,英國向中方轉讓轉讓了全套的斯佩發動機技術,並派遣專家提供技術援助。在英國全套技術轉移下,中國花了20年想盡各種辦法還是造不出來,所有的飛豹都是靠當年英國原裝進口的斯佩。到了1990年代晚期,中英關係解禁,中國首先就要求英國幫中國恢復斯佩的生產,好不容易找到退休的工程師要他們到中國幫忙,結果還是造不出來,只好從英國的倉庫裡面找到幾棵當年賣不掉的庫存貨,性能居然比中國新造的還好,在這些白髮蒼蒼的英文工程師幫忙下,中國總算能生產4-50年前英國老掉牙的斯佩發動機

太行發動機於1978年預研,1987年立項,2005年12月28日完成設計定型審查考核,歷時27年,全面仿製蘇聯al-31發動機。花費超過40億研究經費,研究出大修時間為150小時的航空發動機。在實際使用時,太行發動機的渦輪葉片經常出現過熱裂紋,甚至破裂飛散。於是,太行發動機有了噴零件發動機的美譽。太行」WS-10B改進型發動機的推比達到空前的8.5至8.8,使用壽命達到1200至1500飛行小時,只相當於美國90年代F-110的水平。

美軍F-22A隱身戰機所採用的F-119渦扇發動機為例,所以它的推重比達到10,在迎風面積較小的情況下,最大加力推力超過15噸。所以,美軍F-22A隱身戰機能以1.7倍音速進行超音速巡航;F135是由由美國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研製的加力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超過18噸。而中俄的四代機殲20、T-50隻能暫時採用第三代渦扇發動機,要等待第四代發動機研製成功,飛機才能真正完成研製。

科學研究就應該從材料工藝要求低、結構簡單的型號做起;然後一點一滴的搞清楚這個東西每個部件是怎麼運轉、怎麼配合的;通過一點點嘗試修改它們的設計,找到其中的規律,自己總結出一套理論出來;最後就能根據自己的材料和工藝水平,做出力所能及的最可靠性能最好的型號了。

美國工業已經起步300多年了,中國工業正常起步才40年。美國從德國掠奪了大量的科研人才,用了70多年的時間,才研發出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我們從一窮二白,研究出差一些的航空發動機,已經不容易了。不要奢求太多,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總會趕英超美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七聊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小七聊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