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延禧攻略》女主一路升級打怪,誰能想到最大贏家竟然是他?

《延禧攻略》女主一路升級打怪,誰能想到最大贏家竟然是他?

《延禧攻略》自開播以來廣受好評,女主魏瓔珞一路披荊斬棘、升級打怪來到富察皇后的身邊,成為皇后娘娘的「最佳CP」。

想必現在,各位吃瓜群眾最關心的頭等大事只有一件:魏瓔珞到底第幾集才能當上令妃啊?!

圖 / 微博

但是,小美最在意的卻是隱藏在這群宮斗女人們背後的終極大boss——乾隆皇帝。不是因為溫柔賢淑的皇后終生只鍾情於他,也不是因為魏瓔珞一路開掛晉陞,最終將成為他的「令妃」。

而是因為,這位乾隆帝,實在是個「很有故事的男同學」啊!

第一樁就是他被大眾瘋狂吐槽的「農家樂審美」。(乾隆:放肆!)

圖 / 微博

不過事實上啊,審美這個東西本就各花入各眼,沒有什麼統一的標準。而乾隆瓷器在技術上的水準之高其實超乎大眾想像,已經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

深受喜愛的《富春山居圖》被乾隆題滿了字

其次,乾隆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彈幕第一人」,對於欣賞的作品,他不吝誇讚的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雖然在表達方式上略微粗暴了一些……

乾隆帝寫字像 圖 / 網路

再者,乾隆還是中國詩史上創作量排第一的詩人。雖然他創作的四萬多首詩里,幾乎沒有什麼佳作,但其中有一百多首,感情真摯動人,它們共同的主題,都是悼念富察皇后。(在追劇的大家有沒有覺得有一點感動呢…)

最後,咳咳,還是要回歸主題。乾隆的另一重身份,就是滿清第一美食大V

圖 / 網路

當年,乾隆爺六下江南,借著微服私行、體恤民情之便,吃遍南方美食,碰上合口味的廚師,還能直接帶回自己的御膳房。可以說,乾隆皇帝是一枚高級吃貨了。

也因為乾隆皇帝愛吃,在民間吃過很多美食,眾多商販店家紛紛拿乾隆做招牌,不管情況是否屬實,總能稱讚自家的招牌菜是「乾隆皇帝吃了都說好的!」

圖 / 微博 @馬伯庸

作家@馬伯庸還曾專門匯總過:乾隆是中國民間美食故事之王,各地有許多民間美食,故事模板都是:「乾隆下江南走到XX迷路,飢腸轆轆,無意中走進一戶人家,吃了XXX,讚不絕口」 。我搜集了幾十個乾隆故事,在地圖上標了一張《乾隆迷路圖》。紅點處都是乾隆曾迷路並遭遇美食之處,皆有網友投稿照片可以佐證。乾隆爺…他真不容易啊!

下面,小美就為大家盤點那些年,乾隆皇帝「代言」過的美食!

松鼠鱖魚

傳說乾隆在揚子江南部時,來到了松鶴樓——那時候,松鶴樓還只是個小館子,門面極小,入口處有個神台,上面放了個寓意招財進寶的多寶魚。那是條鯉魚,象徵著躍了龍門的神魚,絕不能烹制,可乾隆爺卻對那條魚著了迷,說什麼也要吃了它。

圖 / 攜程美食林

機智的廚師發現那條鯉魚的魚頭有點像鼠頭,又聯繫到自家的點名「松鶴樓」中有個「松」字,靈機一動,決定把鯉魚雕成松鼠形狀,還在上菜前在上面淋一層滾燙的醬汁,讓「神魚」發出像松鼠一般的「滋滋」聲,既哄了萬歲爺開心,又可以假裝吃的是松鼠而不是神魚,避免觸犯龍怒。

叫花雞

又說,當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訪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有一個叫花子看他可憐,便把自認為美食的「叫花雞」送給他吃。乾隆困餓交加,自然覺得這雞異常好吃。吃畢,便問其名,叫花頭不好意思說這雞叫「叫花雞」,就胡吹這雞叫「富貴雞」。乾隆對這雞讚不絕口。

5步完成叫花雞! 圖 / 網路

叫花子事後才知道這個流浪漢就是當今皇上。這「叫花雞」也因為皇上的金口一開,成了「富貴雞」。流傳至今,也成了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的名菜。

圖 / 攜程美食林

乾隆魚頭

一日,乾隆忽起雅興,身著便服,獨游吳山。時值清明,江南多雨,乾隆為避雨,躲進山腳旁清河坊的王潤興飯店屋檐下,乾隆又冷又餓,且身無分文,只得推門入店要求店小二提供一餐便飯。店小二見來者如此狼狽,十分同情,取了半個魚頭、一塊豆腐,加了一點豆瓣醬,乾隆因實在太飢餓了,狼吞虎咽,吃得美滋滋的,感到比宮裡御廚燒的山珍海味還可口。

圖 / 網路

回到宮裡後,乾隆念念不忘杭州吳山腳下的這頓美味,幾次叫御廚仿燒,但都覺得不入味。隔年,乾隆再下江南,又來到杭州,他專程到清河坊的王潤興飯店,請店小二再次燒了上次吃的菜,果然口味奇美。為報答店小二的一餐之贈,親筆給他題了「皇飯兒」三字。從此,「乾隆魚頭」名揚四海,成為當家名菜。

白溪豆腐

乾隆十年間,乾隆皇帝私訪江南,途徑白沙,歇宿在村上一家小店。店主是當年和老婦人學做豆腐的曾孫,他不知道眼前的客人是當朝天子,只拿出了水豆腐招待。

圖 / 百度百科

乾隆幾次細味品嘗,越吃越覺得鮮嫩,還想「再來幾盤」。店主又送上三盤,乾隆非常高興,在此歇了九天。臨走前,吩咐備上匾額,親筆題寫「走過天下府,白溪好豆腐」。

店主把牌匾掛在大廳里。有一天,一個翰林來此遊學,見到牌匾,目瞪口呆。店主一一講明後,翰林說:「你可曉得,這是當今天子的手筆。」眾人不解,為什麼把「白沙」寫成「白溪」?店主回憶說可能是當時乾隆皇帝喝了兩杯,錯把白沙寫成白溪。「白溪」便從此傳開。

乾隆石鍋魚

乾隆石鍋魚是石鍋系列菜肴的代表作,在民間流傳已久。其製作方法很是獨特:用一塊大的花崗岩鑿成的石鍋,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在文火慢燉的過程中,礦物質等營養滲透到魚湯中,不僅味道鮮美,關鍵是有益於人體健康,所以這個石鍋並非只是好看。

圖 / 網路

據傳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下江南,至三江口,一日江邊賞景,河風襲來,陣陣香味撲鼻,乾隆遁香望去,見百米之外江邊有一老者,正在用石鍋煮魚,頓生好奇。近至,愈覺其香,頓生食慾,即囑侍從討得一碗。三口下肚,意猶未盡,即囑侍從討其做法。老者笑而不答,棄灶而去。

乾隆百思不解。回京後下詔書查尋老者,江邊老漁翁告之,老者乃巴渝一名士也,失官流落至此,石鍋魚因此傳說而得名。

傳說之所以是傳說,就說明真實性難考,這些關於乾隆和美食的故事也不可太較真啦。不過真真假假,乾隆皇帝的吃貨身份絕對是坐實了。綜合這位皇帝身上的諸多特點,小美還是覺得,這是一位很不一樣的美男子啊……話不多說,追劇去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攜程美食林 的精彩文章:

一塊拿破崙蛋糕究竟有多少層?

TAG:攜程美食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