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沒有這一點,鋼鐵之師如何煉成?

如果沒有這一點,鋼鐵之師如何煉成?

原標題:如果沒有這一點,鋼鐵之師如何煉成?


1



「師出以律」,意思是軍隊一出動,就必須繩之以紀律。


早期的工農紅軍成分複雜,有農民有工人,也有從舊軍閥過來的軍人,有些人沒有完全擺脫落後的風氣和舊軍閥的習氣,會發生一些違反群眾紀律的事。

毛澤東同志敏銳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這種壞風氣如果不馬上糾治,這支隊伍如果沒有紀律約束,和那些舊軍閥有什麼區別?



於是,1927年10月24日,就在井岡山遂川縣荊竹山村,毛澤東同志站在一塊叫做「雷打石」的巨石上,果斷宣布約法三章: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打土豪款子要歸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個紅薯。這就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雛形。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毛澤東等黨和紅軍的領導人,注重用嚴明的紀律帶領這支隊伍,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克服了重重困難,一步步將它打造成攻必克、守必固的鋼鐵部隊。


2



「老闆,我們燒了你家門外幾捆柴,留下3塊大洋作賠——紅軍!」


「老闆:我們吃了你半壇鹹菜,幾根大蔥,燒了幾根柴,共補償你黃豆六升——紅七師機炮連一排條」。


「因為我軍肚子餓了,為了充饑,吃了你的苞米,違反了紀律,現在把兩元錢埋在地里,請收下!」

......


當時老百姓還不了解紅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有些害怕,聽說紅軍來了,就趕緊躲了起來。


部隊的補給耗完,需要補充又找不到物品主人的時候,無奈之下只能先行「借用」,再補上「字條」以示說明。


正是這一張張「字條」,讓老百姓了解了紅軍,體會到了紅軍部隊的紀律嚴明。


「紅軍」這兩個字,逐步成了老百姓心中最響亮的名片,成為超越一切的通行證。


紀律之中有群眾基礎,紀律之中體現人心向背,紀律之中展現出無窮的戰鬥力。



靠著紀律嚴明、愛民護民,這支軍隊一步步走進了老百姓的心坎里,爬過雪山草地,越過急流險灘,突破敵人重兵封鎖、圍追堵截,建立起一塊塊革命根據地。


3


賀敏仁,賀子珍的弟弟,一個17歲的「紅小鬼」,擅自進入喇嘛廟,拿走藏民若干銀元,被處以極刑。


趙桂良,戰鬥英雄,因店鋪沒人,拿了兩匹布、一捆粉條、一沓白紙和幾支毛筆,被執行槍決。


鋼鐵的紀律,碰不得。



一個外出歸隊的騎兵通信員因未就地隱蔽被敵機跟蹤,自己被掃射身亡,也暴露了部隊駐地,在敵機狂轟濫炸下,駐地百姓的房屋和家畜遭受巨大損失。這個騎兵通信員雖然已經犧牲卻仍然被單位記大過一次。


鋼鐵的紀律是軍隊的生命,就是死也要堅守。


黃克功,革命功臣,因戀愛不成,槍殺陝公學員。殺人償命、戴罪立功,面對群眾中兩種意見,毛澤東同志斷然批准處之極刑。


功勞再大,地位再高,也不能觸碰「紀律」這根紅線!



鋼鐵的紀律換來了老百姓的信任、支持、擁護和愛戴,老百姓紛紛奔走相告,這支鐵軍是我們自己的隊伍,是我們自己的子弟兵。

我們黨就是帶領這支完全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鋼鐵部隊,才創造出彪炳史冊的偉大勝利。


4


我軍一貫重視法紀建設,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五統四性」,從把正規化納入軍隊建設的總目標到堅持依法治軍與從嚴治軍相統一……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一次次偉大實踐證明:尊崇法治、嚴明紀律是一個重要的制勝法寶。


91年前,人民軍隊從南昌起義中誕生,到古田會議走向成熟,一路披荊斬棘、成長壯大,靠的就是鋼鐵般的紀律和作風。



如今,「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號角已經吹響,這支軍隊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依然要靠這鋼鐵般的紀律和作風。


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使命任務的呼喚。


習主席提出「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是我們黨建軍治軍的基本方略」「一支現代化軍隊必然是法治軍隊」等等。



這意味著人民軍隊已將法治作為建軍治軍的現代化模式,也鮮明揭示了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法治密碼。

人民軍隊在法治軌道上必將行穩致遠,靠法治手段推進部隊建設必將常治長效。


| 本文系鈞正平工作室原創;作者:許文;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鈞正平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這是我們永遠不能丟的「命根子」!

TAG:鈞正平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