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石渠寶笈中的緙絲書畫

石渠寶笈中的緙絲書畫

緙絲書畫在眾多類別文物中,頗顯獨特性。它以梭代筆,淋漓盡致地再現了書畫作品的風貌。其工藝是用專門的小梭子以彩色絲線分段織緯,一種顏色的緯線並非貫穿全幅,而是採用回緯,形成「通經斷緯」的現象,古人形容「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以緙絲工藝織成的書畫作品,裝裱形式與畫卷相同,只是以緙絲形式展示,彰顯了緙絲工藝的獨特魅力。

明 緙絲趙昌花卉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緙絲織造方法最早始於漢代的緙毛織物,至遲在唐代已開始應用到絲織物上。北宋徽宗皇帝酷愛書畫,重視畫院建設,編纂《宣和畫譜》,宮廷繪畫事業繁盛。受其影響,緙絲開始向純藝術品方向發展。南宋時期,純欣賞性的緙絲書畫在以名家繪畫為粉本的前提下盛極一時,從此開創出一個新的藝術領域。

下拉欣賞緙絲長卷

清乾隆 緙絲仇英後赤壁賦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從現存的緙絲畫作品來看,緙工精緻的作品,除宗教題材的在《秘殿珠林》中著錄外,其餘大多在《石渠寶笈》中有著錄。《石渠寶笈》著錄了清代內府收藏的歷代書畫藏品,緙絲畫被列入書畫類別。

清乾隆 緙絲仇英後赤壁賦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著錄於《石渠寶笈》的緙絲作品,單從題材上看有山水、花鳥、人物和書法等類,其畫風多摹仿南宋宮廷花鳥畫家趙昌、崔白及明代沈周、仇英等名家之作,以力求再現畫品原貌為主旨,真正實現「書畫織物化」。南宋朱克柔、沈子蕃、吳煦及明代的吳圻、朱良棟等緙絲高手,其摹緙作品在追求與原畫形似的同時,更加註重細節的緙織,緙工極為精湛。

清乾隆 緙絲仇英後赤壁賦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緙絲梅花寒鵲圖軸》是沈子蕃不多的傳世品中緙織最為精美的力作之一。在《石渠寶笈》著錄的緙絲畫中,還有一些巨幅作品。它們尺寸雖大,但不輸精緻,一件件作品不僅耗工費時,且緙工細膩精湛,堪稱傑作。《緙絲趙昌繪花卉圖卷》為明代精品,它以趙昌之畫為粉本,緙織牡丹飛蝶、荷花、芙蓉翠鳥和雀梅四組寫生花鳥。

清乾隆 緙絲仇英後赤壁賦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石渠寶笈》著錄的乾隆御筆的緙絲畫佔有一定比例,其作品充分體現出了乾隆皇帝的思想、主張和愛好。緙絲畫在乾隆朝的發展是繼宋代之後的又一個高峰,精美之作多出自江南三織造的蘇州,題材則是圍繞乾隆帝的興趣愛好而作,以他親筆所繪為粉本的作品,構圖疏朗有致,風格清勁秀逸,設色清麗典雅。

清乾隆 緙絲仇英後赤壁賦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御筆的緙絲書法也是《石渠寶笈》著錄中的一部分。乾隆皇帝不僅作畫,還擅長書法,留存作品豐富。現存乾隆御筆緙絲書法,多是在素地上用黑或藍色絲線緙字,以行書為主,筆法溫潤遒勁,緙織精緻細密。《御制十全老人之寶說卷》、《平定台灣告成熱河文廟碑文冊》、《光武大破莽兵於昆陽事卷》、《御筆虞書舜典集傳卷》、《御筆改譯遼金元三史序卷》、《御筆蘇軾超然台記說卷》、《御筆喇嘛說卷》等,均有緙絲作品的版本。

清乾隆 緙絲朱竹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他還擅長臨摹名家筆墨,如《御臨米芾元日帖軸》、《御臨王羲之袁生帖卷》、《御臨蘇東坡帖軸》等墨跡,也多有緙絲作品,其中多幅被《石渠寶笈》收錄。《緙絲御臨米芾元日帖軸》即是此類緙絲御筆書法傑作。

清乾隆 緙絲御臨蘇式米芾帖軸 故宮博物院藏

該作品在緗色地上以藍色絲線緙織米芾之《元日帖》:「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懷可知。展文皇,大令閱。不及他書,臨寫數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氣焰懾人也。」此帖雖用緙絲織成,筆法豐潤,通篇變化有致,一撇一捺,連筆的緙織也格外流暢,有如墨筆書寫一樣,自然天成,好似米芾書跡,筋雄骨毅。畫面鈐有朱文「寶笈三編」、「石渠寶笈所藏」二方印。

清乾隆 緙絲御筆漢柏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在《石渠寶笈》著錄中的緙絲畫均鈐有鑒藏寶璽。上述《沈子蕃緙絲梅花寒鵲圖軸》、《緙絲趙昌繪花卉圖卷》、《緙絲仇英後赤壁賦圖卷》、《緙絲乾隆御筆朱竹圖軸》、《緙絲乾隆御筆漢柏圖軸》等,均鈐有「乾隆鑒賞」印、「宜子孫」印以及「宮殿璽」—「三希堂精鑒璽」或「養心殿鑒藏寶」或「重華宮鑒藏寶」等,在皇室收藏的歷代書畫藏品中定為上等的要鈐蓋這三方印章。

清乾隆 緙絲御制詩花卉圖冊 故宮博物院藏

不僅如此,由於《石渠寶笈》是編纂時間跨越乾、嘉兩朝,分為初編、續編和三編的大型書畫著錄書,因此,在一些緙絲畫上會鈐有「乾隆御覽之寶」和「嘉慶御覽之寶」, 由皇帝親賞的加鈐「乾隆鑒賞」或「嘉慶鑒賞」或「宣統鑒賞」印。在《石渠寶笈》初編著錄的緙絲書畫,都鈐有「乾隆御覽之寶」和「石渠寶笈」二璽,那麼收錄在續編和三編的緙絲畫,會鈐「寶笈重編」或「寶笈三編」等印,因此一幅緙絲畫上會鈐有多枚印章。

清乾隆 緙絲御制詩花卉圖冊 故宮博物院藏

我們從印章中也可以看出,一幅作品在皇室收藏書畫作品的地位及其重要性。由此可知,在《石渠寶笈》中著錄的緙絲書畫,緙工精細,技法絕倫,是緙絲書畫類的精品,同時,最晚不過嘉慶時期—這也是對作品斷代的一個依據。

南宋 沈子蕃 緙絲梅花寒雀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緙絲書畫,大多出自蘇州,蘇州每年都要採辦。緙絲產品若干批解往京城,包括實用品和欣賞品,數量之多前所未有。特別是清代緙絲書畫主要以乾隆時期為主,究其原因,與乾隆帝的文化素養有關。清代滿族人一統天下,但歷任皇帝從小均接受滿漢文化的教育,他們對漢文化有著深厚的情結,對書畫藝術亦多有喜愛。因此,清初的書畫收藏由私家逐漸轉向內府,乾隆皇帝對書畫藝術更是情有獨鍾,將宮廷收藏的歷代名人字畫及自己的御筆字畫編纂成大型著錄文獻《石渠寶笈》和《秘殿珠林》。乾隆自幼受滿漢文化熏陶,成人後著書立說,吟詩作畫,六十年間竟寫詩四萬餘首,而詩文也是其從政的寫照。他擅長書法,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書法鑒賞家,在宮中專門修葺「三希堂」,並為此寫有《三希堂記》讚譽「三王」書法,御臨名家書法也是乾隆雅好。他還常常揮毫作畫,雖未達到一流畫家水準,但也有其個人風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傳說薛仁貴四代元帥,薛家到底有多牛?
「趣談歷史」郭子儀再造大唐,兩代皇帝親口承認!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