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無人超市盛極而衰?轉型新零售切忌盲目跟風

無人超市盛極而衰?轉型新零售切忌盲目跟風

從開始的遍地開花,到後來的整改歇業,無人超市可謂是曇花一現。這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一味跟風、投機取巧者最終都將被淘汰,技術的落地還是應該腳踏實地,落到實處。

2016年,美國零售巨頭亞馬遜就曾推出過無人便利店AmazonGo,但仍局限在亞馬遜西雅圖總部供員工測試使用,不對外開發。

2017年6月,號稱全球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可規模化複製的24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繽果盒子」(BingoBox)登陸上海。

如今,京東又在印尼開設了第一家無人超市,並且已經正式投入運營。這是京東在東南亞開設的首家無人超市,這也標誌著京東首次嘗試將無人商店技術推向海外。

隨著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的遍地開花,相關市場在過去兩年獲得了快速發展。業內人士表示,無人超市的出現一方面預示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對公民素質與誠信問題提出了挑戰。

無人超市因何而火

從「阿里無人超市」落地開始,各種智能、無人便利店逐漸成為新零售中的熱點分支。像巨頭亞馬遜Amazon Go和阿里「淘咖啡」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這不僅讓無人便利店的概念廣為人知,更是催生了一批無人便利店,以及一大波融資熱潮。

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7中國無人零售商店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無人零售商店交易額預計達389.4億元,未來五年無人零售商店將會迎來發展紅利期,2020年預計增長率可達281.3%,至2022年市場交易額將超1.8萬億元。

無人超市之所以一時間獲得資本與市場青睞,主要還是因為其在商品可觸達度和購物便捷性上有著獨特優勢。比如開放貨架式無人便利店裡的商品種類多、可供自由選購,且24小時營業,更小的體積使其可以離用戶更近、成本更低,從而快速滲透到更多場景,可以說兼具傳統便利店和封閉貨櫃機的所有優點。

從構想上來看,其實無人超市的確貼合當前新零售時代發展趨勢,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消費市場的新需求,尤其是在新零售、無人零售這些概念的推動下,無人超市顯得順勢而生。

無人超市曇花一現

不過無人超市的發展終究只是曇花一現,由於技術及市場的不成熟,以及發展過程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從根本上限制了無人零售的發展。

要知道,無人超市在營銷、補貨、整理貨架、清潔等環節仍是需要人工操作的,再加上無人店技術成本高,這就大大增加了無人超市的運營成本,給其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另外像是無人超市中運用的人臉識別、RFID等技術還處於初級探索階段,導致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體驗感大大降低;當然,缺少了人與人的交流環節,也讓無人超市不能夠普通商店那樣有人情味兒。

隨著各種問題的日益突出,無人超市也紛紛面臨整改停業。比如近日濟南泉城廣場的24小時無人超市關門了,裡面的貨物和設備已被清空;此前長沙市解放東路孚利購24小時無人值守智慧店業已搬空歇業。

業內人士分析,無人超市、無人店鋪如果一味地以「無人力」為目標,把商業創意等同於市場需求,很可能會陷入跟風的困境,而忽視了消費者真正需要什麼、市場真正缺乏什麼,這也是為何在無人市場高歌猛進的同時,一些無人超市、便利店紛紛停業的原因。這也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一味跟風、投機取巧者最終都將被淘汰,技術的落地還是應該腳踏實地,落到實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智能機器人如何發展?這些巨頭給我們答案
早教機器人市場火爆,做大做好還需從這幾點入手!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