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拓斯達:打造領先智能製造綜合服務商

拓斯達:打造領先智能製造綜合服務商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拓斯達:定位智能製造綜合服務商,業績持續高成長

拓斯達定位智能製造綜合服務商,採取「硬體(載體)+軟體(驅動)+集成服務(渠道)」路線全方位打造競爭優勢。公司從事注塑機輔機起家,2011年成功向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依託三角陣式營銷模式深挖客戶需求,獲得龐大客戶基礎,打造機器人生態圈。公司發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實現歸母凈利潤7000-8100萬元,同比增長28%-48%。近年,公司營收增速均保持在40%以上,2012-2017年歸母凈利潤複合增長率高達41%,未來有望持續較高水平。

工業機器人:國產化推進,國內領先企業迎來黃金髮展期

根據GGII數據,預計2017年中國機器人銷量達13.6萬台,同比增長56%。我們預計未來3年機器人市場複合增長率達20%左右,到2020年有望達1511億元。同時,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工業機器人投資回收周期不斷縮短,目前僅2年左右。隨著機器人本體及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的推進,成本降低(投資回收期縮短)、人工替代、進口替代的加速,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領先企業有望迎來黃金髮展期。

拓斯達:銷售研發雙管齊下,完善產業布局,打造核心競爭優勢

(1)公司由行業工程師、工藝工程師及各區域銷售人員組成三角陣式銷售模式,深挖客戶需求。這一模式打破了供應商標準化產品與下遊客戶個性化需求不匹配的局面,促進公司業績快速增長。

(2)公司研發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加強核心技術培育,2017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15%,占營收比重5.7%。目前公司掌握了工業機器人的核心技術之一控制技術,並在機器人視覺研發獲得突破,實現機器人與機器視覺無縫對接。

(3)公司通過外延併購完善產業鏈布局。通過收購野田智能將業務渠道擴展至汽車製造領域,有望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此外,公司收購武漢久同20%股權,通過合作研發掌握了伺服驅動技術。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公司為工業機器人領域後起之秀,致力於打造智能製造綜合解決方案。隨著公司募投項目逐步投產、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能源業務趨於成熟,我們看好公司未來業績持續較高增速。我們預計2018-2020年,公司營收分別為人民幣12.1/17.4/23.6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0/2.8/3.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4%/43%/34%。EPS分別為1.52/2.17/2.92元,對應PE分別為27X/19X/14X。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市場需求不達預期的風險;國產替代進程不達預期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喜達屋物業信託稱將以25.6億美元收購GE能源金融部門
無人駕駛汽車變身銷售終端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