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科學家實現無創活體多重成像

科學家實現無創活體多重成像

來源:中國科學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張凡團隊研究提出將近紅外熒光壽命成像技術運用於活體多重檢測中,有望成為一種全新的腫瘤精準診斷方法。8月6日,這項重大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同時,該雜誌對該工作進行了專題新聞報道和評述。

目前,對組織進行切片仍為臨床醫學中診斷腫瘤的主要方法。然而在這一診斷方法的背後,卻隱藏著諸多風險與隱患。那麼,未來能否開發一種全新的技術,無須通過手術切片操作,就可以無創地實現腫瘤精準診斷?

專家表示,這項成果為以上難題的攻克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可能。

熒光成像不僅具備了實時性和高空間解析度等特點,還能通過多個不同波長的熒光信號,實現多個待測物的同時多通道檢測。

然而,這一成像技術在實際活體多重成像應用中的效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為此,張凡團隊提出了「基於時間維度的多重成像法」,利用在近紅外第二窗口區具有熒光發射的稀土納米探針熒光壽命信號實現活體多重成像。

研究人員發現,熒光壽命的數值具有較好的穩定性,並不會因為生物組織深度的改變而改變。同時,利用能量延遲供給以及對發光離子的濃度進行分別調控,該團隊實現了在單一波長下對熒光壽命進行3個量級以上的精確調節,最終,成功將這一新型成像技術應用於乳腺癌腫瘤的精準診斷,其對多個腫瘤標誌物的定量檢測結果與臨床醫學傳統檢測技術獲得的結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較於傳統臨床診斷技術一次只能對一種腫瘤標誌物進行檢測的限制,張凡團隊提出的時間維度成像方法可以同時定量多個腫瘤標誌物,顯著提高了檢測的效率。同時,時間維度成像法還以「拍照」的形式取代了原本的活檢手術,不僅可以直接避免腫瘤細胞轉移的風險,同時降低了傳統方法在組織切片、處理和評估過程中可能造成的人為誤判風險,有望成為一種新型的無創腫瘤診斷方法。(生物谷Bioon.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國丹白癜風醫院 的精彩文章:

反覆燒開的水有害健康嗎?白癜風患者應該怎麼避免喝水誤區呢?
這四種早餐食物,白癜風患者也許你需要遠離

TAG:北京國丹白癜風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