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兩隻腳,你怎麼老是盯著一隻崴?
作為一名愛美女性,可以說什麼樣的時髦我都能趕!只要我跑得夠快,老土就追不上我!但是!在通往時尚女魔頭的這條路上,我、崴、腳、了!
高跟鞋:怪我嘍 | giphy
因為經常崴腳,我不能穿高跟鞋,有時候穿平底鞋也會崴……
經常崴腳的人會發現 : 當你經歷過一次比較嚴重的崴腳事故後,如果再次崴腳,一般還會是那隻腳。有些朋友甚至會經常性地扭傷同一隻腳。
心疼我的jio | giphy
醫學上,還真有這麼個專業名詞,叫「慢性踝關節不穩」(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通俗一點又叫做「習慣性崴腳」,就是指同一個人的同一隻腳經常扭傷。在崴過腳的人中,40%的人會發展為習慣性崴腳。
結構和功能受損,造成習慣性崴腳
這種反覆性的腳踝扭傷,一部分是由於先天性的發育不良,但更多的是發生在某一次嚴重的崴腳事故後。
至於為何嚴重扭傷後容易形成「習慣性崴腳」,需要從功能和結構兩方面來說。
「功能性不穩」,是指嚴重崴腳後,踝關節中連接大腦的「感受器」會因此受損,於是當腳踝再次失去平衡時,感受器沒辦法很快地將信息傳遞給大腦,因此身體不能及時地做出保護動作。往往是已經崴腳了,大腦才收到消息:「啊!不好!要崴腳了!我要制止!」然而為時已晚,扭傷已經再次發生。
踝關節外側韌帶斷裂 | 圖蟲創意
「結構性不穩」,或者稱「機械性不穩」,多是因為嚴重崴腳不僅僅損傷了關節周圍的軟組織,連韌帶也發生了拉傷或者斷裂。由於肌肉的恢復速度比韌帶快,所以很多時候,你以為的「痊癒」只是外表的好轉,而韌帶並沒有完全恢復。這時候,若後續保養不當,韌帶會持續鬆弛,關節也會不穩,造成此後頻繁崴腳。於是你會有一種腳踝「鬆了」的感受,就像用力過猛的皮筋失去了它原本的彈性。
扭傷成習慣,生活與健康都受影響
不同於輕微的扭傷,「習慣性崴腳」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的損傷,不僅會給日常活動帶來麻煩,還會造成一系列的健康隱患,比如它會增加骨質增生、關節炎症等的風險,還容易誘發骨折。這些疾病則會進一步增加崴腳的風險,由此形成惡性循環。若是一直不予重視,發展到晚期,可就只能通過手術來補救了。
X光下的踝關節置換術 | boneschool.com
不過,雖然複發的可能性很高,但如果第一次崴腳後,能夠正確及時地治療,「習慣性崴腳」發生的概率可以顯著降低。因此,一定要重視第一次崴腳後的護理。即使已經不疼了,也不意味著就沒事了,要儘早在專業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做一些康復訓練,減輕後續傷害。如果錯過了第一次崴腳後的護理,請從現在開始重視起來。
常規處理加康復訓練,避免反覆受傷
無論是第一次還是再次扭傷,首先,相應的常規處理必不可少——
休息。扭傷後盡量坐著或躺著,若是必須要走動,也不要太劇烈。
冰敷。崴腳後可以冰敷患處,以止痛和消腫。但冰敷的方法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目前也存在著一些爭議,因此具體的情況還需要醫生的指導。
抬高。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將腿抬高,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恢復。
包紮或手術。若遇到韌帶拉傷嚴重或是斷裂的情況,一定要儘快去醫院,固定包紮或者手術。
醫生對受傷的腳踝進行包紮 | 圖蟲創意
此外,應選擇更為合適的鞋子。有證據表明,加固型的鞋子可以幫助預防腳踝受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選擇半剛性材料或是系帶的鞋子來減少崴腳的幾率。平日里運動量較大的朋友,建議同時佩戴護踝,以增加關節的保護。
圖 | giphy.com
最後,一定要及時向物理治療師尋求幫助,以便評估傷情、制定訓練計劃,自我鍛煉的方法往往簡陋、不規範、沒有個體針對性,也無法考慮韌帶、肌肉、骨骼等各方面的情況,建議只作為專業康復訓練的輔助。
康復訓練貴在堅持,要記住,擁有健康的腳踝,才能肆意地奔跑!
參考文獻:
[1].Hershkovich O, Tenenbaum S, Gordon B, et al. A large-scale study on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in young adults. J Foot Ankle Surg. 2015 Mar-Apr; 54(2):183-7.
[2].Chen H, Li HY, Zhang J, Hua YH, Chen SY. Difference in postural control betwee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and mechanical ankle instability. Foot Ankle Int. 2014 Oct; 35(10):1068-74.
[3].Gehring D, Faschian K, Lauber B, et al. Mechanical instability destabilises the ankle joint directly in the ankle-sprain mechanism. Br J Sports Med. 2014 Mar; 48(5):377-82.
[4].Liu SH, Jason WJ. Lateral ankle sprains and instability problems. Clin Sports Med. 1994 Oct; 13(4):793-809.
[5].Kaminski TW, Hertel J, Amendola N, et al. National Athletic Trainers』 Association Position Statement: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Ankle Sprains in Athletes.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2013, 48(4), 528-545.
作者:黎小球
編輯:odettle、東風
一個AI
另一隻jio:這時候就不有難同當了吧~


※健康寶寶變雙性兒,這就是「轉胎葯」釀下的苦果
※死前彈盡糧絕又被一箭穿心,被冰封了五千多年的他到底得罪了誰?
TAG:果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