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涼世界——李亞近作賞析

清涼世界——李亞近作賞析

李亞,1977年出生於河北省晉州市,現居北京。別署二石精舍、鶴廬。先後畢業於河北正定師範學校美術專業、河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進修於天津美術學院,結業於清華大學首屆霍春陽傳統繪畫研究室。國畫主攻花鳥、人物,書法擅長篆隸。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霍春陽先生入室弟子兼助教、河北省中國畫研究會理事、中國畫學會河北分會理事、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石家莊市書協理事、北京石韻玉雕藝術指導。

洗心養神 55×25厘米

清涼世界

李亞近作賞析

得禪 52×23厘米

李亞是我的得意弟子,他為人憨厚樸實,衷情於傳統文化,涉獵廣泛。十餘年來在藝術上默默的耕耘著,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時刻不忘把自己的藝術推向一個新的境界。他很勤奮,在學習上從不偷懶,在藝術上也有自己的見解和追求,這使我感到很欣慰。

他早年就打下了紮實的繪畫基礎,所以他的畫造型嚴緊,結構準確,用筆乾淨利落。筆下的花鳥蟲魚、藤蘿怪石、古佛羅漢都很鮮活,栩栩如生。他對造型的準確而熟練的掌握和深厚的書法功力以及對藝術的孜孜追求的精神,使他在藝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為眾多青年畫家作了一個好的表率。

安居 55×25厘米

當今社會,在「金錢至上」的價值觀的照耀下,人心浮躁,做人做事急功近利,甚至不擇手段。但是李亞並不為時流所染,並沒有盲目的追求時尚,隨波逐浪,去玩那些流行風,而是能夠鬧中取靜踏下心來學習文化知識,學習書法,練習基本功。深入到生活中去,在大自然中汲取營養,尋找創作靈感。繼承傳統,學習前人,這是難能可貴的,他的這種學習精神很值得推廣。我們學習傳統,繼承傳統,從傳統優秀的文化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充實自我,為我所用,讓現代藝術得以更好的發展。離開傳統,藝術將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膚淺的,是禁不住歷史的考驗的。

雙清 50×22厘米

李亞時常伴隨我左右,且不時有新的作品和題材出現,每次作品都能讓我眼前一亮,可見他是在用心畫畫。他的畫無論是尺余小品還是丈匹大幛,都能做到收放自如,筆筆寫出,氣韻生動。既有深厚的傳統功力,又有鮮明的時代感。他的每一幅畫都儘可能的把傳統繪畫的藝術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他是當今年輕人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後生可畏。

——霍春陽

節選《心跡雙清——評我的學生李亞》

蝶戀花 50×22厘米

李亞的筆墨熟而生,春雨秋風,任意揮灑,看似尋常而內里奇肆,看似奇絕而心存平常。

生活中,他則是個常人,甚至將四時日子的尋常更加坐實,養蟲遛鳥,鑒古玩石,時而早出晚歸,游弋所好,而樂此不疲。

君子之品 51×22厘米

他找到了一種與古人溝通的渠道,每一幅畫面,都能品咂一筆之鄭重,千筆萬筆之從容。輕重緩急的,不只是驅筆時的心意,也是每一位筆者一路行來的坎坷風雨。

與古為新,他找到了與今人言歡的方式,而暗中與古人往還。

花鳥蟲魚天然趣,兒女英雄別有情。

此其用心處,喜人處。

——劉大石

節選自《一庭花發來知己——畫人李亞小記》

納福呈祥 51×22厘米

李亞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喜歡文玩雜項,精於鑒賞收藏,對傳統文化涉獵廣泛,學養深厚,尤其對書畫之事,用功極深。他喜愛青藤白陽的淋漓酣暢,八大山人的孤憤冷逸,華新羅的生趣雅緻,吳缶老的雄渾大氣。李亞深知,傳統是本、是根,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消化理解,融會貫通,定能受惠終身。於是,李亞的作品方能用墨鮮活,筆法老到,源於傳統,又新境迭出。尤其他拜在霍春陽先生門下之後,筆墨更趨精妙,意境更趨深邃,真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之嘆。

佳趣 52×23厘米

中國藝術首重意境,寫意畫是通過抒情達意而達到意境的,畫家的真情實感,思想情懷,通過作品展現在觀賞者面前。由於每個書畫家的人生閱歷和性情喜好各有不同,所以對世相的感受和認識就因人而異,乃至千差萬別,這種差別表現到作品上其實就是風格和個性。李亞是深諳其理的,他知道什麼最適合自己,他總是選取那些能一抒懷抱的老樹虯枝、萬歲枯藤、雨後墨荷、孤峰雄鷹、古佛羅漢等題材,或大筆揮寫,或極盡精研,皆盡興盡意,酣暢淋漓。人們都說看李亞的畫痛快,看李亞畫畫更痛快,當不謬也。此種程度此種境界里的甘苦,李亞自然心知肚明,掘以時日,得之朝夕,是也。

——慧積

節選《古雅蘊藉 風神灑落——印象李亞》

惠風和暢 54×24厘米

多年來,李亞堅持寫生、堅持創作、關注中國畫與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繫,進而加強對中國畫哲學、美學的體悟,讀書、養氣、凈化心靈。他除了刻苦勤奮之外,廣交朋友,並積极參与國內學術展覽交流。他為人誠樸、心懷坦蕩、性情溫和、謙虛好學、博採眾長。李亞善於將自己的禪意心境融入到畫作之中,使畫面呈現出濃濃的雅逸之情與書卷之氣。古意、禪意之外,是李亞的詩意追求和詩意呈現,把純情與至美化作詩意的表達,蘊含於藝術形象中。

菩提妙境 56×25厘米

潘天壽說:「格調,說到底就是精神境界,文藝作品,歸根到底是在寫自己,畫自己,它不是江湖騙術,而是人的內心精神的結晶。」李亞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對他來說,繪畫創作已經融入到他的生命中;用心創作,畫自己,是他一生追求的事業。在他眼裡,真正的中國畫,一幅畫上得有提款,包括詩詞、題材、造型,脈絡清晰並傳承有序。中國人講究含蓄美,講究中庸平和,李亞的畫代表了他這個人,並沒有過多地宣告與張揚,故意去找風格,看到此畫即是李亞,即是他的風格。

——王成業

節選自《李亞:用心創作,畫自己》

佳秋 52×23厘米

仁者壽 51×24厘米

和氣致祥 60×27厘米

紫氣東來 60×27厘米

多福 60×27厘米

貴而不嬌 60×27厘米

看取蓮花凈 方知不染心 138×69厘米

魚樂鹿鳴篆書聯 138×34厘米×2

秋煙籠翠 248×120厘米

瑞鶴圖 70x37cm

受天百祿 70x45cm

劉海戲金蟾 69x41cm

和氣致祥 138×69厘米 雅度澄懷篆書聯 138×34厘米×2

紫氣東來 200×80厘米

和氣致祥 200×80厘米

大吉 47×35厘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享藝術 的精彩文章:

范曾:筆墨的難度

TAG:私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