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關稅重挫豬肉出口 美國豬農:失去中國市場是個巨大的損失

關稅重挫豬肉出口 美國豬農:失去中國市場是個巨大的損失

中國日報網8月9日電 說到豬蹄、豬頭、豬心、豬舌,或者豬的腎臟、胃、腸等部分,大多數美國人都是「避之不及」,但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些卻是餐桌上的常見菜品。

為了滿足中國「吃貨」們的胃口,同時為這些在美國銷路不佳的商品找到「發光發熱」的機會,不少美國農民常年向中國出口豬蹄、豬頭等產品,並因此收穫了豐厚利潤。然而,美國政府近段時間挑起的貿易戰,卻讓豬農們受到了牽連。

「相比美國消費者,中國的消費者們有著不同的偏好。他們喜愛食用動物身上不同的部位。」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農業經濟學家德莫特·海斯告訴《中國日報》。

據了解,這些所謂的「不同部位」,被統歸為「頭蹄下水類」,過去一直是美國豬農在出口市場上的「搖錢樹」。數據顯示,僅2017年,這些品類的對華出口額就達到了8.74億美元,中國也一直是這類產品的最大買主。

美國豬肉生產商協會的數據顯示,在關稅實施前,中國一直是美國產豬蹄、豬頭這兩大產品的最大買家,分別承包了91%與96%的出口量,中國還是美國生豬的第四大買家,2017年美國生豬對華出口額達到了11億美元。不僅如此,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消費國。

但關稅一來,這樣的「好日子」便走到了盡頭。

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從今年年初至5月,美國對中國大陸以及中國香港的豬肉出口就分別下降了18%與6%。預計今年6-7月,美國豬肉對華出口還將繼續下滑,尤其是從7月6日起,中美開始對雙方彼此的部分出口產品徵收25%的關稅,美國的豬肉也將由此受到影響。

艾奧瓦州立大學的經濟學家們預測稱,中美貿易爭端或導致美國的豬農們承受蒙受巨大損失,從3月起,按頭數計算,每頭豬要損失約18美元,分攤至全年,一年平均損失超過20億美元。

「頭蹄下水類的出口失去了中國市場,這對於生產商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這對我們業務的影響大概在3000萬美元左右。」美國豬肉生產商、位於伊利諾伊州的馬施霍夫家族食品公司董事長肯·馬施霍夫表示。他透露,這大約佔該公司利潤的三分之一左右。

據馬施霍夫,如要維持盈利狀態,豬農們銷售每頭豬獲得的利潤至少要維持在10美元左右,而在這其中,有5.25-5.5美元是來自於頭蹄下水類的銷售。

「我估計普通豬農面對關稅帶來的損失,只能支撐最多兩年。」馬施霍夫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在非洲待了10年 日本人感嘆:中國正在改變世界物流格局
時而搞怪時而正經,原來你是這樣的張雲龍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