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顧一宸:願意聽你抱怨的人,一定對你愛得深沉

顧一宸:願意聽你抱怨的人,一定對你愛得深沉

原標題:顧一宸:願意聽你抱怨的人,一定對你愛得深沉



昨天夜裡兩點多鐘的時候,熟睡中的我被一陣電話鈴聲吵醒了。我怒不可遏的抓過手機,想看看是誰這麼沒有眼力勁兒,都大半夜了還給別人打電話。看到屏幕上那個熟悉的名字時,我心中的怒意頓時消弭,就連睡意也從頭腦里驅散,人瞬間清醒了大半。


電話是我的至交好友L打來的,他和我的友誼要追溯到十年前的高中那會兒。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兩個少年忙裡偷閒,一起打球,一起吃飯,談論詩歌和哲學,憧憬遠方和未來,交換心事和理想,互相陪伴,度過了那段彷徨迷茫的青春時光。經過了歲月的洗滌和沉澱,我們的友誼變得格外的清澈透亮、深厚綿長。


我知道他素來穩重,不是沒有分寸的人,深夜打電話過來,必定是有要緊的事。接起電話,果然,電話那頭的他極其消沉,長吁短嘆。

他向我傾訴了他今年所遭遇的煩心事:先是投資失敗,破產至一無所有甚至負債纍纍的境地,然後是相戀三年的女友劈腿,再後來,父母親雙雙病倒,他一邊請假看護,一邊為醫藥費發愁。事業上失利,愛情上失戀,親情上憂慮,這三件事中的每一件都算得上是人生的驚濤駭浪,更何況三浪齊至,強悍如他也承受不住,快被打倒了。


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他獨自扛下了所有的苦難,再多心酸委屈也打碎了牙往肚裡咽,沒有四處奔走,求告於人。即便親密如我,他也沒有告訴。他說,以我的性子,知道了他的事必定會鼎力相助,他不想虧欠我太多。


那麼多的煩心事鬱結於心,就像一團團黝黑的淤泥,散發著惡臭,腐蝕著他的心靈。他得了抑鬱症,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就在剛才,他想到了去死。他被自己輕生的想法嚇了一跳,終於決定打電話過來,向我這個老友傾訴。


我按捺下內心抑制不住的擔心,盡量平和地安撫他的情緒,傾聽他的訴說。就像大壩里蓄得越來越高的洪水終於找到了一個發泄的口子,他把內心的抑鬱和苦悶、無助和消沉一股腦的向我傾瀉過來。


如此之多的負能量洶湧而來,我的心情也被感染,變得沉重,彷彿有一塊大石頭壓在心上,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又像有一片烏雲遮蔽了我的天空,黑雲壓城城欲摧。


可是,我沒有厭煩和不耐,我的內心湧起一股溫情,緩緩的流淌向他。把煩心事都說出來之後的他,在我的柔聲安慰里,漸漸平靜下來。雖然內心仍有難以排解的愁苦,但已不像之前那樣洶湧澎湃,險些就要把他推到萬劫不復的深淵。


東方發白的時候,我們結束了三個多小時的通話。他鄭重的對我說:「謝謝你!」我笑了笑說:「咱倆還謝個啥?能成為你深夜無眠時可以傾訴的那個人,我很高興。我也沒能多做什麼,就只是聽你抱怨了一些命運的不公和生活的殘酷,可好朋友不是就該這樣傾聽彼此嗎?」



朋友小君運營著一個情感公眾號,時常有遭遇情感問題的粉絲在後台給她發消息,傾訴情感煩惱。小君是個溫柔寬厚的人,只要有空,都會耐心開解,溫言寬慰,幫助讀者走出情感困境,直面自己的人生路途。


有一次,她接連安慰了兩個陷於苦戀中的讀者之後,又有一個失戀的讀者發消息過來。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的逝去,對於還深愛著的那個人來說,宛若削肉剔骨般痛徹心扉。那個讀者一直在絮絮叨叨的講述自己的愛情經歷,自己有多麼多麼愛對方,對他多麼多麼好,結果他還是劈腿了。在講述中,女讀者的情緒既悲傷又憤懣,此刻她的眼裡只有前男友對她的辜負和背叛,完全看不到生活中光亮的另一面。

起初,小君還努力的勸慰她,說了很多鼓勵的話。可是,沉浸在失戀的痛苦裡的女讀者聽不進去小君的安慰,依然在憤怒的譴責和控訴前男友。在和她聊天的過程中,小君被她的話語感染,不自禁的也想起了曾經被傷害的感情經歷。


原本心情還不錯的小君就因為幾個讀者輪番的負能量傾瀉而變得心情低沉,尤其是最後這個失戀的女讀者,挑起了小君的傷心記憶,讓小君也被她的悲傷傳染了。


小君自己的心傷尚且自顧不暇,女讀者還在像祥林嫂一樣不停的抱怨,有那麼一刻,小君突然覺得特別煩躁,心裡好像有個原本塵封的火藥桶被紛紛前來抱怨的讀者們從心底刨了出來,點燃了引線,轟的一聲,把她自己炸得血肉橫飛。


她拉黑了那個不停的抱怨的女讀者,並且做了個決定,以後不會再做讀者們的情感垃圾桶了。她不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她自己也是紅塵爭渡的可憐人,心裡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隱秘角落,那些角落爬滿了傷疤,碰到就痛。


她在作者群里說起這件事時,既是心理諮詢師也是新媒體作者的周老師看不下去了,說:「小君,你還真是大公無私、普度眾生,要是每個作者都像你這樣去安慰讀者,那我們心理諮詢師只能失業了。」小君無奈的說:「以後我不再安慰了,我實在是聽夠了讀者們的抱怨,我的耐心有限,以後只想留給親近的、重要的人。」


周老師說:「抱怨是一個傳遞負能量的過程,抱怨的那個人說出了自己心裡的想法倒是爽了,可傾聽的那個人被迫接受了那麼多陰暗的情緒,這些情緒累積起來就成了傾聽者自己的負能量,這對傾聽者來說是很大的心力損耗。我們每做一段時間的心理諮詢,都要找督導師做一下心理疏導,把從諮詢者那裡傳遞過來的負面情緒疏導出去。所以,我們心理諮詢師傾聽讀者的抱怨,那可都是按小時收費的。」


看到周老師心理小課堂開講了,我們恨不得搬小板凳乖巧的坐下來聽講。小君有點猶豫地說:「可是,我這樣不傾聽讀者的抱怨,會不會有點不近人情了?」我隔著屏幕都能想像到周老師恨鐵不成鋼的樣子,他說:「你和他們只不過是在網路上萍水相逢,在生活里你們互不相識,你哪裡來的責任和義務要犧牲自己的時間和好心情去傾聽他們的抱怨?」


「你們不要以為傾聽別人的抱怨是件小事,肯一直傾聽你抱怨的人,一定把你看得很重要,才會願意接收你的負能量,安撫你的情緒,因為她希望你抱怨完之後能開心點。」周老師最後說的這句話觸動了我的回憶,想起往事,我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之後,突然有些傷感。



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文筆還很稚嫩,經驗也十分匱乏,因此,寫作事業接連受挫,很不順利。寫作是我十分熱愛也寄予厚望的一項畢生事業,在寫作上的挫敗讓我凄惶煩悶,恨不得朝天大喊幾聲。

好在那個時候,前女友安瑤一直陪在我身邊,給了我莫大的安慰。


被編輯退稿了,我抱怨說這都什麼編輯,有眼無珠啊;文章被讀者罵成是狗屎是垃圾,我抱怨說現在的讀者鑒賞力差點也就算了,脾氣還那麼差,一點修養也沒有;收到的稿費太少,我抱怨說雜誌社也太摳門了,作者的生存環境怎麼就那麼差……


安瑤邊聽邊點頭,附和著我的抱怨說「就是嘛!」,然後又用她溫熱的小手拉住我,甜甜的笑著對我說:「親愛的,別灰心嘛,你是我見過最棒的作者啦!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的!」


在她的安慰鼓勵下,我又重燃了鬥志,恢復了信心,精神抖擻的投入到寫作中去。那段時間,我幾乎全身心的撲到寫作上,稍有不順就找她抱怨,獲得慰藉後又再次一頭扎進寫作里來。


現在回頭看,那段時間,我完全是把她當成了我的情緒垃圾桶,不停的往裡面傾倒我的愁苦和憤懣,卻忽略了對她的關心和體諒。


她像柔軟的草地,承受著我的負面情緒一次又一次的踐踏,卻沒有退避,始終以最溫暖的耐心把我包裹,讓我在她如琥珀般晶瑩的愛里終於止息了焦躁,變得平和而富有力量。


後來,我們之間發生了很多事,最終黯然分手。在分手前的那次爭吵里,我吼她:「你是有多狠心才會想要離開我?你是不是從來就沒有愛過我?」她看向我,眼睛像一汪水池,蓄滿了眼淚。


她說:「我不愛你?我不愛你,我會願意天天聽你發牢騷,在那兒抱怨個不停?你知不知道,一個總是在抱怨的人看起來很醜?可我一直在安慰你,鼓勵你,這不是愛,還是什麼?」


這是我聽到她說的最後一句話。在她離開之後的那些日夜裡,我才漸漸明白,一個人究竟要對你懷著怎樣深沉的愛意,才會願意聽你經常抱怨。


宋人方岳曾在詩里寫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人活於世,又豈能事事都順遂心意?我們總會遇到挫折,會受委屈,會摔倒,大多時候,我們都默默的咽下了苦楚,繼續向前走去。


有那麼一些時刻,我們心裡的委屈和憤恨裝得太滿,滿到要溢出來了,我們只得為滿腹心事尋一個出口。我們會吐槽,會咒罵,會抱怨。


大家都這麼忙,彼此也不太熟,又有多少人願意聽你抱怨呢?畢竟,情緒是會傳染的,沒有誰願意被你拉進污濁的泥淖里。


傾聽你的抱怨,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誰都不傻,不會往你噴著火的槍口上撞。真有撞過來的人,尤其是那些不止一次的主動撞過來的人,他們不是瞎,他們只是關心你、在乎你,不希望你困在負面情緒的圍城裡不得解脫,他們想要讓你陽光起來、開心一點,哪怕要以他們自身心情的變壞為代價,他們也依然願意聽你抱怨。


想想當我們深夜失眠時,翻遍手機通訊錄,可以放心的撥打過去傾訴煩悶的人,又有哪一個不是我們最貼心的朋友或者最親愛的人?其實,他們也很討厭聽人抱怨,可是他們不會討厭我們,恰恰相反,他們願意聽我們抱怨,願意當我們的情緒垃圾桶,都是因為他們對我們愛得深沉。


人這一生,遇見性,遇見了解都不稀奇,難得的是遇見愛和心疼。真遇到這樣心疼我們的委屈、願意聽我們抱怨的人,就請你心懷感激,用心珍惜吧!


-END-


作者簡介:顧一宸,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讀書籤約作者。


專註於情感治癒和勵志分享,寫暖床故事,潑酸辣雞湯。


微信公眾號:顧一宸(ID:guyichen6)。新浪微博:@顧一宸。

歡迎前往微信和微博關注,閱讀更多好文。


代表作《如果覺得委屈就成為你想要的光》和《我與你的驚喜是剛剛好的相遇》,全新力作《管他努力有沒有回報,拼過才是人生》正在噹噹京東天貓全網熱銷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一宸 的精彩文章:

《西虹市首富》揭示的3條人生道理,哪條戳中了你?
顧一宸:這樣去維護感情,你想不幸福都很難

TAG:顧一宸 |